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项目和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的总体性研究机构,中国空间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心和创新高地,负责组织开展国家空间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具体负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开展空间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研究与技术发展和试验工作。
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前身可追溯至开创了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中国科学院‘581’组办公室”(简称“581”组)。
在“581”组(1958.9~1959.11)之后,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还经历了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二部(1959.12~1966.1)、应用地球物理所(1966.2~1968.1),国防科委(1973年后为七机部)第五研究院空间物理及探测技术研究所(1968.2~1978.10),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1978.11~1987.7)、空间科学技术中心(1977.11~1987.7)、以及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等发展演变。
1993年,中国科学院组建了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是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的依托单位。
1995年,中国科学院决定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合并。
200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划归光电研究院。
2011年6月,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为依托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的院设非法人研究单元,与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15年6月,中央编办批复同意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空间中心正式职工747人,两院院士2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创新研究群体”1个;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2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4人,“创新交叉团队”1个,“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十佳科苑名匠”2人,特聘研究员17人,青促会成员46人,北京分院“启明星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累计14人;怀柔区“怀柔科技之星”1人;空间中心“九章人才计划”6人。
空间中心的科研人员在多个重要国际组织分别担任重要职务,包括: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执行局委员,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北京分部(IEEE GRSS Beijing Chapter)主席,联合国外空委国际空间天气倡议计划(ISWI)、国际与日共存计划委员会(ILWS)、国际日地物理科学委员会(SCOSTEP)、国际地球空间环境模型(GEM)等执委,国际对地观测卫星委员会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工作组(CEOS/WGCV/MSSG)微波小组主席等。
科技布局
为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重大成果产出,通过持续深化改革,空间中心目前建设形成了“总体性机构+重点实验室”的科技布局。
在总体机构建设方面,为牵头开展中国空间科学发展战略规划、组织实施好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月球与深空探测工程、子午工程等国家或部委的重大科技任务,推动空间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空间中心建设的总体性机构包括:空间科学与深空探测规划论证中心、空间科学工程管理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科学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非法人单元)、中国科学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中国科学院非法人单元)。
在重点实验室建设方面,围绕空间科学及相关技术的核心学科和技术方向,经过多年开拓发展和积累沉淀,空间中心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3个:微波遥感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在支撑部门建设方面,空间中心建设了空间科学卫星综合运控中心,支撑和保障科学卫星在轨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建有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中心,为科学卫星及其他航天工程任务提供从元器件、原材料、部组件、单机到整星研制的全阶段、全链条共性技术支撑。
作为国家和中国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的重要成员,空间中心还建有3个野外台站,在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等相关学科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分别是: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亚丁空间天气科学中心和四子王旗空间天气科学中心(含廊坊临近空间环境野外站、北京延庆空间物理观测站)。
空间中心与巴西空间研究院(INPE)联合成立了中巴(西)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与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ISSI)合作设立了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ISSI-BJ),是ISSI唯一的分支机构。
空间中心是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国家空间科学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中国委员会、“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理事会办公室等全国或国际性重要学术组织和机构的挂靠单位。空间中心与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空间科学学报》。
学术资源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以空间物理、微波遥感、空间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为主。据2016年3月该中心图书馆网站显示信息,该图书馆共有中西文图书7000余本,中西文期刊100余种,以及自1995年以来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同时,在空间中心区域内,可以访问中西文数据库100余个。
合作交流
201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与欧洲航天局(ESA)同步发布了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建议征集通知;在第40届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大会期间,与俄罗斯科学院就空间科学项目的合作进行了会晤,决定以分头征集合作项目建议、组织双边研讨会的方式联合提出合作项目;中巴空间天气联合实验室/中科院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8月落户巴西。2014年,空间中心出访165批次,来访科学家70批次。主办了中欧联合空间科学卫星任务首次研讨会、第十届中欧空间科学双边研讨会、首届中瑞空间科学双边研讨会、首届中美空间科学杰出青年前沿论坛、第十三届国际日地物理科学研讨会。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201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共有在研项目567项(包括新增项目209项)。其中,主持空间科学先导专项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3项,承担(或参加)课题50项(新增24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9项(新增22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面上项目36项(新增8项),青年科学基金32项(新增10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3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项目1项,专项基金项目2项。该中心全年发表科技论文345篇,其中SCI收录157篇,EI收录172篇;发明专利申请77篇,获授权3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93项。
2013年,该中心共有在研项目617项(包括新增项目291项)。其中,主持空间科学先导专项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承担(或参加)课题6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3项、承担(或参加)课题58项(新增2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面上项目37项(新增7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31项(新增11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5项(新增2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项(新增3项),承担重大仪器研制项4项(新增1项)。该中心全年共发表科技论文328篇,其中SCI收录96篇,EI收录68篇;发明专利申请74项,获授权40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0项。
2012年,该中心共有在研项目665项(包括新增项目235项)。其中,主持空间科学先导专项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项(新增1项)、承担(或参加)课题9项(新增3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项、承担(或参加)课题78项(新增27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39项(新增12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1,青年科学基金10项(新增4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6项(新增5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项(新增1项),承担重大仪器研制项目3项(新增1项)。2012年,空间中心参加的嫦娥二号卫星工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孟新研究员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该中心全年共发表科技论文286篇,其中SCI收录89篇,EI收录43篇,ISTP收录2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152篇;发明专利申请39项,获授权2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6项。
2021年,中科院相关团队经过为期两年的研制,自主设计研制的火星无人机原理样机预研项目已通过验收。
2021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该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洋团队首次在月表原位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内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该发现表明,富含挥发分的碳质小行星的撞击或仍为现在的月球提供水源。
学术期刊
• 《空间科学学报》
《空间科学学报》(ChineseJournalofSpaceScience)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该期刊刊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以及与空间特殊环境有关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成果。具体报道范围包括:日地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和空间环境科学、太阳系与行星科学、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化学、地球空间科学、空间基础物理实验、空间天文学以及空间科学探测实验和应用等相关技术。
2001年,《空间科学学报》入选科技部评选的“中国期刊方阵”,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是核心期刊之一;列入中国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加入国家科技部的“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系统科技期刊群网”;被中国国家教委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和“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加入“中国知网”;已收入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被编入北京大学出版的《核心期刊目录》。
《空间科学学报》被中国国内外多种权威性科技期刊检索刊物收录,并且列为英国的《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CAA,CAA为SCI收录期刊)的全文摘译期刊之一。被检索收录的刊物包括:英国的《科学文摘》(SA)、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的《文摘杂志》(AJ)、德国的《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文摘》(AAA),《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的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天文学文摘》等。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拥有4个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5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2个专业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空间物理学专业、电磁场与微波专业
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
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空间物理学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专业、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和飞行器设计专业
教学建设
201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共有在读研究生320人(其中硕士生190人、博士生125人),在站博士后15人。
2013年,该中心在读研究生311人(其中硕士生186人、博士生125人)、在站博士后16人。
2013年,该中心韩圣东、刘晶晶、李丹霜、王静、王亚辉、金梦彤、侯鸿杰、闫大帅、蒋茂飞和梁贺斌十名研究生获得“2013年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
2012年,该中心在读研究生289人(硕士生180人、博士生109人,含巴基斯坦博士留学生1人),在站博士后15人。选派出国联合培养博士3名。该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2011年,该中心2011届毕业生林文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
文化传统
文化标识
中原地区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标识,以其英文缩写NSSC为图文内容,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为表现形式,以象征深广宇宙空间的蓝色作为标准色。标识内敛厚重,历久耐品,易于识别记忆,应用扩展性强,契合当代设计趋势。
标识象征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人团结一致,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空间科学前沿,以建成中国核心、国际著名的总体性研究机构为目标,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矢志树起中国人铸就的人类探索太空新丰碑。
文化活动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会定期在中心内部举办各类活动,例如乒乓器比赛、羽毛球比赛、研究生年会、摄影外拍和知识竞赛等活动。
2016年1月13日晚,该中心的研究生部九章大厦太阳厅举办了2016年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生年会。该次年会还邀请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所、文献情报中心等兄弟单位参与演出,增强了该中心研究生部与其他院所及高校的联络与交流。
该中心研究生会还早在2011年3月就创办了有空间中心特色的研究生刊物《仰望星空》。该期刊主要内容包括学生活动、生活点滴、励志人生和航天动态四个版块:学生活动版块包括该季度学生活动的新闻、照片,电影吧播放的精彩电影的电影评论等;生活感悟版块包括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关于亲情、爱情、友情的感悟,健康养生小贴士等;励志人生版块每期介绍一位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还包括新书推荐、就业指导、人生规划、科研论文发表方面的内容;航天动态版块包括这期间国内外航天界的大事介绍,所内新闻等。
获得荣誉
2021年9月2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工会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参考资料
中心概况.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22-08-11
组织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22-08-11
1分钟300米!中国也有火星无人机了.中国科学报-今日头条.2021-09-13
中国科学家月背发现百万年内撞击坑,其过程或为月球提供水源.今日头条-北京日报客户端.2021-11-30
空间中心十名研究生获得“2013年中科院大学生奖学金”.空间中心.2016-03-17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郑建华林文明获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优秀博士生奖.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6-03-17
标识释义.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2012-07-02
空间中心举办2016年研究生年会.空间中心.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