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营乡
丁营乡位于许昌市襄城县东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56189人(2018年)。该乡历史悠久,早在秦朝时期就属于襄城县。现下辖2个社区和25个行政村,拥有46个工业企业和40个综合商店或超市。漯(河)宝(丰)铁路经过该乡,是全县唯一的铁路贸易货栈。沙汝河在崔庄村交汇,环乡而卧,风光秀美。丁营乡的百宁岗五岳庙是中原道教文化胜地,庙区占地面积达18亩,殿堂26座,静舍200多间,常住道众70多人。每年上巳节传统庙会吸引了成千上万名道教信徒和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历史沿革
秦朝,属襄城县。
明、清时期,属留渡保。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第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分属麦岭镇、霍堰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沙北县第二区;同年11月,复归襄城县。
1949年,属麦岭区。
1958年,属麦岭公社、霍堰公社。
1965年,析姜庄、麦岭两公社部分村成立丁营公社。
1966年,更名前进公社。
1971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丁营乡地处襄城县东南部。
地形地貌
丁营乡地处伏牛山东麓黄淮平原西缘。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分为平原与岗丘。境内最高点位于百宁岗,海拔100.6米;最低点位于坡杨村北,海拔69.2米。
水文
丁营乡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面积22平方千米。主要河流北汝河从横梁渡村入境,流经冯庄、苗府、纸房王等10个村,在崔庄村与沙河交汇,后经霍堰东村出境,境内长19千米,流域面积20平方千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丁营乡辖丁营、坡杨、冯庄、彦张、榆孙、横梁渡、苗府、纸房王、岗马、韩庄镇、小集、光门李、岗沟刘、崔庄、西杜、东杜、霍堰一、霍堰二、霍堰三、霍庄、岗张、郎庄、楼李、白庙王、岗半坡店、王穆庄、双庙耿2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2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丁营乡下辖2个社区和25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丁营村丁营街22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丁营乡辖区总人口5219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96人,城镇化率21%,另有流动人口980人。总人口中,男性27406人,占52.5%;女性24791人,占47.5%;14岁以下9582人,占18.4%;15~64岁34954人,占66.9%;65岁以上7661人,占14.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1274人,占98.2%;有回族923人,占1.8%。2011年,人口出生率3‰,人口死亡率2.3‰,人口自然增长率0.7‰。
2017年,丁营乡常住人口49369人。
截至2018年末,丁营乡户籍人口5618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丁营乡财政总收入890万元,比上年增长7.3%,是1978年的12倍。其中工商税收740万元,烟叶税收15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70元,比上年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
农业
丁营乡有农业耕地面积4.1万亩,人均0.8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为1.8亿元,比上年增长9%,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2%。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9万吨,人均555千克,其中小麦1.7万吨,玉米1.1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蔬菜等。2011年,烟叶种植面积0.4万亩,其中夏烟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260吨;蔬菜种植面积0.3万亩(含复种)。
丁营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和安哥拉兔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3万头,年末存栏5万头;牛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0.3万头;山(绵)羊饲养量1.8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家禽饲养量32万羽;长毛兔饲养量0.7万只;2011年,生产肉类1.2万吨,其中猪肉0.8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0.5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8.5%。
截至2011年末,丁营乡累计造林0.7万亩,林木覆盖率25%。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0.5万吨,主要品种杏、桃。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342台(辆)。名特优农产品有粉条、红薯、小磨香油、烟叶。
工业
丁营乡工业形成以建材、化工、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4.3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职工28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8亿元,比上年增长14%。
商业
2011年末,丁营乡有商业网点272个,从业人员839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到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8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
金融
2011年,丁营乡有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境内开设了营业网点。2011年末,各类存款余额6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9亿元。
文化
地名由来
丁营乡因古称为兵营,丁姓始居得名。乡人民政府驻此村,得名丁营乡。
文物古迹
丁营乡有辖区内有道教胜地五岳庙,东汉兴国寺文化遗址,元、明殷家大院、李家大院遗址、霍堰街山西会所等名胜古迹。
交通
丁营乡境内有铁路洁宝线过境,境内长8千米。县道沟丁路过境,境内长4千米,通往茨沟街道;县道姜紫路过境,境内长13千米,通往麦岭镇和山头店乡。有汽车站1个,2011年,客运总量122万人次,货运量183万吨。有乡村公路27条,总长42千米。有丁营、柏宁岗2个公交站点,各村设有临时站点。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丁营乡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690人,专任教师115人;小学7所,在校生3260人,专任教师18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05人,专任教师17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丁营乡初级中学。
2011年,丁营乡教育经费达1753万元。
科技事业
2011年末,丁营乡有乡科学技术委员会及农业技术服务部各1个,各类农村实用人才495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丁营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40平方米,为河南省优秀文化站;农家书屋19个,建筑面积570平方米,藏书6万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45人。主要文艺团体有丁营村狮子社等。
2011年末,丁营乡有乡中学运动场及小学运动场9个,27个村民委员会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20个村安装有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9%。
2011年末,丁营乡有线电视用户达41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4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丁营乡有乡卫生院1个,村标准化卫生室27个;病床3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6张。专业卫生人员68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8000人次。
2011年,丁营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8/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10万人,参合率9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4岁,其中男性72岁,女性76岁,孕产妇死亡率0.2/10万。
社会保障
2011年末,丁营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户,人数10人,支1.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136户,人数1743人,支出150.6万元;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3人,支出116.6万元,比上年增长9%;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77人,支出37.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9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农村医疗保险2430人次,共支出7.3万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大病救助467人,支出11.4万元。支付老复员军人抚恤金12万元,涉战人员抚恤金11.4万元。举办实用技术、烟叶种植、养殖等技术培训班8期,实现新增就业322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丁营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87千米,乡村通邮率100%;投递国内函件7000余件。征订报纸、期刊780余份(册)。有电信企业3家,电信服务网点3个,信号覆盖全境。固定电话用户1200户,比上年增加12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10%;移动电话用户3.5万户,比上年增加0.2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0%。
获得荣誉
2008年,丁营乡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乡”。
2009年,丁营乡被评为“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5年,沟刘村入选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被授予许昌市唯一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2018年,丁营乡和沟刘村被许昌市旅游局分别授予“许昌市旅游示范乡镇”和“许昌市旅游示范村”。
2019年,丁营乡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村镇。
参考资料
丁营乡.襄城县政府.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