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恩斯特·托勒尔

恩斯特·托勒尔

恩斯特·托勒尔(Ernst Toller,1893年12月1日∼1939年5月22日)是1920年代最出名的德国剧作家之一,也是德国表现主义戏剧的重要代表作者,与乔治·凯泽(Georg Kaiser)齐名。托勒尔的戏剧特色,在于他的戏剧与他的政治参与密切相关,几乎他的每一部剧作都带有政治主题,宣扬他的左派政治理念。他还是一位左翼政治家和革命家,曾短暂担任巴伐利亚州苏维埃共和国的总统。

人物经历

早期经历

恩斯特·托勒尔出生于1893年12月1日,在德国萨莫钦的一个犹太家庭,父母经营一家杂货店。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曾经在法国留学,不过在他后来的写作资料中,很少提到在法国的经历。1914年大战爆发时,托勒尔主动从军参战,寻求融入德国主流社会的认同。在西线服役13个月后,他身心崩溃,负伤回乡,并彻底转向反战。

1917年回到慕尼黑大学就学后,托勒尔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开始参与学生运动和独立社会民主党的活动。1919年,他参与了巴伐利亚州苏维埃革命,并短暂担任其总统。革命失败后,他因武装反抗柏林中央政府被判处五年监禁。在狱中,托勒尔写下了几部戏剧,使他获得了国际声誉。

政治活动

托勒尔是一位积极的左派政治家,与无政府主义者和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SPD)一起参与了1919年的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他在共和国中担任总统,并颁布了多项社会改革法令。然而,共和国很快被共产党夺取并最终被自由军击败。

狱中生活

托勒尔在狱中度过了五年时间,期间创作了多部戏剧。他在尼德舍嫩费尔德堡监狱经历了单独监禁和绝食。他的戏剧在狱中无法上演,直到1925年释放后才得以公演。

流亡与晚年

纳粹上台后,托勒尔被迫流亡。他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讲学之旅,并在纽约加入了其他流亡者。他的晚年饱受抑郁、婚姻失败和财务困境的困扰。1939年,托勒尔在纽约自杀,结束了他多的一生。

遗产与纪念

托勒尔的作品和生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纪念。W.H.奥登的诗《纪念恩斯特·托勒尔》向他致敬。他的生平和作品也被改编成戏剧和电影,如坦克雷德·多斯特的戏剧《托勒尔》和彼得·扎德克执导的电影《红色谋杀》。托勒尔的最新全面传记是罗伯特·埃利斯的《恩斯特·托勒尔和德国社会:知识分子作为领袖和批评家》(2013年)。

代表作品

托勒尔的重要剧作包括《转变》(Die Wandlung)、《群众与人》(Masse Mensch)、《德国青年亨克曼》(Der deutsche Hinkemann)、《哈啊!人生如斯》(Hoppla, wir leben!),The machine wrechers《机器粉碎者》,诗集《燕子集》,以及自传《德国青年》(Eine Jugend in Deutschland,英译《我是德国人》I wasa German)等。

《转变》

是在1918年时原本是当成是宣传革命的传单而写,最后在狱中完成,1919年出版后由Karl Heinz Martin执导首演。《转变》是托勒尔的自传性质作品,剧中主角腓德烈(Fredrich)就是托勒尔本人的化身,在这部剧作中总共有十三个画面(Bilder,相当于“景”的戏剧分隔单位)使用了表现主义戏剧的真实画面与梦幻画面交错的技巧,表现腓德烈如何从志愿从军,到最后成为革命者,最后全剧在呼喊革命中结束。

根据派特森(Michael Patterson)的研究,在马丁(Karl Heinz Martin)执导的《转变》首映中,是就目前的纪录来看,在德国剧场中最早使用灯光的明灭(black out)作为分场手法的戏剧,不同于当时流行的写实主义戏剧,多还是倚靠布幕分场。

《群众与人》

《群众与人》是在巴伐利亚革命失败后的狱中作品,一改在《转变》中对于革命的乐观态度,叙述主角“女人”—颂雅(Sonja)虽然是处在中产阶级背景,却倾向支持革命,最后夹在代表政府威权的丈夫与代表革命暴力的“无名氏”之间无法抉择,一方面她反对政府对人民的压迫,一方面她的人道主义又反对暴力的革命手段。在其领导的革命失败后颂雅被军方逮捕并在最后被枪杀。在剧作表现上,也是一部表现主义的作品,使用真实画面与梦幻画面交错的技巧,全剧有七个画面,其中有三个是梦幻画面。

《德国青年亨克曼》

1923 年之后托勒尔的风格从表现主义逐渐转向回到写实的传统,《亨克曼》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佳构剧,在这部剧作中,托勒尔的兴趣也从表现革命英雄,转向表现在1920年代魏玛德国实际受到大战伤害以及社会压迫的劳工生活。亨克曼是《亨克曼》的主角,这个名字在德语中是“残疾者”之意,亨克曼在大战中因为受伤而失去性能力,个性也变得乖戾古怪,妻子因为无法忍受这样的个性而出轨,亨克曼在马戏团中工作扮演茹毛饮血的德国巨人,却遭到讪笑,整部剧作以一个三角恋情为中心,却展现到了外在社会中的层层相互压迫。《亨克曼》是托勒尔在1920年代演出次数最多的作品。

《哈啊!人生如斯》

《哈啊!人生如斯》所处理的问题则是1919年革命的同志,在革命八年之后面对时势变迁、同志的变节,以及潜在的、新兴的纳粹左派势力,应当如何自处的问题。主角卡尔·汤玛斯(Karl Thomas)在革命失败后,因此精神不正常,先后在监狱与精神病院中关了八年,出狱后看到过去的同志修正主义者威廉·基曼(Whilhem Kilman)反而成为了政府中的高官,并且制造供战争用的毒气。汤玛斯又从旅馆中的工作,看到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状,在气愤下欲杀基曼,但是在汤玛斯打算下手时,基曼却为右派所暗杀,警察以为汤玛斯是凶手而逮捕,汤玛斯以为他原本是为了基曼倒向右派而欲杀之,但是反而却被右派所杀,在大感世界的荒谬的同时,最后决定自杀。根据纪录,在首演结束时,在场的工人观众纷纷起立合唱国际歌。

《哈啊!人生如斯》是一个相当难以给予定位的作品,因为这部剧中包含了托勒尔与皮斯卡托的共同创作,而前者倾向的是一种个人英雄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后者倾向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在合作期间也有不小的摩擦,根据托勒尔原本的初稿,汤玛斯原本是要更积极的投向革命,选择自杀是皮斯卡托修改后的结果。此外,《哈啊!人生如斯》是在皮斯卡托新盖好的剧场中首演(Piscator Buhne),使用了三层楼的特殊设计舞台,并且在剧中插入了新闻电影影片,可说是在剧场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相当早的例子。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