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洪都之战

洪都之战

洪都之战,是发生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洪都(今江西南昌)地区的著名战役,是朱元璋军队面对陈友谅军队的围攻展开的保卫战。

胡廷瑞献江西南昌于朱元璋,后者改其为洪都府,遣侄朱文正及大将邓愈驻守。陈友谅趁朱元璋兵力空虚,发兵围攻洪都。朱文正遵循坚壁挫锐策略,与邓愈等将领并肩作战,使用火器等武器,历经85天激战,成功抵御陈友谅大军。最终,陈友谅撤围,而朱元璋随后率大军前来救援,并在鄱阳湖之战中击败陈友谅。

战役简介

元朝末年,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陈友谅部下江西等处行中书省丞相胡廷瑞(胡美)将江南重镇龙兴(今江西南昌)城献于朱元璋,朱元璋改龙兴为“洪都府”,并下令离赣江岸30步修筑城墙,以利防守。洪都地处鄱阳湖与赣江交汇处,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兵家必争之地

陈友谅一直想吞掉朱元璋的势力,但几度东征都不胜而归。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4月,陈友谅朱元璋主力移至江北、出兵支援安丰镇(今安徽寿县)致使江南兵力空虚之隙,亲率水陆大军号称60万、巨舰数百艘,围攻洪都。洪都守将有朱元璋侄子大都督朱文正大元帅赵德胜和参政邓愈等人,朱文正按朱元璋坚壁挫锐的计谋,分派诸将据守各城门,朱文正则亲率兵勇2000人作机动策应,与士兵一起浴血奋战,抵挡60万敌军的猛攻。当时,洪都的城墙被攻破多处,守军且战且筑,攻守双方踩着尸体作战,伤亡都很惨重。朱文正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他指挥守军采用了多种防御策略,利用城墙和箭楼等防御设施,在城墙上安装滚木礌石、用火攻等方式击退陈友谅的军队。同时,他还组织了多次反攻,不断地打击陈友谅的军队,使得陈友谅的军队士气大减。洪都城的守军在朱文正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坚守洪都85天,为朱元璋进行反攻赢得了时间。最终,陈友谅的军队被击退,洪都城的守军取得了胜利。

战役过程

誓死守城

朱文正接到朱元璋的命令:誓死保卫洪都,等待大军来援!深知洪都城的重要性,他迅速召开军事会议,向将士们表示:“城亡与亡,我们誓死保卫洪都城!”他分派诸将据守各城门,邓愈督守抚州门,赵德胜督守宫步、士(寺)步、桥步3门,薛显督守章江门和新城门,牛海龙督守琉璃门和澹台门。各城门设督战官若干人,备足火炮、弓失、滚木、砖石,严阵以待。朱文正亲率兵勇2000人作机动策应。

坚守城池

公元1363年4月11日,陈友谅率军由水路江州抵洪都。4月15日,陈军首先猛攻抚州门,揭开了大战的序幕。陈友谅所部以火炮为掩护,步兵遍布城外,挖掘壕沟,建立攻城的工事,集中竹梯爬城。敌军一度攻破城墙,闯入城中,朱文正派遣邓愈领兵前去御敌,邓愈是个擅长使用火器的将领,他用火枪轮番射击攻入城中的敌军,使敌军畏惧。陈军便用火炮猛轰城墙的薄弱部分,战数日,将抚州门城墙轰塌30余丈。此时,赵德胜赶来支援,以密集的火铳、火箭向接近城脚的陆军射击,一面急以树木抢修木栅代替城墙,攻守双方在木栅前日夜争夺,杀伤严重。赵德胜是个勇猛善战的将领,他多次率领骑兵出城突袭敌军,给敌军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鼓舞将士,朱文正亲自统率自己的亲兵,登上城楼,与士兵一起浴血奋战,抵挡60万敌军一次次的猛攻。在洪都守军强硬反击之下,汉军只能退出城外,朱文正忙派人修补城墙。朱军将吏李继先、牛海龙先后战死,大元帅赵德胜夜战中被陈军射死。朱文正在被围既久、内外阻绝的情况下,秘密遣派千户张子明乔装渔人,潜逃出城向还在南京的朱元璋求驰援兵。

公元1363年7月6日,朱元璋接到告急文书后,亲率大军20万,水陆并进,驰援洪都。7月16日,朱元璋到达江西湖口,亲察长江鄱阳湖的水位,研究对策。至7月19日,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洪都85天,长达三个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士兵屡攻屡挫,士气沮丧。陈友谅便决定撤离洪城之围,兵发鄱阳湖,摆脱赣江水位下降不利水战的劣境。陈友谅不禁叹道:“朱元璋座下猛将如云,竟还有朱文正此等军事奇才,若能效力于我,势必如虎添翼!”最终,朱、陈两军在鄱阳湖之战,陈友谅战亡,全军覆没。在洪都保卫战中,朱元璋方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历史评价

1、洪都之战略意义极其重要,这场战争决定了朱元璋的霸王事业,陈友谅汉军在此战中消耗极大、势力大削,最终在鄱阳湖被朱元璋全部歼灭,洪都之战改变了元末明初整个局势。

2、洪都之战是朱元璋取得南方统一的关键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洪都保卫战的胜利,使得朱元璋的势力进一步壮大,他最终统一了南方,建立了明朝。

3、洪都之战的胜利,得益于“高筑墙”的军事决策。不但创下了中原地区古代战争史城池防御战的经典范例,更为朱元璋的反扑赢得时间。

参考资料

洪都保卫战,2万对60万,朱元璋以少胜多战胜了陈友谅(3).中华网.2024-10-17

历史中的南昌 | 洪都之战.滕王阁旅游区.2024-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