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绿龙蜥
草绿龙蜥(学名:Japalura flaviceps)为鬣蜥科龙蜥属的爬行纲,俗名公蛇、四脚蛇。
形态特征
草绿龙蜥全长雄蜥(78+167)毫米,雌蜥(78+144)毫米,生活时,全身为草绿色、黄绿色或绿褐色,头背有不规则的深色横纹,眼眶四周有黑色辐射纹,躯干部两侧各有一条镶黑边的鲜黄色宽纵纹,雌蜥纵纹较细窄,背正脊有5至7条浅色窄横纹分隔成不甚规则的深色横斑,尾部有15—20条浅色窄横纹。雄蜥头腹面褐色,喉囊绿色,雌蜥头腹面白色有深色纵纹或网纹。躯干腹面黄白色至黄褐色;四肢背面被以深浅相间的横纹。
头较窄长,头长为头宽的一倍半左右,吻宽而低,吻棱与上睫脊相连续形成明显的棱;鼻孔位于卵圆形鼻鳞上;鼻鳞与吻鳞间相隔两枚小鳞,鼻鳞与第一枚上唇鳞间相隔一或二枚小鳞;头背鳞片大小不等,均具棱;吻背面正中有四枚扩大的圆锥形鳞片组成的棱脊,其后有两列不规则的大鳞向后延伸几达眼后角,二者间相隔四或五枚鳞片。鼓膜不显。
枕部有一簇大鳞;上唇鳞9—11枚,第七枚位于眼正下方,眼眶与上唇鳞之间相隔两行棱鳞;下唇鳞10—11枚,个别一侧为9或12枚,眼眶后缘与鼓膜上方之间有五枚大鳞,鼓膜上主有少数刺状鳞,颈由侧扁的鳞片组成,与锯齿状背鬣相连续。雄蜥颈鬣较发达,由7—11枚鳞片组成,雌蜥颈鬣较低矮,由6—10枚鳞片组成。肩褶发达,褶部鳞片小而具棱,略呈覆瓦状排列;背鳞大小不一致明显具棱,呈覆瓦状排列,上背棱尖向后上方,体侧棱尖向后下方,背侧大鳞略呈纵行排列。腹鳞及喉鳞均明显起棱,棱端向后尖出;喉褶发达,该部被小鳞。雄蜥生殖季节有三角形喉囊。四肢被以强棱鳞,胫长与头宽约相等,第Ⅲ、Ⅳ指几等长,第Ⅳ趾长于第Ⅲ趾短于胫长。后肢贴体前伸时最长趾端达鼓膜与眼之间。
鉴别特征:鼓膜被鳞有喉褶;鼻鳞与吻鳞间相隔2枚小鳞,鼻鳞与第一上唇鳞间相隔1或2枚小鳞,每侧上唇鳞9—11枚,背侧大鳞排成纵行;尾长不到头体长的两倍(雄蜥侧有超越二倍者);眼眶四周有黑辐射纹,背侧有一黄色宽纵纹。
栖息与习性
草绿龙蜥栖息于山坡、路边、田边、荒地乱石间。多于中午活动,遇惊则钻入石缝中。以蝗虫、蜂、蝶类幼虫、天牛等昆虫及多足类为食。10月入蛰,翌年4月出蛰。
分布范围
草绿龙蜥大致分布于东经97°-111°,北纬26°40′- 30°20′之间的地区。具体分布于湖北(均县)、四川省(攀枝花市、青川县、平武县、广元市、石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茂县、汶川、理县、沪定、丹巴县、乡城县、巴塘县、西昌市、米易县、盐边县、盐源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冕宁县、甘洛县)、云南(丽江、德钦、维西)、西藏(昌都、芒康)、甘肃(武都、康县、文县)。
繁殖
约在8月或更晚产卵,每次产4~7枚。卵白色,卵径17.9毫米×15毫米。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草绿龙蜥比较常见。宠物贸易、狩猎和局部栖息地丧失发生在该物种的范围内,然而,这些因素并没有造成足够快的种群数量下降,从而不足以构成一个受威胁的类别。
应该对该物种进行监测,因为如果威胁程度增加,可能会出现种群大幅减少。
保护级别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