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榛子
虎榛子(学名:Ostryopsis davidiana Decne.)是桦木科虎榛子属植物,灌木,高1-3米,树皮浅灰色;枝条灰褐色;小枝褐色,芽卵状,细小,长约2毫米。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6.5厘米,宽1.5-5厘米;叶柄长3-12毫米,密被短柔毛。雄花序单生于小枝的叶腋;苞鳞宽卵形,外面疏被短柔毛。果4枚至多枚排成总状,序梗细瘦,长可达杞2.5厘米。果苞厚纸质,长1-1.5厘米。小坚果宽卵圆形或几球形,长5-6毫米,直径4-6毫米,褐色,有光泽,疏被短柔毛,具细肋。
分布于辽宁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及四川省北部。常见于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为黄土高原的优势灌木,也见于杂木林及油松林下。
树皮及叶含单宁,可提取胶;种子含油,供食用和制肥皂;枝条可编农具,经久耐用。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米,树皮浅灰色;枝条灰褐色,无毛,密生皮孔出校褐色,具条棱。密被短柔毛,疏生皮孔;芽卵状,细小,长约2毫米,具数枚膜质、被短柔毛、覆瓦状排列的芽鳞。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2—6.5厘米,宽1.5一5厘米,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心形、斜心形或几圆形,边缘具重锯齿,中部以上具浅裂;上面绿色,多少被短柔毛,下面淡绿色,密被褐色腺点,疏被短柔毛,侧脉7—9对,上面微陷,下面隆起,密被短柔毛,脉腋间具簇生的毛;叶柄长3—12毫米,密被短柔毛。雄花序单生于小校的叶腋,倾斜至下垂,短圆柱形,长1—2厘米,直径约4毫米;花序梗不明显;苞鳞宽卵形,外面疏被短柔毛。果4枚至多枚排成总状,下垂,着生于当年生小核顶端;果梗短(有时不明显);序梗细瘦,长可达2.5厘米,密被短柔毛,间有稀疏长硬毛;果苞厚纸质,长l—1.5厘米,下半部紧包果实,上半部延伸呈管状平面密被短柔毛,具条棱,绿色带紫红色,成熟后一侧开裂,顶端4裂,裂片长达果苞的1/4—1/3。小坚果宽卵圆形或几球形,长5—6毫米,直径4—6毫米,褐色,有光泽,疏被短柔毛,具细肋。
地理分布
产于辽宁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及四川省北部。
生境
常见于海拔800—2400米的山坡,为黄土高原的优势灌木,也见于杂木林及油松林下。模式标本采自河北北部。树皮及叶含质,可提取拷胶;种子含油,供食用和制肥皂;枝条可编农具,经久耐用。
繁殖方法
插
硬枝扦插采用常规技术。除了枝插外,可利用根容易产生不定芽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根插或埋根繁育苗木。根插一般在春季较好,根状茎要求0.5厘米以上,根长12厘米左右,可将插穗完全插入土中,插后要灌足水;埋根繁殖秋季和春季均可,为了充分利用断根,根长适度,埋根深10厘米左右。埋根繁殖要特别注意在出芽以前疏松表层土壤。
播种
虎榛子为风媒传粉植物,开花受粉物候早,6-7月份果实成熟,结实量很大。延安市6月下旬可收获种子。所以,当年成熟的种子经水选后或来年春季常规法育苗,发芽率95%以上。但要特别注意苗期需适当遮荫,这对保苗和促进苗木快速生长很重要。
栽培技术
天然虎榛子杂灌丛群落处于阴坡,其演替的下一阶段为油松或蒙古栎群落,所以造林可选择在阴坡与油松混交构成混交林,提高林分稳定性和水土保持效益。
采用油松和虎榛子行状混交、或株间混交。春季和雨季造林成效很好。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采用油松1行、虎榛子2行混交,造林密度:油松株距2米,行距4米;鼢鼠属对油松形成灾害性危害,所以,在造林前和造林后必须作好防治工作,防治方法有鼠洞穴投药法、造林坑穴投药法等。虎榛子株行距各2米;造林时用西沃特保水剂蘸根技术,其技术要点是西沃特保水剂与土按1:25比例搅拌混匀,然后加水200份混合搅拌,静止溶液2小时成浆状后蘸根。采用截干技术,并在不破坏坡面植被的条件下采用鱼鳞坑栽植。
病虫防治
虎榛子病害主要是白粉病,病虫害较少,虫害主要是象实虫。
病害
白粉病
危害症状:叶片发病初期,上下叶片出现不明显黄斑,不久黄斑长出白粉,致使叶片变黄,枯焦虫落、木质化不好,生长弱,易受冻害。
药剂防治,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0.167%溶液,或用50%甲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1-0.125%的溶液,效果较好。
虫害
象实虫
危害症状:成虫取食嫩芽、嫩叶嫩枝,使嫩叶成针孔状,嫩芽残缺不全,嫩枝折断影响新梢生长发育。美国白灯蛾危害果仁,在青壳上钻孔,造成虫眼,取食果仁。
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前补充营养期及产卵初期,即5月中旬~7月上旬,用60%的D-M合剂0.33%的溶液毒杀成虫,喷洒2-3次,间隔时间15天。
主要价值
虎榛子树皮及叶含单宁,可提取栲胶;种子含油,供食用和制肥皂;枝条可编农具,经久耐用,同时是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优良固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