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寿川

刘寿川

刘寿川(1877——1962),字培禄,号天。生于清光绪二年,祖籍广东韶州乳源瑶族自治县,在“湖广填川”时期辗转迁移到仪陇县凌云山西麓董家沟(今铜鼓乡)定居。

简介

刘寿川(1877——1962),字培禄,号天祜。生于清光绪二年,祖籍广东韶州乳源县,在“湖广填川”时期辗转迁移到四川省仪陇县凌云山西麓董家沟(今铜鼓乡)定居。

刘寿川与朱德,从1906年秋季在顺庆府中学堂建立师生关系起,即亲密交往,互济危难。1908年吕振羽朱德等人一同在仪陇县立小学兴办新学。朱德考云南讲武堂和去德国留学,都与刘寿川商量过,刘还援助路资、学费。1926年,朱德被国民革命军委派到杨森部队任党代表时,刘早在杨森部作秘书长。当他得知杨森投靠军阀吴佩孚的阴谋已经形成,密谋对朱德下毒手的情况后,即向朱德透露消息,并设法使之安全离开万县,临行时,他又送给路费。

生平

寿川先生少年聪颖,八岁读书,19岁中秀才,在成都中西学堂、四川高等学堂毕业后,于1904年公费留学日本。1906年夏,在日本宏文学院毕业,加入同盟会。回国后,曾任顺庆府中学堂教习和监督、第一届省议会议员、朱德旅部咨谋、杨森军部秘书长、成都造币厂厂长、南溪区忠县通江县3县知事和仪陇县教育局长、财务委员会委员长、县参议会副议长等职务。

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了仪陇,在刘寿川家院墙壁上书写“赤化全川”4个大字标语,红军走后,他冒着极大危险将其保存到解放。他还将朱德从德国延安市寄给他的信件和照片珍藏,到解放后才拿出来传观。全国解放前夕,他写信动员杨森起义,杨森去台之后的1958年,再次修书劝其回归祖国,但均未成功。对人谈起此事时,他愤怒地说:“此人死顽固,不可救药!”刘寿川常说,他的两个学生,走的道路不同,后果迥异。朱德走革命之路,为革命立下丰功伟绩,流芳百世;杨森走反革命之路,罪大恶迹,遗臭万年!

1950年,刘寿川经朱德介绍被安排到川北行署任委员,兼任川北区禁烟禁毒委员会副主任、政法委员会委员。1952年5月参加民革,9月,川北行署撤销后,任四川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四川省监察委员会委员,同时被选为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6月,他抱病出席第三届省人大代表会议,7月1日病故,朱德送花圈,给家属发慰问电,并亲笔题写墓碑文。

参考资料

刘寿川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