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治
李家治,男,1919年12月13日生,安徽合肥(今肥东县)人,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毕业。著名古陶瓷与特种玻璃材料科学家,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第三研究室主任,原上海市特种光纤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上海市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科技考古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编委、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因病于2月18日3时2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人物生平
李家治于1919年12月13日出生在安徽合肥东北乡(今肥东县)以聚族而居的农村。六岁时在家塾读书,十岁左右到合肥县城读小学、中学。他从小生性好动、贪玩,学习成绩一般。1937年“七七事变”,他随安徽临时中学迁入大别山区金寨县。1938年初夏,辗转经由香港来到上海,此后开始发奋读书。1946年,他从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毕业后,在义利面包厂做配料员。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学馆窑业组从事玻璃材料研制工作。1955年12月,工学馆改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李家治任助理研究员,国瓷组组长,从事中国瓷及古陶瓷的研究工作。1959年,李家治又被调回玻璃研究室任三室主任并负责导弹用微晶玻璃雷达天线罩的试制研究工作。同年,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成立,李家治升任副研究员,并担任玻璃研究室副主任,从事玻璃及微晶玻璃材料,玻璃物理化学以及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等研究工作。1972年,李家治任研究室主任,后晋升为研究员,主要从事微晶玻璃材料、玻璃分相及晶化、中国古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以及光导纤维的研究工作。
李家治对研究工作的时间抓得很紧。1976年冬天,为了获得热震试验的第一手资料,他在当时爱人患有严重乳房癌的情况下,离家去西安秦岭山脚下的623所做样品热震试验,因大雪封山而延误了回上海的时间,以至于没有见到爱人去世前的最后一面。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提出了中国古陶瓷发展史的五个里程碑和三大技术突破。在88岁高龄还带病编著出版《简论官哥二窑》一书。
李家治晚年身体越来越虚弱,最后几年一直住在上海中山医院。于2017年2月18日3时2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个人成就
李家治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过程及其胎、釉的物理化学基础和非晶态物理化学与特种玻璃材料方面研究工作。他在中国古陶瓷工艺发展研究、以及中国古陶瓷化学组成变化规律和历代名瓷釉的形成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此外,他在玻璃非晶态研究方面、在光导纤维研究等方面也取得过显著的成果。由李家治研究员领导编著的《中国古代陶瓷科学技术成就》一书获全国优秀图书一等奖。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1953年,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成立了硅酸盐专业,并开设了玻璃工艺学课程,李家治在这一时期讲授了《玻璃成型后的热处理》这门课程。
指导学生
李家治指导培养的学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俞大鹏,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教授承焕生以及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苗建民。景德镇市委常委、景德镇陶瓷学院原副院长吴隽是李家治教授培养的博士,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原所长罗宏杰以及原副所长罗澜都是他培养的学生。
荣誉
李家治和他的合作者共获过2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李家治是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
李家治先生百年诞辰.中国科学院.2024-08-16
李家治先生的治学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邓泽群).中国科学院.2024-08-16
李家治先生百年诞辰.中国科学院.2024-08-16
沉痛悼念李家治先生.中国科学院.2024-08-16
生平介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4-08-17
上海硅酸盐所举办纪念李家治先生诞辰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4-08-17
永远怀念我们的导师李家治先生(承焕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4-08-17
各方悼念.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4-08-17
李家治同志介绍.微信公众号.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