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武平
夏武平(1918年5月19日—2009年3月27日),男,河北柏乡人,中国哺乳纲学家、动物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前所长,名誉所长。我国著名的啮齿动物研究专家,中原地区兽类学会和学会期刊《兽类学报》的创始人,中国兽类学和啮齿动物生态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之一。被同行称为“老鼠头”,一手创办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研究站。2009年3月27日,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人物经历
夏武平先生于194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生物系。1945年3月至1949年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50年代初任中科院动物标本工作委员会、动物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并兼任单位秘书,1956年-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室副主任。1961年-1966年任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1966年起,历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动物生态研究室主任、所长、名誉所长。
1966年夏武平先生调入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工作,从此扎根高原,以自己的远见卓识为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冲破重重阻力,率先成立了生态研究室,并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建立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推动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开创了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先河。此外,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以1968年发生的新疆小家鼠大爆发为契机,连续16年对小家鼠种群动态进行了观测,开展了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开拓性的工作。
1973年~1980年,夏武平先生组织从事鼠害防治和鼠类生物学的研究人员,将多年的研究成果汇编成《灭鼠和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共4集)。从1976年开始生态系统生态学和人口学研究。1980年他倡导成立了中原地区兽类学会,并主持创办了《兽类学报》。在他的领导下,1981年始,出版发行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共4集),1982年出版发行了《高原生物学集刊》。80年代他在大熊猫的研究、高原鼠类血清和血色素的研究、动物节律和生态位的研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研究、关于人类生态的研究等等都有开创性的工作。他主持和参加的钩端螺旋体病的病源学及流行病学研究——长江三峡和湖北神农架林区自然疫源地调查、中国动物志、朝鲜战争反对美帝细菌战的研究工作——昆虫和田鼠亚科部分等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长爪沙鼠综合防治方法及应用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第一集和第三集分别获1986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93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夏武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哺乳纲学家和动物生态学家。他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原地区兽类学和动物生态学发展事业。即使在晚年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克服了肉体和精神上的寂寞和痛苦,以其顽强的意志和学识仍继续为中国兽类学的发展贡献力量。基于他的杰出贡献和学术指导作用,夏武平先生被公认为是我国兽类学和啮齿动物生态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
1979年10月-1984年1月,任所长。1980年,中国兽类学会成立,任理事长;同年《兽类学报》创刊,并担任主编。1978年起,曾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兽类学会理事长、《兽类学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和《高原生物学集刊》主编、《生态学报》副主编。
早期研究
夏武平先生早年在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从事腹足类动物和鱼类学研究,1949年12月开始进行鼠疫防治的研究工作,并从事啮齿动物分布、习性及生活史的调查与研究,成为中科院所属研究机构首位涉足动物流行病研究领域的推动者。
生态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夏武平先生做了大量鼠类生态学的研究工作,包括小兴安岭果子松直播防治鼠害的研究和流行性出血热宿主动物调查。最有影响的当推带岭林区鼠类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是国内最早开展的系统观测工作,随后根据22年观测资料提出的数值模型分析,发现棕背鼠平3年出现一次数量高峰的种群变动规律。从1957年开始,夏武平先生在《动物学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啮齿动物生态学论文。上述研究对推动我国鼠类种群生态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1962年初,在寿振黄先生与夏武平先生主持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动物生态学研究室,对我国兽类学的发展,尤其是啮齿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组建鼠类生态学研究组的规划,明确了种群动态及其调节研究为其核心目标,积极从野外种群观测、实验生态与鼠害防治实践方向寻求相结合的发展空间。并于1963年开始在内蒙古草原及其农牧交错区先后建立2个长期的定位工作点,建成鼠类营养分析室、生理生态实验室和鼠类行为观察池,强调实验室内的结果力求在自然种群中得到验证。
鼠害新观点
夏武平患有眼疾,视野狭小,没有余光,到晚年更是失明,被人戏称“鼠目寸光”。但是他领导建立了海北生态系统研究站,为国内生物界培养了许多人才。这些都表明,他极有远见。
1967年,我国新疆小家鼠大爆发。当时已是中科院西北高原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的夏武平被派往新疆,开始研究鼠害规律以及防治办法。夏武平和其他科研人员在石河子市、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等八个县,实行定点观测,研究当地老鼠的繁殖规律与生活习性,并使中科院将这种观测持续了16年。这一年的鼠害,让当地的老百姓心有余悸。
夏武平指导科研人员在最为严重的玛纳斯县利用毒药下饵杀老鼠。但他认为,用毒是权宜之计。要使用毒性比较轻、残留比较少的药品,防止老鼠的天敌因为吃了带毒的老鼠而死亡,给鼠害造成恶性循环。
同时,夏武平制定了一系列鼠害的防治办法。“主要是宣传,让人们改变观念。提倡农民精耕细作,要颗粒归仓,不给老鼠产生富余的食物。”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原科研人员辛光武对本报记者说,“新疆这边的农业比较粗放,地很贫,他们是广种薄收,亩产很低,而且当年鼠害主要还是当时闹革命,赶上秋收,地里没有收干净,泼洒了很多粮食,成为了老鼠的温床。”
另外,向群众宣传老鼠的习性,掌握老鼠的规律,也是一个重要的办法。“当时,我们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办简报,宣传知识,告诉老百姓老鼠爱吃什么,什么季节应该防治。”辛光武说。
到1968年,这场小家鼠大爆发的猛烈势头被压制下去。但是谁也不能保证鼠害以后不会再发生。夏武平提出了鼠害治理的生态观,他认为鼠害多在生态失衡的情况下产生,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异于其他人的观点:凡鼠都有害的观点是错误的,鼠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功能十分复杂。
“郑作新先生(鸟类学家)首先提出了麻雀不是害虫,夏武平第一个提出了老鼠不能灭完。”辛光武说,“他认为,老鼠是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老鼠有害,但它也是其他中型动物的食物,如果真把它们都消灭掉了,那么这些中型动物就没有了食物,也是会灭亡的。”
夏武平认为,如果加上药物和大量的消灭,会使老鼠产生一种逆反状态。只要保持生态的固有平衡,不要有意识地去破坏,就可以防治鼠害。
牦牛精神
“忍处恶劣的条件,食低矮的青草,提供浓郁的乳汁,充当高原的船舶,不畏艰苦,忍辱负重,不计报酬,但求贡献。这种牦牛精神正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追求。”——夏武平先生为海北藏族自治州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题写的“牦牛精神”。
人物评价
在中国动物学界、动物生态学界,尤其是在哺乳纲学界,夏武平的名字是响当当的。——王德华
夏先生严于律己、胸怀坦荡、乐于助人、甘当人梯的高尚品质是我们科学工作者学习的榜样,他对我国兽类学和动物生态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将永远载入史册。——《兽类学报》编辑部
著作
著有《红松直播防鼠害研究工作报告》《大兴安岭和嫩江地区流行性出血动物宿主的调查研究》《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编有《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灭鼠与鼠类生物学研究报告》《中国动物图谱-兽类》《高原生物学集刊》《灵长类研究与保护》等。译有《生物学译丛》3集。创办《兽类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