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拉·希蒂洛娃
维拉·希蒂洛娃(1929年2月2日—2014年3月12日),捷克导演、编剧,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奥斯特拉发。她的作品包括《野雏菊》《狼之洞》《活着、活着》《遗传或者同志滚蛋》等。她的影片前期受“真实电影”影响很大,后期作品更强调幻想和象征的手法。她的作品多次在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并获得了多个奖项,如意大利贝加莫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1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雨果奖、第5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女性题材电影奖等。2014年3月12日,维拉·希蒂洛娃在捷克布拉格去世。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维拉·希蒂洛娃1929年2月2日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奥斯特拉发。她接受了严格的天主教教育,这对她后来在电影中提出的许多道德问题产生了影响。在上大学期间,她最初学习哲学和建筑,但后来放弃了这些领域。她曾担任绘图员、时装模特和照片修饰师,后来在布拉格的巴兰多夫电影制片厂担任带班女工。她曾寻求巴兰多夫电影制片厂的推荐去学习电影制作,但遭到拒绝。尽管遭到拒绝,她后来在28岁时被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的电影电视学院(FAMU)录取,成为该校首位学习导演的女性。在FAMU学习期间,她师从著名电影导演奥塔卡尔·瓦夫拉,于1962年毕业。在让同学帕维尔·尤拉切克重新改写剧本以获得教授批准后,她果断地拍摄了原始剧本。
职业生涯
1959年,拍摄了个人首部短片《郊区别墅》 。1962年,拍摄了短片《外罩》,该片是其毕业作品 ;同年,又拍摄了纪录短片《一袋跳蚤》 。
1963年,自编自导的剧情《一些其他事》,该片是她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1965年,与亚罗米尔·伊雷什、伊利·曼佐、扬内梅克等共同执导了短片集锦《底层的珍珠》,维拉·希蒂洛娃负责《快餐店的世界》单元 。
1966年12月30日,执导的剧情片《雏菊》上映,该片由Jitka Cerhová、Ivana Karbanová主演 ,获得了意大利贝加莫电影节获得评委会大奖 。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运动失败,政府加强文化管制,维拉·希蒂洛娃因拍摄《雏菊》,被定性为“政治上不可靠”,国家停止了对她的资金支持,她也被巴兰德夫影像工作室开除 。
1969年,维拉·希蒂洛娃获得一家比利时电影公司的资助,拍摄完成了她最后一部先锋电影《天堂果实》,该片获得了第2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此后,她被彻底禁止从事电影创作 。
1975年,维拉·希蒂洛娃给总统古斯塔夫·胡萨克写了一封信,谈到了她最新的工作计划——为1975年召开的国际妇女大会拍摄电影《苹果游戏》;与此同时,世界妇女组织介入过问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有关维拉·希蒂洛娃的情况,最终让她重获了拍摄电影的机会 。
1978年6月9日,执导的剧情《苹果游戏》上映,该片获得了第13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银雨果奖 。1981年12月1日,拍摄的喜剧电影《预制板故事》上映,该片由Lukás Bech、Antonín Vanha等联袂出演 。
1983年,拍摄了喜剧电影《牧神之黄昏》,该片由Leos Sucharípa、Libuse Pospísilová等联合出演 。1984年,执导了纪录片《布拉格:欧罗巴激荡之心》。
1987年2月,拍摄的冒险电影《狼之洞》上映,该片由Miroslav Machácek、Tomás Palatý等合作出演。1988年4余人1日,执导的喜剧电影《小丑与女王》上映,该片由耶里·柯达特、伏拉基米尔·布劳德斯基等共同主演。
1989年3月1日,拍摄的电影《堕落的恶作剧》上映,该片由Tomás Hanák、Milan Steindler等一同出演。1991年,拍摄了电影《人们从布拉格了解我》。
1992年,执导了由波莱克·波利夫卡、米洛斯拉夫·多努蒂尔领衔主演的电影《遗传或者同志滚蛋》。1998年4月16日,拍摄的剧情《陷阱》上映 ,该片获得了第5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女性题材电影奖。
2000年10月26日,执导的纪录片《飞翔与坠落》上映。2001年4月19日,拍摄的剧情片《天堂禁恋》上映,该片由波莱克·波利夫卡、薇罗妮卡·贝洛娃等联袂出演。
2005年,拍摄了纪录片《寻找埃斯特尔》。2006年9月21日,自编自导的剧情片《愉快时刻》上映,该片由Jana Janeková、Jana Krausová等共同主演 。
个人生活
希蒂洛娃与摄影师雅罗斯拉夫·库切拉结婚,两人是在FAMU相识的。在苏联占领期间,希蒂洛娃无法找到导演工作,她和丈夫建造了家庭住宅,并抚养了两个孩子——艺术家特蕾扎·库切罗娃(1964年出生)和摄影师斯特潘·库切拉(1968年出生)。希蒂洛娃于2014年3月12日在布拉格因长期健康问题去世,家人陪伴在身边。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维拉·希蒂洛娃是60年代捷克“新浪潮”的旗手式人物,与米洛斯·福尔曼、杰里·闵采尔等一大批年轻人形成风格相近的派别,成就十分突出。齐蒂洛娃的影片,前期受“真实电影”影响很大,后期作品更强调幻想和象征的手法。有“东欧最前卫女导演”“捷克电影第一夫人”之称。她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放映,包括1987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狼窝》,1989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这里有一只蹄,那里有一只蹄》,以及1992年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放映的《遗产或滚开,伙计们,好日子》。她因其作品获得了法兰西艺术文学骑士勋章、功勋奖章和捷克狮奖。
与许多捷克新浪潮电影制作者一样,希蒂洛娃受到了1950年代斯大林主义后期捷克斯洛伐克的影响。她试图通过呈现完全相反的东西来展示政府的虚伪。希蒂洛娃反对消费主义,并称自己是个人主义者,而不是女权主义者。几乎所有希蒂洛娃的电影都以女性为主角,性别、性和权力的观念是她电影的核心。
捷克社会是希蒂洛娃作品的主要焦点,尽管捷克新浪潮电影制作者的风格是具有国际相关性的。《雏菊》和《天堂果实》可以被描述为荒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希蒂洛娃在1960年代的电影中使用的色彩滤镜和其他实验手法是她独有的。
希蒂洛娃被描述为一个控制狂,“一个你无法控制的过热水壶”她的“过热”的态度使她在苏联控制的电影行业中难以找到工作。她以积极批评苏联而闻名,称“我的批评是在你们所宣扬的道德原则的背景下,不是吗?批判性的反思是必要的”。她经常制造混乱和“歇斯底里的场面”,试图制作忠于她的愿景的电影,而不管通常施加的严格审查。
希蒂洛娃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电影语言和风格,不依赖任何文学或口头约定,而是利用各种形式的视觉操纵来创造她电影中的意义。希蒂洛娃使用日常生活的观察与寓言和超现实的背景相结合,创造了一种个性化的电影风格,受到法国新浪潮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极大影响。希蒂洛娃积极使用类似于真实电影的电影风格,以便让观众获得电影的外部视角。她在1966年的电影《雏菊》中最好地诠释了她的这些技巧,这些技巧创造了一种“哲学纪录片,使观众远离参与感,破坏心理并强调幽默”。通过这些操纵,希蒂洛娃为她的观众创造了一种不连贯的观影体验,迫使他们质疑她电影的意义。
希蒂洛娃被认为是一位激进的女权主义电影制作者。约瑟夫·斯科沃雷茨基表示,“在真正的女权主义传统中,维拉将密集的智力努力与对美感和形式的女性感觉相结合。”《雏菊》被视为一部女权主义电影,因为它对男性对待性的态度进行了积极的批判。然而,希蒂洛娃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位女权主义电影制作者,而是相信个人主义,她表示,如果一个人不相信特定的约定或规则,那么就由个人来打破它们。
人物作品
参演电影
导演作品
编剧电影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