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浦
李志浦(1931年3月-),广东潮州人,国家一级编剧,大学文化。现任广东潮剧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剧协理事、汕头市剧协副主席、汕头市政协常务委员及岭南诗社副社长、汕头市中华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李志浦还是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和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个人介绍
李志浦为广东潮剧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东剧协理事,汕头市剧协副主席,汕头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务委员,汕头市政协岭南诗社副社长,汕头市中华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从艺47年,创作、整理、改编并已上演过的古今长短剧目80多个(部分与人合作)。代表剧目有《张春郎削发》、《陈太爷选婿》、《孟丽君》、《穆桂英》、《龙凤店》、《安安送米》、《潮剧春秋》、《李志浦剧作选》、《还珠楼联稿》等。《张春郎削发》获广东省第二届文艺奖、省优秀剧本奖、广东剧协重奖,于1987年应文化部邀请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由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出。《陈太爷选婿》获广东省剧本创作一等奖,鲁迅文艺奖,全国优秀剧目奖、第四届文艺新剧目奖、剧作奖,广东省宣传文化精品奖。广东省戏剧作家协会曾授予“突出项献奖”。1988年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工作者,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业余爱好中华诗词和书法,有多件作品参展、参赛、获奖。生平事迹被收录《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当休文艺名人辞典》等多部辞典。
"我与潮剧"
新中国成立之后,潮剧改人、改戏、改制,事业迅猛发展,艺术面貌崭新。而使我深深爱上潮剧凡四十年的是1953年源正潮剧团演出的《红楼梦》一剧。当时的女小生陈丽华演贾宝玉,闺门旦吴丽君演林黛玉,一个似玉树临风,一个如娇花照水,加上老洪妙演贾母,维妙维肖,迷人感人。我少算也看了十多次,开始是欣赏,再则是学习。《红楼梦》中是老剧作家谢吟先生改编的,我从中学习了不少戏台上“六角头”和编剧技法,一些台词至今还会背诵。再进而就是发表议论,觉得剧中既是写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而没有安排上“林黛玉葬花”这个《红楼梦》中情倾肺腑,词若珠玑的场景,是一大遗憾,加上原来我对《葬花词》情有独钟,认为这一缺憾应该填补,于是赁着年方二十出头的血气之勇,采小说《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黛玉泣残红”的故事情节,编成一个《黛玉葬花》小剧本,又得到剧作家王菲的修改和推介,由赛宝潮剧团导演杨树青先生用作培养新演员的课材,不久也演出,由于剧本稚气十足,当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这个”处女作“却使我和潮剧结下不解之缘。时隔不久,1956年蒙王菲同志的热情推荐,我由灯谜、潮剧业余作者而成为潮剧专职编剧。之后二十多年碌碌庸庸,备尝甘苦。我对潮剧原是如潮剧作家连裕斌兄赠诗中说的那样:”痴迷难自拔,得失不离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潮剧艺术事业欣欣向荣,我也跟上好运。迄今十年,一些与人合作的剧不算,我整理了传统剧目《张春郎削发》和新编地方历史故事剧《陈太爷选婿》、《安南行》三个剧目。前两剧上演之后,经过时间和观众的考验,幸而站得住脚。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主要是有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如正字戏表演艺术家陈宝寿先生的传艺,有剧院剧团领导的支持,有导演、演员、舞美、乐队等各艺术部门的密切配合,还有潮阳博物馆江伟同志提供的史料和诸位评论家的宣传评介文章等,但最直接最具体的助力还是我称之“亦师亦友”的吴峰导演。《张》、《陈》两剧都是他负责执导,他有两大特点:一是艺术求精。二是戏德高尚。他对我创作剧本有诸多帮助,甚至亲手批改,但最后还是与我切磋琢磨,一定要我自己定稿,从不独断,也不肯署名。对此我深为铭感,于是在1984年《张春郎削发》在广州市拍电影时,南方日报记者来采访我时,我发出了一句心底话:“返噗归真靠众功“。《安南行》也是由吴峰同志任总导演,同样也得到他的帮助。这些年来的艺术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潮剧是综合艺术,要培养一个优秀演员,要编演一出好戏,离开各部门的的配合支持和各个艺友的具体帮助是不可能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