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东方鲀
黄鳍东方(学名:Takifugu xanthopterus)是鲀科、东方鲀属的一种鱼类。体亚圆筒形,稍侧扁,体前部粗圆,向后渐细,尾柄长圆锥状。眼眶间隔大于吻长。鼻孔小,每侧2个,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体腹侧下缘有一纵行皮褶。体背自鼻瓣前缘上方至背鳍前方及腹面自鼻瓣前缘下方至肛门前方被小棘。鳃孔内侧淡色。背鳍近似镰刀形,位于体后部;臀鳍与其同形且相对;无腹鳍;胸鳍宽短,近方形;尾鳍宽大,截形或近圆形。体背部为浅青灰色,腹面乳白色;体侧具多条蓝黑色斜行宽带,宽带有时断裂成斑带状;无胸斑,胸鳍基底内外侧各具蓝黑色圆斑;背鳍基部另具蓝黑斑块;纵行皮褶幼时黄色,成鱼乳白色。各鳍橘黄色。
黄鳍东方鲀为暖温水性近海底层中大型鱼类。在中国东海和黄海主要栖息于江苏海州湾至济州岛南部海域。主要以虾、蟹、贝类、头足纲、棘皮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
形态特征
鳍15~17;臀鳍14~15;胸鳍16~18。体长为体高2.9~3.8倍,为头长2.7~3.5倍,头长为吻长2.1~2.9倍,为眼径4.1~7.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2.0~2.8倍。
个体较大,体长200~500毫米,大的可达600 毫米。体亚圆筒锥形,头胸部粗圆,微侧扁,躯干后部渐细,尾柄圆锥状,后部渐侧扁。体侧下缘纵行皮褶发达。头大,钝圆,头长显著短于鳃孔至背鳍起点距。吻短,钝圆,吻长显著短于眼后头长。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隔宽,稍圆突,为眼径2.0~3.9倍。鼻瓣呈卵圆形突起,位于眼前缘上方;鼻孔每侧2个,紧位于鼻瓣内外侧。口稍小,前位,呈横浅弧形状。上下颌牙呈喙状,牙齿与上下颌骨愈合,形成4个大牙板,中央缝显著。唇厚,有细裂纹,下唇较上唇长,其两端向上弯曲,伸达上唇外侧。鳃孔中大,侧中位,呈浅弧形,微倾斜,位于胸鳍基底前方。鳃膜白。
体背面自鼻孔前缘上方至背鳍前方和腹面自鼻孔后缘下方至肛门前方均被小刺,小刺较强,余部光滑无刺。侧线发达,背侧支侧上位;向前与眼眶支相连;前方达吻上方,在鼻瓣前方,左右吻支相连,形成吻背支;在眼眶支后端下方向下垂直,形成头侧支;在鳃孔上方,左右背侧支横走分支,相连形成项背支;背侧支向后延伸至尾柄末端上方;下颌支自口角下方向后延伸,止于鳃孔后缘下方;腹侧支自胸鳍末端下方延伸至尾柄末端下方。背鳍一个,位于体后部、肛门稍前方,近似镰刀形,中部鳍条延长。臀鳍一个,与背鳍几同形,基底与背鳍相对,或稍后于背鳍起点。无腹鳍。胸鳍侧中位,短宽,似倒梯形,后缘稍圆形。尾鳍宽大,后缘呈浅凹形。
体腔大,腹腔淡色,鳔大,有气囊。黄鳍东方鲀颅骨形态类型属于黄鳍东方鲀型。骨质薄,质硬而细密,呈象牙白色。中筛骨短而亮,前缘分叉中等凹形。额骨隆起面窄,无细刻纹。左右额骨隆起线呈瘦细腰形,细腰中部窄,棱线不明显,前端向外弧形弯曲,伸至前额骨内侧后缘,后端亦向外弧形弯曲,达到额骨后缘外侧。后端隆起线中部有一棘状突起。额骨后缘具2~3个大尖棘状突起。细腰中部外侧具一浅凹陷。额骨宽特大,显著大于额骨长。前额骨大,呈四方形,前缘微凹,向内倾斜,外侧角钝圆,外缘长,平直或微向外突,后部向外侧扩大。额骨外缘颇短,约等于前额骨外缘的1/3。蝶耳骨短而中等宽,向后弯曲伸出。眶卜缘较短,由很长的前额骨和颇短的额骨和蝶耳骨外缘构成。黄鳍东方鲀的颅骨形态变化特异,与其他多数种头骨有显著不同。
生活时,体背面浅青灰色,有多条深蓝色斜行宽带,宽带有时断裂成斑带状。无胸斑,胸带附近的斜行宽带末端常呈椭圆状。背鳍基底有一椭圆形蓝黑色大斑。胸鳍基底内外侧各具一蓝黑色圆斑。腹面乳白色。体侧下缘纵行皮褶幼鱼时呈黄色,成鱼时为乳白色。各鳍显明橘黄色。
分布
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相模湾以南的太平洋沿岸。在中国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省沿岸,长江口见之于崇明东滩以及近海区水域。
繁殖方式
冬末(2月)性腺成熟,开始生殖洄游,向我国大陆沿岸各大河口移动。中原地区长江口繁殖季节在2~3月。在河口瑶族自治县咸淡水水域产卵。卵球形,具油球,黏性。
保护状态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1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毒素
黄鳍东方鲀巢和肝脏剧毒,大肠有毒,肌肉、皮、精巢无毒。1995年4月14日有从外地来上海市打工者父子3人到同乡处聚餐,把捡来的黄鳍东方鲀当下酒小吃,结果当晚4人中毒身亡,另1人也因抢救无效命归黄泉。
经济利用
黄鳍东方鲀在中国东海区和台湾省海峡十分常见,在长江口舟山渔场有定产量,在台湾生产的香鱼片(河豚鱼干)中,该鱼约占15%,具一定经济价值。在江口县除冬季外,几乎终年可捕。鲜肉洗净可供食用,但处理不当亦会发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