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是指由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其在肉眼观常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湿润,似鲜嫩肉芽。镜下观,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生长方向与创面垂直,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形成祥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

显微镜下,肉芽组织由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构成。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具有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多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的作用。肉芽组织在形成的初期,细胞间含有大量液体成分。随着时间的的推移,转变为纤维细胞,并最终变成瘢痕组织(scar)。

形态结构

肉眼观常呈鲜红色、颗粒状,质地柔软湿润,似鲜嫩肉芽。

镜下观,可见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生长方向与创面垂直,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形成祥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向管腔内突出。在新生毛细血管的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常伴有大量渗出液及炎细胞。炎细胞常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能分泌PDGF、FGF、TGF-B、IL-1及TNF,加上创面凝血时血小板释放的PDGF,进一步刺激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能吞噬细菌及组织碎片,这些细胞破坏后释放各种蛋白水解酶,分解坏死组织及纤维蛋白。肉芽组织中一些成纤维细胞的胞质含有细肌丝,此种细胞除有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故称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成纤维细胞可产生基质及胶原蛋白。早期基质较多,以后则胶原越来越多。

构成情况

显微镜下,肉芽组织由下列三种成分构成:

新生毛细血管:常由损伤组织周围毛细血管以出芽方式增生形成。新生毛细血管以小动脉为轴心,向创面垂直生长,并在周围形成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与成纤维细胞构成小团块,突出于创面,构成红色颗粒状肉芽。

成纤维细胞:在新生毛细血管之间有大量成纤维细胞,这些成纤维细胞随着肉芽组织的形成,有的转变为血管外皮细胞,有的变为纤维细胞。

炎细胞:肉芽组织内常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常见的炎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细胞的多少和种类与组织损伤性质及感染状况有关。肉芽组织早期不含神经纤维,故无痛觉。

生理功能

肉芽组织在组织修复过程中具有:

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多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其中机化(organization)是指坏死组织、血凝块、血栓或渗出物被肉芽组织代替的过程。而组织内巨大的坏死灶、化脓灶、血凝块等不能完全被机化或异物不能被清除时,则由周围新生肉芽组织形成纤维组织将它们包围,使之与健康组织隔离,这一过程称为包裹(encapsulation)。

修复

瘢痕性修复或称不完全性修复,是在组织细胞不能进行再生性修复的情况下,由损伤局部的间质新生的肉芽组织溶解吸收异物并填补缺损,继之肉芽组织逐渐成熟,转变为瘢痕组织,使缺损得到修复。

出现时机和转变

肉芽组织是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开始出现,以填补创口或机化异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肉芽组织按其生长的先后顺序,逐渐成熟。在这个过程中表现为,水分逐渐吸收减少;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毛细血管闭塞、数目减少,少数毛细血管改建为小动脉和小静脉;成纤维细胞产生的胶原蛋白纤维增多,并逐渐变为纤维细胞。最终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且转变为瘢痕组织。

形成和转变过程

肉芽组织在形成的初期,细胞间含有大量液体成分。随着时间的的推移,肉芽组织中的炎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细胞间水分逐渐吸收减少,成纤维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同时成纤维细胞数目逐渐减少,并转变为纤维细胞。部分毛细血管逐渐闭合消失,残留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而成为小动脉和小静脉,肉芽组织逐渐纤维化。这种纤维化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质较硬,缺乏弹性,并呈收缩状态,称为瘢痕组织(scar)。

瘢痕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胶原蛋白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或在胶原酶作用下部分被降解吸收:同时瘢痕组织内的液体成分明显减少,使瘢痕组织体积显著缩小,此即痕收缩。瘢痕组织对机体影响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瘢痕组织可以取代坏死组织,使损伤后修复的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不利的一面是,瘢痕组织收缩和粘连可影响器官的功能,如发生在关节附近,常引起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如发生在消化道、泌尿道等腔室器官,则引起管腔狭窄;器官内广泛纤维化及玻璃样变可导致器官硬化。瘢痕组织过度增生,可突出于皮肤表面,称为瘢痕疙瘩(keloid),临床上称为"蟹足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