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鹿鸣

吴鹿鸣

吴鹿鸣教授,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及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1936年出生于安徽桐城。1957年从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一直站在本科的讲台上。他长期潜心于教学改革,探索课堂、实验室、创新活动中心的新型平台式教学模式,瞄准国内一流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人物介绍

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获奖

“机械设计”获首批“国家精品课程”(主持)

“工科基地”获教育部“优秀”基地(主持)

国家级奖项(主持)共3项;省部级奖多项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

转载:

人生经历

幼年时光

桐城市,一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源地。这里历代英杰名士群星璀璨,近代诞生了大儒吴汝纶、中国美学的奠基人朱光潜黄梅戏艺术家严凤英,素称文化之乡。1936年,吴鹿鸣就诞生在这个美丽的小城。其父吴少岩是一位知识分子,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院教育系,曾经在安徽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解散后,来到了桐城第二临时中学做教员。家庭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父亲的薪水,生活过得还算好。1944年,吴鹿鸣的父亲到乡下创办了龙眠补习社。8岁的吴鹿鸣就在这里读书了。从小,他天资聪颖,深得大人的喜爱,但是父亲没有因此放松对他的要求,虽然当时兵荒马乱,随父亲工作的变迁屡换学校,但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还是勤勉读书,父亲总教育他: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不受压迫,才能做大事。吴鹿鸣的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父母的教诲在他幼年的心理就植下种子:一定要学好本领,有一技之长,将来成就大事业。谁能想到,这个孩子日后成为新中国首届百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之一,桃李满天下。

大学时光

1952年,16岁的吴鹿鸣不负众望,高中提前毕业考入了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蒸气机车专业。这位16岁的少年以第一志愿走进梦寐以求的知名大学之后,更加朝气蓬勃,总有着用不完的干劲儿。那时的吴鹿鸣就想再各方面展现自己,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虽然在班级里年龄最小,还成为了一班之长,工作中特别有热情,开动脑筋开展班级的工作,操场上的他是一名体育健将,三级跳打破了河北省的纪录,还是中国火车头田径代表队队员,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活泼开朗的性格,总会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朝气是现代大学教育所倡导的,但在当时,却容易给人留下过于张扬,不踏实的印象,甚至成为缺点。但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聪明好学,他不喜欢一知半解,总要刨根问底搞懂为止。在工作中,他也积极开动脑筋,求新求异求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壮的体魄使他在学习、工作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的效率。1956年,他被评为院优等生。在吴鹿鸣的心中,他就是要把学习搞好,将来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西南交通大学读书时,吴鹿鸣遇到了良师,教授投影几何的是李汶教授、力学是孙训芳教授,这些教授在交大乃至全国都是响当当的名师。在学习力学时,孙教授为他还开了“小灶”,在教授的科研小组中开始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培养;李教授讲授的投影变换锻炼了他快速敏捷的思维。他们的风范与教诲为日后的发展铺好了道路。以至于当他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的称号时,他都感念这些老师:“百年老校拥有一批知名的宗师,只不过他们没有机遇获得这份荣誉了”。对恩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青年时光

1957年,年仅21岁的吴鹿鸣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1958年,干部劳动下放期间,到郑州机务段锻炼时和工人师傅吃住在一起,虚心向工人师傅学习。爱钻研的他平时总爱琢磨,对机械装备进行改进,还获得铁路局技术革新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锻炼期间,赶上黄河发大水,黄河大桥十分危险,吴鹿鸣所在的单位承担抢修任务,年轻的他作为一名护桥队员,下到被汹涌的洪水冲击桥座下护桥,打捞漂浮物,这一次使得吴鹿鸣体会到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周总理来到大桥抢修工地看望他们时,吴鹿鸣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喜悦,他自己也在这“吃大苦、耐大劳”期间得到了锻炼,并荣获了二等功。60年代初期,为了筹建机械零件实验室,在工厂里铸造了轴承实验台底座,为了抢时间,实验室的老师们准备把铸件从工厂里运回来,那一天,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吴鹿鸣同其他老师拉着大平板车,冒着大雪经过数小时把铸件运回了学校。这一场景让他至今记忆犹新。这些经历让吴鹿鸣成熟了,在思想上,那种不计较个人得失,勇于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他的身心里。青春不再,往事更改之后,回忆起这些经历,吴鹿鸣都深深地感叹:感谢那些经历,那个时代的教育让我一辈子刻骨铭心,它让我感受到巨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激励着我不断向前迈步。

与世长辞

2016年9月,吴鹿鸣逝世,西南交通大学新媒体平台发起网上悼念。一时间,全国各地吴鹿鸣曾经教过的学生纷纷留言,其中甚至还有30多年前听过吴鹿鸣讲课的学生。

在他的学生心目中,吴鹿鸣是一位声如洪钟、充满激情、愿意帮助学生的老师,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家。

人生乐趣

发展方向

从1957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吴鹿鸣一直从事机械设计的本科教学及机械学学科的科研及建设工作,把最宝贵的青春和才华都留在了他热爱的事业中。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口才极佳,站在讲台上更是神采奕奕,他迸发的激情,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吴教授仍站在本科的讲台上。依然精神铄、声如洪钟。在他眼中,讲台就是舞台,而他就是舞台上的明星、表演家。吴教授主要讲授《机械设计》,这门课对于同学们来说,有些枯燥而且比较难学。但是学习《机械设计》这门课的同学们总以能上吴教授的课为荣,他们说:听吴教授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不仅能把枯燥的机械设计讲活了,而且十分重视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课堂中常常是激情互动,教室里掌声和笑声不断。同学们还暗地里称奇:吴教授讲课时很少看讲稿,却能挥洒自如、一气呵成。其实谁会知道,讲了一辈子的课的吴教授,只要有课,在前一天就要认真打好讲课的腹稿,设计推理、演绎的步骤,规划好课堂上的分分秒秒的安排,这是吴鹿鸣讲好课的奥妙之一。

教学模式

在教书中,“不安分”的种子总在吴教授的心中萌发着。从他刚上讲台的苏联教学模式,到现代最新的教学模式,他总在不停尝试改进,他就是喜欢探索、喜欢创新。吴教授认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要站在学科前沿,从事科学研究,登高方能视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如果自己不在大海里游泳,如何教学生习水性呢?吴教授喜欢在“水里畅游”,承担了多项从七五到九五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锻炼了一身的“好水性”,也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他看来,教师就要有“匠”的精雕细刻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教学的辛苦不言而喻,可他却甘之如饴,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把“育人当成人生最大的乐趣”了。他还认为,教师要自觉地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他牢记着2005年9 月9日上午,在我国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奖大会代表时说的话:大学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吴教授不愿称大师,但他坚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吴鹿鸣又回忆起2004年教师节前夕在人民大会堂温总理会见我国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奖者时的谆谆教诲,沉浸在幸福之中。

教育方式

过去式

1989年,吴教授被派往当时的西德凯撤斯劳滕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看到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设施,想到我国教育与之差距时,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下定决心:总有一天,要把较为陈旧的机械设计实验翻个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996年,教育部启动了45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项目,我校申报成功。吴教授看到了机遇,如鱼得水,他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此,吴教授和他的团队定下这样的目标:瞄准国内一流水平,走具有自己特色之路,争取在新型的机械实验领域达到国内领先。

教学目标

那一年,他已不年轻了,但是改革需要一个带头人,为了心中远大的抱负,不管有多难,他都决定要坚持。为了这个目标,他同机械设计教研室的年轻教师们就没有轻松过,加夜班成了常事,更谈不上假期了。一年暑假,吴教授顶着烈日,去买配件材料,骑上自行车到处寻找,以至日照性皮炎了皮肤。经常工作到深夜,工作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儿,机房、实验室都曾成为过他们休憩的地方。在教研室这个团队里,王培俊、高明、陆天伟和潘亚嘉以及青年教师罗大兵、张祖涛、冯涛几位老师都负责各类实验室的建设,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项目,他们同吴教授并肩作战,终于取得了一批国家级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

现在,吴教授可以自豪地说: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已在国内实现了空间化课程建设模式。传统教学的两点一线式,即以课堂和实验室为中心的单线式教学成为了历史。而空间化课程建设模式增加了创新中心这一育人环境,使得单线教学变为了空间教学。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多样化和与时俱进的需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适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同时,吴教授还强调这种模式可供给学生最前沿的信息资源,促进师生交流。

教学团队

吴鹿鸣教授带领的工科基地教学团队在近几年来获得了多项国家级教改成果及相关奖项,尤其是“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的评审。“基地”经过了7年多的建设,在中期检查及后期验收均被评为优秀,堪称“双优”基地,而获此殊荣的,在全国高校中只有两所!而“基地”中大多数人的名字却没有出现在获奖名单中,吴教授动情地说:“他们是无名英雄、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没有大家的团结协作、我个人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所以,团队精神是取胜法宝。”吴教授主持的几项国家级教改项目中参加的单位有一批国内的知名大学,如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群英荟萃,正是由于较好地发挥了团队精神,协同作战,出色地完成了项目的研究。

人生贡献

教学秘诀

吴教授虽年已70岁,可是身材健硕、思路清晰,很难让人把“古稀”与他联系在一起,他也从不认为自己老了,总是有股冲劲,决不服老。吴教授说这其中的秘诀有四个,一是知足常乐、淡泊名利,他说:“衡量人的价值不是金钱和荣誉,而在于他的奉献”。在生活中要知足常乐,这是对生活最好的态度。他认为人应该学会平和面对一切,戒骄戒躁。知足,即常乐。对待事业要不知足常乐,要有不断的追求才能把事业做好。在生活上保持乐观谦进的态度,在事业上做到不断追求,这就是吴鹿鸣教授的人生准则。获得了全国五个教学大奖之后,吴教授又开始了新的征途,他说,以现有成绩作为起点,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发挥模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对得起党和国家的厚望。二是同青年人在一起。青年人充满活力,思维活跃,会让人有良好的心态。吴教授周围的年轻人是他日日夜夜同他攻关的团队。对于现在教师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吴教授却坦然地说自己没有这样的压力。原因是他常以大度宽宏的态度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和年轻人在一起相互抒发见解,解决疑难,舒缓了压力,从而让自己感受到年轻人的活力,让自己的心态也变得年轻起来。三是吴教授有个贤内助高淑英教授,“没有夫人无怨无悔的支持和悉心照顾,我也难立军功,”吴教授幽默地说,“军功章里也有她的一半啊。”四是吴教授喜欢运动,在大学里是个运动健将,工作以后也一直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虽然现在年龄大了,没有很多时间锻炼,但是身体素质较好,即使做不了“拼命三郎”,但是还能和年轻人一样刻苦钻研。吴教授笑言:“小车不倒只管推”,只有身体好才能完成任务。

事业追求

吴教授从教近半个世纪,连任三届教育部高校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成功主持了教育部及四川省、铁道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多项。主持“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各两项。共获多项国家、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机械设计网络课程”项目作为我国高校200门精品课程之一,已在全国网上公开登录使用,聘为全国该网络课程的主讲教授。他负责的机械设计课程被评为首批国家精品课程,开发的综合型机械设计实验台以及公开出版的教学软件,已被大量高校采用。吴教授经常奔波到外地,在全国性的研讨会上作专题报告。以上成果得到国内同行公认,为我国机械设计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系国内机械设计领域中学术造诣深、知名度高的专家学者。曾先后任教育部国家工科基地中期检查及验收评估专家组成员及组长、教育部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评审专家、教育部第三届优秀教材评审专家以及国家精品课程初评和终评专家。

成功因素

吴教授把自己取得的成绩归结于四个因素。先进的教育理念,团队的战斗奉献精神,改革创新开拓思想以及“三大”:大思路,大手笔,大跨度。正是因为有了这四个因素,吴教授等人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多项成果。2001年到2005年,是吴教授收获最丰的季节,他主持的项目及其个人获得五项国家大奖,最近在全国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是首届百名国家级教学名师之一、首批国家精品课程《机械设计》负责人、“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优秀)负责人、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的《机械设计》多媒体CA I的第一主编,这是国内有关教学的国家级奖项,拥有这五个全国第一的教授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有人说他是“老来红”,步入老年却不断收获,这可是吴教授几十年的积累啊,不积步,无以至千里,这背后的付出只有他自己知道;也有人用对囊获了所有比赛桂冠的体育选手的“大满贯”称呼来形容他是教学的“大满贯”。吴教授对此却有着不同看法,他对事业的态度是学无止境,教学也如此,我还要继续努力呢,怎么就“满”了,对事业的追求不能用“大满贯”来形容。每一个终点都是另一个新起点。可是他认为,荣誉并不属于个人,是为学校争光,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成绩只能说明过去,而今迈步从头越,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吴教授是幸福的,不是因为他获得的全国教学方面的五个大奖,而是因为他桃李满天下,一个把育人作为人生最大的乐趣的人,还有什么能比桃李满天下更令他幸福呢?

摘自《实扬华 桃李春风》(第二卷)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