蔡少华
蔡少华,1980年参加工作,江苏省苏州昆剧院院长。在任期间,始终不渝地全面推进剧院管理、艺术生产和人才培养。坚持改革创新,带领全院演职员为昆曲艺术传承发展不懈努力,实践新的艺术生产方式和艺术资源配置方式,成功排演了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西施》《烂柯山》四大品牌剧目,实现人才、剧目、观众的全面传承,完成剧院阶段性发展目标。
人物简介
蔡少华,男,苏州昆剧院院长。先后任苏州市文广局外事处处长、艺术处处长、艺术中心主任、苏州文化国旅创始人总经理等职。
人物言论
昆曲十年复兴路
2001年来,这十年昆曲发展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大家对昆曲的认知度完全不够,演出少,观众更少,台上比台下人多的情况常有,这使我们的昆曲从业者人心比较涣散。改革开放,伴随着文化的开放,新鲜东西进来,有种盲从,你没有文化自觉自信,对传统可能就容易遗忘。这十年有很重要的几个契机。第一是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列为“非遗”,权威组织告诉了我们,我们还有这么一个好东西,我们要去找找翻翻看,不然真的要被遗忘了。第二,国家也出台了抢救保护措施,国务院的高层领导做专门的批示,财政部针对昆曲七个院团,每年1000万,历时五年的扶持抢救基金,已经是两个五年了,现在还有。文化部对申报项目、出人出戏做了不少事情。在这两个前提下,从业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社会的关注也达到空前的程度。第三,青春版《牡丹亭》的出现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对苏昆,对整个昆曲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定要开放。保守的观念,使一个剧种上不去,观念老化,演员老化,观众老化。当然不是无序地开放,要先研究到底是什么来支撑昆曲,靠剧场演员根本达不到,老艺术家传承的是表演,是经验,他们的人文支撑是不够的,所以我们需要更专业的研究者来审视,把握,重塑,架构昆曲要请高人,我经常请教授来上课,演员都在读研究生,从文学入手,才能在表演中真正感染观众。还要沉下心来,敬畏地去发现,从原点到现在,寻找昆曲可以表达的更多可能。
昆曲的确代表的不仅是舞台,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东方奢侈的生活方式,以昆曲为代表,可以说是人类最奢侈的生活。很多人说,戏剧价值在当下有所淡化,但其文化性审美性确实越来越得到重视,传承要从审美和生活方式上去发掘,这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民族复兴的关键是文化复兴
在这样一个时期,社会开放、经济发展,为我们民族复兴打下基础,而民族复兴里,文化复兴是最具有代表性、最有意义的事。
任何一种文化,作为非物质遗产来讲,它的传承是一种活态的传承,它的生命力也在于活。如果是凝固的、固化了,它就没有生命力了。那么在活的文化里面,我们怎样对待传统?首先是一定要尊重传统,把我们当代人传承、学习和研究的想法,能够在当代进行一种沟通。而戏曲的沟通重在观众。现在戏曲的环境变了,科技也变了,审美呢,我们更感觉到应该在昆曲文化中去挖掘,因为我们很多戏剧的理解、色彩、节奏,一讲起来,大家往往以京剧为代表,京剧确实是我们的国粹,但是与昆曲比较来讲,它才两百年,而明清代表的是我们文化发展的高峰和典范,而明清文化以吴文化和昆曲、戏剧为特征,我们从音乐、从舞美,从整个来讲,我们在追求文化根本的审美,所以,中国的戏剧,写意诗化精致典雅,而昆曲更突出一个雅字,所以我们感觉,怎么让我们古老的艺术,焕发时代的青春,是我们当代传统艺术的责任。
对我们来说,传承是一种责任,不管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传承,怎么让经典活下去,在当代的遗产形式中挖掘它的文化内涵,它的文化与当代生活和审美有机结合,这是要研究摸索的。遗产不能当作商标,贴上去卖钱,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我不赞同,大家对遗产的重视,这是一个开始,无可非议,但是还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它,摸索它,这是一个过程。
文化遗产要在市场取得成功
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对它文化价值、处境的昭示,对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显然是有利的,对社会关注和投入无疑也是有积极意义。但是同时也说明,这项艺术是急需保护的。现在戏剧都在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人们对戏剧的认识、审美情趣还不够,好的戏剧氛围尚未形成。遗产名录的号召作用,让观众感到本地特色的文化艺术的价值,这个很重要。
昆曲有深远的文化传承意义,前人的审美、观念,很多东西在里面。对戏剧工作者来说,我们的使命感在于,如何将传统艺术推向现代的市场,如何用现代的技术和审美来传承发扬传统文化,让现在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走进剧场。在保持本来的艺术特质和味道的前提下,现代的戏剧可以用很多手法来吸引观众,丰富自身。对遗产的传承必须是活态的传承,只有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才说明这个遗产在现代获得了生机。同时,还要要有开放的姿态,吸引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一起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