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鼠耳蝠
须鼠耳蝠,前肩长34-36.9毫米,颅基长12.5-13.0毫米。鼻部无能造正常,无鼻叶或其他衍生物。脸部具较长的毛似胡须状。耳壳似三角形,耳内侧边缘呈弧形,耳尖钝圆,耳外侧边缘上部约3/4几成直线,与基部的1/4处有显缺刻,缺刻下部钝圆的凸起叶,几乎与缺刻成直角。耳屏狭长呈柳叶形,其长约超过耳长之半,耳屏基部外侧边缘较变宽外,有一明显凹口(缺刻),该凹口下方有一个似三角形的小凸起叶白天栖息在较暗的屋檐内缝隙、或洞中。于黄昏至次日指晓进行活动,觅令飞行的昆虫。3-4月繁殖,每胎2仔。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印支、马来群岛、中亚、近东、欧洲。
概述
中文学名:须鼠耳蝠
中文目名:翼手目
中文科名:蝙蝠科
中文属名:鼠耳蝠属
中文俗名:青海鼠耳蝠、夜蝙蝠
拉丁文名:Myotis mystacinus
英文名:Whiskered bat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Kuhl,1819
物种信息
前肩长34-36.9毫米,颅基长12.5-13.0毫米。鼻部无能造正常,无鼻叶或其他衍生物。脸部具较长的毛似胡须状。耳壳似三角形,耳内侧边缘呈弧形,耳尖钝圆,耳外侧边缘上部约3/4几成直线,与基部的1/4处有显缺刻,缺刻下部钝圆的凸起叶,几乎与缺刻成直角。耳屏狭长呈柳叶形,其长约超过耳长之半,耳屏
基部外侧边缘较变宽外,有一明显凹口(缺刻),该凹口下方有一个似三角形的小凸起叶。翼膜终止于后足的外侧基部。股间膜似三角形,腹面膜上可见。前肢的拇指较小,其长约5毫米左右(不连爪),爪短而尖锐,并略弯曲。第二掌骨略短于第三、四、五指掌骨,长不超过28毫米,第四、五指的掌骨较长,均在30毫米以上。后肢胫内长14毫米左右,约为后足长之2倍。距较细而短,尾相应较长,其长超过或略短于体长,末端稍伸出股间膜后缘。躯体背面毛色呈浅棕褐色或棕褐色,毛基黑褐色或近黑色,毛端淡棕色或白棕色。腹面灰褐土褐灰色,毛基黑褐色,毛端白色或砂白色。耳壳、翼膜、股间膜和足趾均为褐色或黑褐色。头内吻部微向上翘,吻至眶间的中央部向下隘凹呈槽沟。吻后端突升高隆志,故脑颅贺而高,基颅高大于颅全长的1/3。枕骨后端显然向后方突出。前腭骨前端中央显向后凹隘。颧弓纤细,不向外侧扩展。无矢状脊和人字脊。齿型为黄型的食虫性。个尖锐齿尖,内侧上门齿(第一门齿)略宽,并具纵向排列成1前1后的2个齿突,前齿突显然高大于后齿突;外侧上门齿(第二门齿)稍较内侧上门齿窄,亦具横向排列的一前一后2个齿突高而在,后齿突矮而小。上犬齿较高而大,与外侧门齿之间有空隙隔开。上臼齿3枚,第一前臼齿显然大于第二上前臼齿,紧靠于上犬齿后内侧的位置,即在齿槽中央的内侧,其齿尖高约为犬齿的1/3;第二上前臼齿极小,齿尖之高不及第一前臼齿的高度之半,位于第三上前臼端内侧和第二上前臼齿后端,即在齿槽的内缘着生,故头内侧观常不易见此齿尖;第三上前臼齿构造呈臼齿化,显然大于其前2个前臼齿,其齿尖高度仅次于犬齿之高。上臼齿3枚,其最高齿尖均低于第三上前臼齿之高,第一、二上臼齿大小的构造基本相同,最后上臼齿小于前2个臼齿。下齿3个中的第一、二下门齿几乎等大,均具大小相间的3个齿突,呈“W”型;第三下门齿较其余2个下门齿稍大,亦具3个齿突,但排列成似“品”字型或三角型。外侧的齿突较大而高,其余齿突较小而略低。下犬齿紧靠第三门齿,中间无空隙。下前臼齿亦有3枚,第一下前臼齿之间的内缘;第三下前臼齿特大,齿突高亦仅次于下犬齿之高度;下臼齿3枚,几乎等大。白天栖息在较暗的屋檐内缝隙、或洞中。于黄昏至次日指晓进行活动,觅令飞行的昆虫。3-4月繁殖,每胎2仔。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印支、马来群岛、中亚、近东、欧洲。台湾亚种(M.m latirostris Kishida,1932)台北市、台中市;南方亚种(M.m moupinensis Milne-Edwards,1872)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四川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亚种(M.m kukunoriensis Bobrinski,1929)青海湖南方;西北亚种(M.m przewalskii Bobrinski,1926)陕西省、甘肃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