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木黄镇

木黄镇

木黄镇为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下辖镇,距铜仁市印江县城38千米,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和第六军团会师地。

2015年,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木黄镇、新业乡,设置新的木黄镇,木黄镇辖原木黄镇和原新业乡,镇政府驻木黄村。

木黄镇位于印江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陵主峰梵净山脚下,地处两省(贵州、重庆市)四县(印江、松桃苗族自治县江口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八乡(乌罗镇、冷水乡、石梁乡、永安乡、隘口镇、天堂镇合水镇、紫薇镇)交界处。截至2021年9月,全镇国土面积252.75平方公里,辖44个村(居)32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746户,总人口5万余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1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1元。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和第六军团在木黄镇会师,用鲜血和生命创建了云贵高原上第一个红色政权。木黄之名,从此载入史册。2006年,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军部旧址和木黄会师纪念碑被中国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属思王县

宋,更名为仁溪里,属武陵郡地。

元隶属厥册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改隶郎溪蛮夷长官司。

爱新觉罗·旻宁十年(1830年),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朗洞图一甲、三甲。

民国中期(1927年-1946年),设木黄乡,属合水区。

1951年3月,仍设木黄乡,属合水区。

1958年8月,乡改为管理区,随后改公社。

1984年1月,置木黄区。

1992年,木黄镇、建厂乡、新民乡合并为木黄镇。 

2015年3月18日,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木黄镇、新业乡,设置新的木黄镇,木黄镇辖原木黄镇和原新业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木黄镇境内最高点位于天庆寺,海拔1137.2米;最低点位于冲柴沟,海拔601.4米。

气候

木黄镇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70天。 

水文

木黄镇境内河道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芙蓉河、木黄河总长12千米,流域面积67.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木黄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连阴雨、冰雹、滑坡等。旱灾年均发生2次,近年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发生在2011年6~8月中旬,造成大面积秋粮绝收和人畜饮水困难;最严重的一次涝灾害洪灾发生在2011年9月17日~18日凌晨4点,境内突遭百年难遇的强降雨,雨量达198毫米,造成大部分农田被淹和大片房屋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2.2亿元。 

自然资源

木黄镇境内地下矿藏有金、电石灰岩、铜、猛、白水泥矿石、汞、大理石花岗石。其他自然资源有丰富的地下水。 

2011年末,木黄镇农业耕地面积2.01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5万亩,林地面积10.29万亩。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1年末,木黄镇辖木黄1个居民委员会,五甲、官塘、老寨、木黄、地茶、三合、革底、岑阳、金厂、阳坝、金星、李家沟、张家沟、昔坪、盘龙、凤仪镇、燕子岩、乌溪、木盆、高山、七百渡、桅杆、大坳、乌巢、新光、荣光、坪洞27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4个居民小组、182个村民小组。 

2015年9月,木黄镇下辖木黄镇居委会、木黄村委会、官塘村委会、五甲村委会、老寨村委会、地茶村委会、三合村委会、革底村委会、岑阳村委会、李家沟村委会、张家沟村委会、阳坝村委会、金星村委会、金厂村委会、昔坪村委会、盘龙村委会、凤仪村委会、燕子岩村委会、乌溪村委会、木盆村委会、大坳村委会、桅杆村委会、高山村委会、乌巢村委会、新光村委会、荣光村委会、坪洞口村委会、七百渡村委会、木良村委会、文昌村委会、后河村委会、上寨村委会、落坳村委会、格山村委会、双林村委会、丰塘村委会、中河村委会、锅厂村委会、边山村委会、坪坝村委会、铁厂村委会、居龙村委会、坪所村委会、芙蓉村委会1个居委会和43个村委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木黄镇下辖1个居委会和43个村委会,镇政府驻木黄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木黄镇辖区总人口30408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670人,城镇化率15.4%。另有流动人口264人。总人口中,男性16027人,占52.7%;女性14381人,占47.3%。总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达26759人,占88.0%;苗族2949人,占9.7%;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共700人,占2.3%。 

截至2017年末,木黄镇常住总人口34867人。 

截至2018年末,木黄镇户籍总人口45900人。

截至2020年11月,木黄镇常住人口数2522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209人,乡村常住人口2101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木黄镇农业生产总值1.6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1035.9万元;财政总收人234.93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10.06万元,比上年增长3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3.98万元,个人所得税18.5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81元,比上年增长36%。 

2012年,木黄镇生产总值2512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5787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7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8元,财政总收入682.22万元。

2011年,木黄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2018年,木黄镇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第一产业

木黄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大豆为主。2011年,木黄镇生产粮食11144吨,其中水稻4660吨,玉米1378吨,红薯3047吨,马铃薯1834吨,大豆225吨。

木黄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烟叶、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木黄镇茶园面积9585亩,产量217吨;烟叶种植面积2595亩,产量408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8万亩,产量1187吨,其中花生31吨,油菜籽1156吨;蔬菜种植面积5220亩,产量7370吨,主要品种有香菇、辣椒,其中香菇26吨,辣椒1992吨。

木黄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木黄镇生猪年末存栏1.86万头;牛年末存栏0.37万头;羊年末存栏0.24万只;上市家禽8万羽。2011年,木黄镇生产肉类2464吨,其中猪肉2063吨,牛肉152吨,羊肉93吨,禽肉156吨,禽蛋95.3吨;畜牧业总产值6964.4元。

截至2011年末,木黄镇累计造林6.71万亩,其中防护林6.64万亩,经济林0.07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8万株,林木覆盖率56.2%,活立木蓄积量28.17万立方米。2011年,木黄镇水果种植面积1125亩,产量1200吨,主要品种有柑橘、梨和核桃,其中柑橘257吨,梨180吨,核桃13吨。

木黄镇木黄镇渔业以水库、稻田养殖为主。2011年,木黄镇水库养殖面积20公顷,产量30吨;稻田养殖面积280公顷,产量56吨;水产品总产量245吨。 

第二产业

2011年,木黄镇企业职工243人。 

第三产业

2011年,木黄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71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7%。

2011年末,木黄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2071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0110万元。

文化

名字由来

木黄镇相传古时当地有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可谓树木之王,初取名“木王”。后因“王”与“亡”同音不雅,取木质黄色之意,故名“木黄”。 

文物古迹

田氏宗祠,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永义村的“田氏宗祠”古建筑群,有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一世家”的美誉。宗祠占地1200多平方米,分主楼、主厅、附楼、附厅、吊廓楼等,已有数百年历史。

梵净山四大皇庵,梵净山是佛教名山,远在唐朝,就有佛教活动和建有寺庙,明代形成了4大皇庵、48脚庵。这些寺庙遗址占地面积较大,布局严谨、规模宏伟,代有高僧住锡其间。

交通

2011年末,木黄镇有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65千米。客运总量13.2万人次,货运总量187万吨。

2011年末,木黄镇道路总长度6.8千米;道路铺装面积约60万平方米。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木黄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543人,专任教师19人;小学10所,在校生2737人,专任教师1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1所,在校生1600人,专任教师6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3%,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木黄镇教育经费达2403.4万元。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3.75%,比上年提高了3.09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木黄镇文化艺术团体3个,镇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个,藏书2000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傩戏、花灯等。

2011年末,木黄镇数字电视用户81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6%。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木黄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27个;病床38张。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木黄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4万人次,出院病人1920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木黄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户,人数100人,支27.37万元,比上年增长45.2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28户,人数5157人,支出457.41万元,比上年增长44.57%。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4.25万元,比上年增长20.7%。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木黄镇(含新业乡)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49个,乡村通邮率100%o业务收入10.5万元。电信企业3家,电信服务网点29个;光缆线路总长达258.45千米,主干电缆达22.29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352个,其中占用端口总数213个,宽带接入用户213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879.7万元。 

能源

木黄镇有小型水电站1座,2011年发电838万千瓦时。10千伏输电线路4条,总长度79.15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379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33%,供电可靠率99.16%;天然气(煤气)供(加)气站4个,天然气(煤气)用户307户,燃气普及率为23.6%,月天然气(煤气)平均用量1228立方米。 

给排水

2011年末,木黄镇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年人均生活用水24吨。

旅游

木黄风景名胜区 ,木黄是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由贺龙、肖克、王震、任弼时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此胜利会师,这是红军长征的第一次胜利会师,在这次会师之后成立了黔东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风景区有会师纪念馆、纪念碑、会师柏、三大神泉,观梵净山四大皇庵之首天庆寺,四大脚庵之首太平寺等景点。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木黄会师纪念馆建于1977年7月,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局的下属单位。行政上由木黄镇政府管理。

会师柏,会师柏位于贵州省印江县木黄镇东南2千米处,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首长贺龙、萧克等在这棵古柏树下会合。1983年7月3日,萧克将军视察印江时,写下的《怀梵净山》诗,并将这棵树命名为“会师柏”。该古柏树生长年龄在1100至1200年之间,高70米,树冠180平方米,胸径3.2米,树干中间一分为二枝、到顶部又合二为一篷。历来即被当地居民奉为神树朝拜。

获得荣誉

1994年,木黄镇被贵州省省文化厅命名为文化之乡称号。 

2006年7月,木黄镇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称号。 

2020年5月26日,木黄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参考资料

印江:加快推进红色木黄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gz.people.com.cn.2024-03-05

木黄镇——红军长征曾踏过之地.www.gz-travel.net.2024-03-05

木黄镇概况.www.yinjiang.gov.cn.2024-03-05

文化 | 印江木黄:红色文化带火红色旅游.m.thepaper.cn.2024-03-05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2021-06-18

印江自治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一至第六号).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2021-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