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龙乡

水龙乡

水龙乡位于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自治县中南部,是县城的南大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22公里,三都至独山县、荔波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总面积97.5平方公里,辖水龙村、地寨村、孟寨村、马联村、祥寨村、伟寨村、科寨村、拉佑村、独寨村9个行政村99个村民小组,共3050余户,1.45万人,85个自然寨,水族占全乡人口的99%。耕地面积9236亩(其中:田6802亩,土2434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人均田面积0.46亩。

基本信息

水龙乡距县城21公里,东靠坝街乡,西邻塘州乡,南连中和镇,北接三合镇、拉揽乡,境内为东部高山谷深,西部低山丘陵地貌,平均海拔780米,三都水族自治县至独山、荔波公路穿境而过,全乡水田6802亩,旱地2434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全乡辖9个行政村(水龙、马联、拉佑、独寨、地寨、祥寨、伟寨、孟寨、科寨),99个村民小组,共85个自然寨,3763户,是水族人民聚居地,全乡水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以上。

2007年度,乡内设有所站办单位有(含垂管单位):党政办、经济发展办、社会事务办、计划生育办、终治办、财政所、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计生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教育辅导站、疾控基妇站、农业服务中心、卫生院。

地理概况

水龙乡属多山谷的山地地形,平均海拔770米。以“三荔”公路为界,全乡大 致划分为地貌差异较大的东西两大版块。东面(伟寨、祥寨、地寨、科寨、孟寨5个村1647户)为高山壑谷地界,山高谷深,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气候温润,适宜发展种养殖业,但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农业科技含量低,经济发展缓慢,绝大部分群众仍处在贫困之中。西面(拉佑、独寨、马联、水龙4个村1411户)为低山宽谷地带,坡度较缓,峰丛熔岩或峰丛河石坡较多,石头裸露,土层较浅,植被稀少,交通、通讯等相对稍便利,经济状况相对稍好。

全乡九个行政村中,除乡政府驻地的水龙村和与其接壤的独寨村交通条件较好外(三荔油路、水塘公路),马联、地寨、祥寨三个村兴有通村简易公路,路况极差由于年久失修,目前多是晴通雨阴,通行不畅,其余拉佑、科寨、孟寨、伟寨四个村至今公路未通村委驻地。尤其是最边远的伟寨村入村公路(共计21公里)。由于线路长,桥涵多(共计8座桥20个涵洞),地形复杂,山高坡陡,石方量大,投入资金有限,至今仍是该乡公路建设中的难点。目前,全乡尚有42个村民组未通公路,2个村民组没有照明用电,群众饮水普遍较为困难,在通讯和信息传播方面,全乡目前只有政府驻地的水龙村开通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其余村组未通程控电话,也只有小部分群众自行安装有小型地面卫星接收机收看电视,水龙乡的基础设施建设尚等完善。

社会发展概况

农业概况

全乡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乡镇企业。2002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000余万元,粮食总产量3698吨,财政收入34万余元。2003年,全乡国民生产总值1106万元,粮食总产量3920吨,财政收入28万余元(税改后)。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源于传统的种养殖业,主产水稻、玉米、辣椒等经济作物,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2002年全乡退耕林6377.46亩,2003年退耕还林2441.75亩,两年共种植经果林1651.77亩,其中麻竹218.77亩,孟宗竹474.25亩,花椒337.45亩,板栗617.4亩,茶叶3.81亩。养殖业则主要是传统的牛、猪、鸡等畜禽的家庭饲养。

经济数据

2007年,水龙乡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981万元,其中农业2586 万元,工业395万元;财政收入完成14.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13元,比上年增长6.1%;粮食总产量3772吨,人均占有粮246公斤。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稳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引朗石棺墓”,是了解水族历史葬墓文化及历史信息的旅游景点。

社会经济

农业方面

一是继续发展传统农业,二是根据局部特点,东面的地寨、祥寨、伟寨、孟寨、科寨5个村着中发展林业、茶叶、葡萄及以木柴为资源的食用菌项目,目前茶叶种植700亩,可以扩种至1500亩,葡萄种植120亩,可以扩种至600亩;西面的水龙、马联、拉佑、独寨4个村着中发展夏季冷凉蔬菜项目,目前已种植280亩,可以扩种至2000亩。

公共建设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并动员群众集资投劳,修建通村组公路,实施人饮工程,使村组公路网线快速向农村延伸,让群众饮用上卫生的自来水,让群众广泛收益;配合上级实施人均0.5亩基本农田项目,兴修山塘水库和灌溉水渠,使基本农田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确保粮食丰收。

基础教育

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下大力抓好教育工作。引进激励机制,留住优秀生源,强化组织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极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教育事业上台阶。

人口卫生

加大调查力度,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受灾情况,适时安排救助和帮助,保障困难群众的衣、食、住问题。调配精英力量充实到计划生育队伍,积极探索有效的工作新方法,开创性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维稳

采取主动下询方式,了解和掌握群众思想动态,注重工作方式方法,及时妥善地调处社会矛盾和纠纷;加大力量“打黑除恶”,狠刹社会不正之风,充分发挥村组治安队、消防队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创建平安水龙。

尽快完成城镇建设规划,并深入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尽力改善和美化乡容乡貌,积极推进本乡城镇建设,为招商引资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矿产资源

对以探明的赤铁矿铅锌矿等矿产资源进行有计划地保护性开采。抓好水龙、独寨、拉佑一线工业小区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地方资源优势,着重招商引资发展独寨年产100万吨水泥生产线,矿产品(赤铁矿、铅锌矿)加工,木材加工,以及相应的延伸产业项目,并通过争取220千伏变电站在水龙建设作为保证。

旅游资源

勒寨沟

勒寨沟位于水龙乡祥寨村、伟寨村、孟寨村境内。沟内有一条小溪流,发源于 拉揽乡来楼村,在伟寨村境 内约5公里长,水流长年不断,水势平缓,水极清洌,丈许深的水依然清可见底。沟内植被极其丰富,原始森林风味浓郁,各色古木高耸,如腿粗的老藤缠绕其间。站在沟西侧的梅旦山顶,远近诸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是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瑰宝。

水族墓葬群——水龙引朗石板墓

水龙乡今天在水族聚居区,各式各样的石碑墓以及石板墓随处可见。从外部特征看,水族碑刻文化,既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受周边民族文化,特别是苗族文化的影响。水族石碑碑帽的牛角造型可能就是受苗族文化影响的结果。所谓的石板墓,指的是水族墓封土的外部造型除立有一组石碑之外,还要用大石板将整个墓葬包裹起来,使之远远看去很像水族居住的住房,故有人又称这种墓葬为“杆栏式”石棺墓。水族石板墓的发现,历来以水龙引朗最为有名。只是这里虽早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措施不到位,且因墓址位于村庄之中,人为损坏的现象十分严重。

另一处规模更大的石板墓群则位于距引朗一二公里之外的马联村与拉佑村交界处,方圆近两平 引朗石板古墓方公里,墓葬的规模非常大,十分壮观,大约有近百座石板墓。许多碑文因石质风化严重而不能辨识,但也有一些能够看得出来,以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年间最多。这些墓葬的型制都属于石板墓,外观上有一定的差异。

水族先民历来“轻生重死”。所谓的“轻生”,意思就是对小孩的出生虽有重视,但其仪礼相对死者的仪礼来说,则可以用“小巫见大巫”来作形容。水族“重死”主要表现在仪式复杂、安葬过程的讲究及水族墓葬碑刻的奢华等几个方面。的确,就是以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来看,要想建造同样的石板墓,其造价之高,也是一般人所难以承受的,更何况是在二百多年前更为贫穷落后的封建时代?那时的水族先人省吃俭用,不惜拿出巨资为死者修建这样的墓葬,不能不说他们对“死”的理解、认识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另外,本人也产生疑问和猜想,那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石板墓葬群集中于此?还有,能够建造这么多豪华的石板墓,说明当时水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般,但从现今周边的水族村寨情况看,找不到曾经辉煌的任何踪迹,那么这些墓主人从何而来?也值得探索。除此之外,还有太多的疑问需要人们去解答。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