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丽
吴蓓丽,1979年1月28日出生,生于河南省南召县,女,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2006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取得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1年赴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11年,全职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2012年9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2017年5月30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吴蓓丽研究员获“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基础研究类)”称号。2018年,吴蓓丽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同年,吴蓓丽获得何梁何利基金青年创新奖。
主要针对重要药物靶标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开展结构与功能研究,并进行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民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主委。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7年9月-2001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专业,学士学位
2001年9月-2006年6月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4月–2011年7月,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
2011年7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研究员/课题组长
2012年12月,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2020年1月,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药学院免疫代谢中心,兼职教授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民盟上海市委副主委、民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委员会主委
担任职务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2024.01截止),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社会任职
2019年9月,上海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
2017年10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
2016年5月,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2015年11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生物物理分会,理事
2015年11月,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女科学家分会,理事
2015年10月,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2年5月,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结构生物学与分子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研究工作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GPCR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解析。
2、GPCR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3、基于GPCR结构的药物设计与研发。
科研项目
1、2012.01-2016.12
科技部“973计划”,重大心血管疾病相关GPCR新药靶点的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
2、2012.2-2017.0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01项目,Molecular Mechanism of HIV Entry Mediated by Chemokine Receptor CCR5,项目负责人
3、2014.01-2018.12
中科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B类),生物超大分子复合体的结构、功能与调控,课题负责人
4、2013.0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趋化因子受体CXCR4与多肽配体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项目负责人
5、2015.01-2017.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项目负责人
6、2016.08-2020.12
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项目负责人
7、2017.05-202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趋化因子受体CCR5介导病原菌感染人体免疫细胞的结构与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8、2019.01-2023.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项目负责人
9、2019.11-2023.10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领域项目,神经肽Y受体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10、2020.01-2024.12
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信号感知与应答,项目负责人
11、2021.12-2026.11
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依托上海光源的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项目负责人
科研成果
1、粘附素受体自激活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解析了黏附素受体ADGRD1和ADGRF1分别与G蛋白结合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首次阐明了这类孤儿受体自发激活的分子机制,为研究该类受体的信号转导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Nature 604:779-785, 2022)。
2、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二聚化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解析了多种人源代谢型谷氨酸受体处于不同功能和不同二聚化状态的三维结构,首次全面阐释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从非活化到完全活化状态转变的精细构象变化,揭示了其同源和异源二聚体复杂的信号转导机制,为深入认识该类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功能调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于全面认识C类GPCR的信号转导机制具有重大意义(Nature 594:583-588, 2021; Nature 594:589-593, 2021)。
3、胰高血糖素受体信号转导和调控机制研究
解析了2型糖尿病药物靶标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全长蛋白分别与小分子抑制剂和多肽激动剂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以及GCGR分别与不同类型G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对于全面阐释该受体蛋白的配体识别和信号转导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偏向性配体药物的设计(Nature 546:259-264, 2017; Nature 553:106-110, 2018; Science 367:1346-1352, 2020)。
4、重要药物靶标GPCR的配体作用机理研究
解析了艾滋病病毒HIV-1的共受体趋化因子受体CCR5与抗HIV药物及多种趋化因子的复合物三维结构,系统地阐述了HIV-1对共受体的选择性识别机制、趋化因子受体多样化的配体结合模式和下游信号转导机制,有利于促进抗HIV药物研发(Science 330:1066-1071, 2010; Nat. Commun. 13:1775, 2022)。
解析了神经肽Y类受体Y1R和Y2R与多种拮抗剂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以及Y1R、Y2R和Y4R分别与NPY类多肽及Gi蛋白结合的复合物结构,阐明了该类受体的配体选择性识别机制和信号转导机制,为全面理解神经肽Y受体发挥生理、病理功能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对于推动抗肥胖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Nature 556:520-524, 2018; Nat. Commun. 12:737, 2021; Sci. Adv. 8:eabm1232, 2022)。
解析了与血栓性疾病药物重要靶标P2Y1R和P2Y12R分别与多种配体的复合物三维结构,发现全新的药物作用位点,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GPCR配体结合模式的认识,为开展GPCR的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指明新方向(Nature 509:115-118, 2014; Nature 509:119-122, 2014; Nature 520:317-321, 2015)。
解析了与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的甲肽受体FRP2分别与多种多肽配体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甲酰肽受体FPR对配体的选择性机制,并为深入理解FPR在阿尔兹海默症和其他炎症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结构基础,将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药物研发(Nat. Commun. 11:1208, 2020; Nat. Commun. 13:1775, 2022)。
主讲课程
吴蓓丽教授课程:高等药理学。
人物荣誉
参考资料
代表论著
人物评价
吴蓓丽为为抗艾滋病毒新药研发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抗血栓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评)
吴蓓丽委员积极履职尽责践行政协委员职能,为生物医药领域传递了积极的声音、贡献了众多的智慧,要继续运用好政协平台,通过积极开展协商、参加会议和界别活动、提交提案等,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建言资政,为推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力量。(时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寿子琪评)
参考资料
吴蓓丽.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24-03-04
大批独家抗癌药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来自上海的全国政协委员透露新药研制进展.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4-03-04
吴蓓丽研究员当选民盟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24-03-04
第三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吴蓓丽教授.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2024-03-04
清华校友吴蓓丽、常超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清华大学.2024-03-04
吴蓓丽校友获“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清华大学.2024-03-04
吴蓓丽研究员获第八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称号.科学网-今日头条.2024-03-04
求进视线丨无锡一中校友吴蓓丽获何梁何利基金“青年创新奖” .微信公众平台.2024-11-22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公布 共855名.央广网.2024-03-04
十四届上海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名单.环球网-今日头条.2023-02-13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胡文容出席.澎湃新闻.2024-01-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名单.中国政协网.2024-03-04
吴蓓丽.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11-22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2
上海药物所吴蓓丽研究员获得第三届“树兰医学青年奖”.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24-03-04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寿子琪走访市政协常委吴蓓丽研究员.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