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方平

张方平

张方平(1007年-1091年),字安道,号乐全居士,原名为善,应天府南京(商丘市)人,北宋政治家,历仕仁宗、英宗、赵顼三朝。他先后担任昆山市知县、睦州通判、知谏院、知制诰、知开封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以及滁州市、江宁府、滑州益州等地的官员。宋神宗时期,晋升为参知政事。

张方平十三岁入应天府书院,师从范仲淹,少年聪颖,勤奋好学。赵祯天圣年间,以才智被誉为“天下奇才”,1034年中选为校书郎,逐步升迁至翰林学士和御史中丞等高职。在任职期间,刚正不阿,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朝廷稳定。同时,他举荐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促进他们在仕途上的发展,推动了宋代文坛的繁荣。张方平在治理地方事务上表现卓越,尤其在益州任刺史期间,通过冷静的分析和果断的决策,稳定了蜀地局势,成功抵御南诏大理侬智高的侵扰,赢得了民众的敬重。

张方平元祐六年逝世,享年85岁,追赠司空,并追谥为“文定”,他编著了四十卷的《乐全集》。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字安道,北宋应天府南京(今商丘市)人。少年时聪敏绝顶,家庭贫寒,买不起书,他就向别人借三史读,十来天就归还,说:“我已经读完了。”他读书只看一遍,不读第二遍,宋绶蔡齐认为他是天下华盛顿奇才队。考取茂才异等,任校书郎、知昆山市。又考中贤良方正科,被选拔升任为著作郎,通判睦州。

西夏李元昊准备叛乱,写来了一封傲慢的信,想促使宋与他绝交,以便趁机激怒西夏人以拥戴他。张方平建议:“暂时忍让,使元昊没有理由公开叛乱,等待一年多时间,抓紧精选将士,马厉兵,修筑城池,形成不可战胜之势。虽然元昊最终必然反叛,但师出无名,官吏将士没有同仇敌忾之心,这样就难以同我们决战。小国家用兵三年还分不出胜负,国内就会不攻自破,我们再乘机攻击,这是必胜之道。”当时朝廷处于全盛之时,大家都认为张方平的建议太软弱,是姑息养奸。于是朝廷决定出兵讨伐。张方平又献上《平戎十策》,认为:“西夏想来侵犯,必然从延、渭来,巢穴一定空虚。我方应该屯兵河东,轻装直进,这就是攻其所必救,使敌处于被动的打法。”宰相吕夷简赞同这一策略而没有实际采用。皇上召试馆职时,对他说:“你不是考中两次科举的人吗?何必再考?”命他任直集贤院,不久知谏院。

建言献策

西夏侵犯边境,张方平第一个请求将枢密院的事务合并到中书省,以便共同策划。皇上认为很对,于是让宰相兼任枢密使。当时政府征调各地的弓箭手,选其健勇者组成宣毅、保捷两军。张方平屡次上书反对,没被采纳。结果两军骄傲自大不堪,二十多万人的部队都像老百姓一样不能打仗,正像张方平推测的那样。

夏竦统率陕西省并监领各路将领。四路将领因为往来请示汇报贻误了战机,加之皇上令他们进兵,他们却逗留不前,以致丰州失陷,刘平等兵败。各路主帅都遭谴责,夏像没事人一般。张方平立即弹劾他,免了他的职,给四路将帅自主权。西北诸军长久不得休整,西夏军也疲惫不堪,张方平说:“皇上是天下人的父母,岂能同禽兽计较得失?希望皇上能趁着举行郊祀之机,大赦天下罪人,自我检讨过失,取信于民,也给西夏人一条悔过自新之路。”皇上高兴地说:“这正是我希望的。”这一年,修改了庆历年间赦免边寇的条件,让边境将士将皇上的好意转告对方,西夏王元昊终于降服了。

出使契丹

随即张方平以修起居的身份出使契丹。契丹王对左右说:“有这么好的大臣,多好!”陪他骑马打猎喝酒,并将坐骑送给了张方平。回来后,任知制,代理开封市知府。府中琐事繁杂,前任一律用书板记录,张方平却靠默记,没有一点差错。升为翰林学士。元昊降服后,因为曾同契丹不和,前来请宋同契丹断交,大臣们以为不行。张方平说:“为了刚降附的小小羌族,丢了和平相处已久的强敌,划不来。应该告诉元昊,让他慎重从事,假若清晨同辽朝消除对立,我国的册封书晚上就到。这样,西部、北部两方面都有利。”当时人同意这一观点。又升为御史中丞,改任三司使。

当初,王拱辰提议河北的盐由政府专营,张方平知道后就说:“河北的盐业为什么要统一管理呢?”皇上说:“刚刚立法决定的。”张方平说:“过去北周世宗将盐税均入其他税收之中,现在的两税法中盐钱项就是。这岂不是重复征税吗?”皇帝惊醒过来,张方平请皇帝亲笔发文,停止收此税。河朔父老乡亲在澶州拜迎他,并举行了七天佛老会,以报谢皇恩,这件事详见《食货志》。升任端明殿学士、判太常寺。

牵连贬职

宫中卫士夜晚兵变失败,皇帝次日晨令二府奖励张贵妃保护皇上的功劳,夏竦就建议:“应该研究怎样特别奖赏。”张方平听说后就对陈执中说:“汉代妃子冯婕妤亲身抵挡猛兽,没听说有什么特殊奖励。而且既有皇后又尊崇贵妃,古来没有这个道理。真要对贵妃实行了特殊的奖励,那天下人的指责都会集中到你身上。”陈执中害怕,即作罢了。

皇帝征求臣下的增收节支方案,张方平同大伙一起提了意见后又单独写了几千字,大意说:“祥符年以来,法制松弛,渐渐背离了祖先的传统。科举、任子、考核转正、升迁补叙等法则都被破坏了,任命将领、操练战士,都不是原先的规则。中央财政开支处境窘迫,必定导致政出多门;大商人、大贵族钻空子获取暴利,专营茶盐香..的法律也被破坏。这是治乱兴亡的关键所在,不可不认真对待。”皇上看了他的意见书非常高兴,正要重用他,碰上判官杨仪犯罪,方平因为同他有交往,贬职出任滁州知州。不久知江宁府,又判流内

张方平又以侍讲学士身份知滑州,徙任益州。还未赴任,有人造谣说,侬智高南诏,将侵犯益州。益州代理知州急忙调兵筑城,日夜不停,民间大受惊扰。朝廷听说这一传闻,也从陕西省调集步骑部队,络绎不绝地开往蜀地。命令张方平尽快赴任,允许他相机行事。张方平说:“这必然是谣言。”路上遇到前往益州的兵士,他都遣返,其他劳役也都停止。正逢元宵节灯会,城门三晚上不关,抓获邛部川翻译官造侬智高犯兵谣言的人,斩首于边境,放逐余党,蜀民才安定下来。

重获赏识

张方平又被召回任三司使。西部边境打仗,两蜀是大后方。张方平上奏请免两蜀横赋四十万,减铸铁钱十余万缗,又建议:“国家以陈留郡一带为中心,处于四通八达的枢纽地位,不像雍、洛等地有山川险要地形可以依靠,而仅能依靠强大的武力。士兵要吃饭,粮食依赖漕运,漕运以通济渠为主,汴河连接淮河长江,直达南海天圣年以前,每年调集百姓疏浚,因而水流通畅。其后,浅薄者争着请求裁减役费以哗众取宠,汴河日益堵塞。现在河在天上,必须仰望。这是得到了尺寸之利而丧失了丘山之利。”于是献上十四项谋略。富弼读他的奏章时,计时的更漏都过了十刻,也不知疲倦,皇帝亦称好。富弼说:“这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意见,不是普通奏章啊。”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张方平升任尚书左丞、知南京。不久,以工部尚书身份统率天水市。谍报人员报告西夏将来侵扰,张方平精选兵马,声称要出关讨西夏。最后夏人没有来侵犯,有人认为他轻举妄动,曾公亮说:“我方的军队又没有越过边界,怎能说轻举妄动?强寇不来,是因为知我方已有提防。倘若处罚张方平,以后守边大臣都不敢在敌人入侵之前早做准备了。”张方平自己觉得处境不好,请求调任为南京知府

赵曙即位,张方平升任礼部尚书,经请求改任郓州知州。回京后,任学士承旨。皇上生病,在福宁殿召见他。英宗伏在桌上谈话,声音模糊不清。张方平递过笔,皇帝写道:“明天正式下令册封太子。”方平大声疾呼:“必须立王为太子。他既是嫡长子,又贤明,请您写下他的名字。”英宗费力地写下了,方平于是告退回去草拟诏书。

赵顼即位后召见张方平,请他估算宋英宗的安葬费用。宋神宗说:“孝敬父母可以节约吗?”张方平回答说:“英宗既然有安排,满足他务行节俭的最后愿望,也是孝顺。”又请求按比例减省各种赏赐,实行乾兴年间的标准,费用节约了十分之七八。张方平上奏章,宋神宗亲自批复说:“你文章典雅,有三代圣贤的风范,又善于综合概括,言简意,即使是《尚书》中的《训》《诰》,也不过如此了。”皇上就是这般推崇他的。

升任参知政事。御史中丞司马光认为他不该受如此重用,皇上不听。司马光离中丞职,曾公亮建议起用王安石,张方平认为不行。几天后,赴父亲丧事。服丧期满后,以天和殿学士身份留守西京。入朝觐见时,留京任判尚书都省,他极力请求下任陈州知州

身处新政

王安石推行新法,张方平朝见皇上,极力证明新法的害处,说:“老百姓好比水,可以使船浮起,也可以把船淹没。战争好比火,不停战必然自焚。假若推行新法,必然会导致沉船、自焚。”皇帝很不高兴。

韩绛主持西部边防,庆州发生兵变,京西转运使命令各路兵马会集庆州平叛,居民大受骚扰。张方平拿着京西转运使的文书向皇上申明其非,皇帝说:“守臣处置问题不该这样啊!”命令停止征调诸郡兵。召张方平任宣徽北院使,留京师。王安石很讨厌他,派他知青州。临行前,赵顼向他请教祖宗对付外寇的办法,回答说:“太祖不贪图远征,比如灵夏、河西一带,都任命当地的首领统治,允许世袭。环州董遵海、西山郭进、关南李汉超,都享受高俸和赏赐,给予其宽松的环境。诸将军需充足,威望就高,间谍精明强干,官吏士兵服从号令,故能以十五万人当一百万人用。后来太宗策划攻燕,内迁李彝殷冯晖,于是朝廷开始穷于应付边境冲突了。真宗澶渊之战胜利后,与契丹人讲和,至今边境太平。三代的情形就是这样。近年来守边将士,想将天下的命运拿来孤注一掷,成功了则他们获利,失败了则给别人留下祸患,不能听他们的话呀!”赵顼说:“赵祯庆历以来的事你知道吗?西夏元昊刚降服,是怎样对待他的?”张方平回答说:“我当时任学士,誓诏封册,都出自我的手笔。”神宗说:“您当时就已经是学士,可算得上德高望重了。”

辽朝派使者萧禧来讨论边界问题,应该告辞回国了,却睡在馆驿中不走。张方平对枢密使吴充说:“只给主管官员送食物,不问其他的,再让边境地方官通知他本国。”吴充请示皇帝后采纳了这一建议,萧禧于是立即回去了。任命张方平为中太一宫使。

王安石放松了对铜的专营管理,奸商即常常销毁铜钱做器具卖,各关所征收不到钱,钱渐渐毁损。张方平极力论证这一现象的危害性,请皇帝质问王安石:“将历代的典章制度,一天之内全部废除,居心何在?”皇帝采纳了一些。张方平请求辞职,进使南院,任应天府通判。皇帝说:“想让你同韩绛共事,而你的政见不同;想让你去枢密院,而你的军事策略也不同于他人。你受先帝的器重,我却怎样让你帮我呢?”还是让他离开了京师。

高丽使者路过应天府,地方官应送往迎来。张方平对皇上说:“我的级别相当于宰相,不能比属国的使者还低。”皇帝下令允许只派少尹接待使者。王师征伐安南,方平说:“把西北的精兵猛将良马,抛弃到炎热的蛮荒之地,祸患不胜枚举。假若最后部队只是疲惫不堪、耗费些钱财,然后无功而还,就算是国家的大幸了。”后来形势的发展证实了他的话。

王安石等推行新法,卖渡口码头为市场,土地庙及其他聂氏宗祠,甚至宋地先贤子契、微子庙都成了商贾活动之区。张方平说:“宋地是宋朝王业的发祥地,商朝时阏伯受封于商丘市,主持祭祀大火星;微子是宋地的第一个国君。这两座庙,难道也不能幸免吗?”皇帝大怒,在奏章后面批示说:“侮慢神明,污辱国家,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于是祠庙都得以保存。几次请求退休,后以太子少师的身份退职。官制改革,废宣徽使,只允许他仍领此衔。赵煦即位,加封为太子太保

元祐六年(1091)死,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司空。遗言不要谥号,尚书右丞苏辙替他请谥号,于是谥为“文定”。

个人作品

目录

张方平撰有《大宋馆阁书目》2卷。著录图书若干卷,早佚。

另有《嘉访遗书诏并目》1卷。

文集

著有《乐全集》40卷(一作《乐全先生集》)。

家族成员

史籍记载

宋史》列传第七十七

后世纪念

陵寝墓地

《宋州从政录》载:“张万平墓,在商丘县永定乡”。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脱脱《宋史》:方平慷慨有气节。.....方平、拱辰之才,皆较然有过人者,而不免司马光、赵之论。岂其英发之气,勇于见得,一时趋乡未能尽适于正与?及新法行,方平痛陈其弊,拱辰争保甲,言尤剀切,皆谔谔不少贬,为国老成,望始重矣。若方平识王安石于辟校贡举之时,而知其后必乱政,其先见之明,无吕诲云。

历代评价

苏轼:“自庆历以来,讫元丰四十余年,所与人主论天下事。见于章疏者多矣。……是非有考于前。而成败有验于后。及其它诗文,皆清远雄丽,读者可以想见其为人。信乎!其有似于孔融、诸葛孔明也”。

清代四库馆臣:“方平颖悟于书,一览不忘,善为文,数千言立就。才气本什伯于人,而其识又能灼见事理,断明决,故集中论事诸文,无不豪爽畅达。洞如龟鉴。”指出其具有不凡的豪气远见,为文才能“豪爽畅达,洞如龟鉴”。评价是中肯的。

商丘县志》:“诗学杜甫,又法佛老,风格清新淡远,雄峻流丽”。

参考资料

张方平:苏东坡一生最为敬重的老师、长者、知己 .搜狐.2024-03-16

张方平:治蜀能臣,“三苏”伯乐.华西都市网.2024-10-28

“一座书院开启一代兴学风”系列四 楚丘宏业引领一代兴学风_新闻中心_新浪网.新浪网.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