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东城镇
东城镇地处和龙市市区东北部,海兰江中游,平岗河谷平原尾段,东南北面与龙井市接壤,西部与头道镇毗邻。东城镇距和龙市区40公里、延吉市25公里,东北东边铁路和松老公路横贯镇中部,交通极为便利。
政区概况
东城镇原名为延吉县守信乡;1948年7月以后归属为和龙县,名为东城村;1983年7月30日更名为东城乡;1992年1月22日正式更名为东城镇。原东城乡驻地于大成,因境内有东古城子而得名。东古城子约筑于1115–1234年间(750年前)为金朝海兰路总管府开府之故地。30年代即叫此名,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城镇全镇幅员14899公顷,其中林地面积为8990公顷,占60.3%,耕地面积为3308公顷,约占总面积的22.2%(水田1568公顷、旱田1740公顷),居民及工矿企业用地1373公顷,交通用地132公顷,水域面积277公顷,未利用地719公顷,其他用地100公顷,人均占有耕地面积0.36公顷。镇辖8个行政村,45个自然屯,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14人,其中朝鲜族8479人,汉族858人,满族52人,是典型的朝鲜族聚居镇。
自然条件
东城镇地处海兰河平原,地势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全年雨量丰沛,温度适宜。东城镇境内分布大小河流7条,总长度达 22公里以上。主要有:海兰江、八浦江、兴进沟、普成沟、明新沟、光东沟和琵岩沟。境内有泉水分布,水质优良、无污染,清澈甘甜,水量稳定,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东城镇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大豆、蔬菜、黄烟、食用菌和黄牛养殖等。
经济概况
东城镇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主,历来就有“贡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整合资源,加大绿色、有机水稻的发展力度,全镇1768公顷水稻全部为绿色、有机大米,并全部实现订单化生产。旱田全部采用传统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有机结合的种植模式。东城镇现有吉林艾利特有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延边无公害农特产品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13家,专业合作农场2家,协会3家,专业合作社8家,通过企业及“两新组织”的带动,实现了创富增收的目的。
东城镇不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新农村建设,注重绿化美化成效,多次获得省州市级卫生村镇等殊荣。
社会发展
东城镇2010年投资完成改造镇综合文化站,全镇八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农家书屋。东城镇境内共有一个学校,东城镇学校,学校是小学和初中合办学校,基本满足九年义务教育需要。镇内建有一家卫生院,2011年全镇5120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全年报销金额达40余万元。
东城镇不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2011年60周岁以上人员1454人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0周岁以下适龄人员中359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基础设施
东城镇地处和龙市与龙井市交界处,“延和公路”、“八东公路”从镇区内穿行而过,素有和龙市“东大门”之称,近五年来,东城镇在上级的扶持下,大力实施“村村通”公路计划,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东城镇邮政事业持续发展,形成了村级网络宽带全覆盖、传输快的信息网络平台。
名胜旅游
东城镇文化历史悠久,境内有渤海国中景显德府(今和龙西古城)东城墙遗址(今和龙东城镇兴城村)。经历史变迁,约1115–1234年间(750年前),筑有东古城子,为金朝海兰路总管府开府之故地,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城镇环境优美,生态环境保持良好,朝鲜民族文化底蕴丰厚。近些年,东城镇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加大招商引人力度,大力发展朝鲜民族村镇旅游项目,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光东朝鲜族民俗村作为东城镇的先行先试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镇区市政建设
东城镇中心区为东城镇普成村。建有东城镇学校、东城镇卫生院。2010年投资建设镇办公大楼。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