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记
《出山记》是一部由遵义市广播电视台和焦波光影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由焦波执导。该片于2018年4月20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讲述了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一个贫困乡村大漆村的当地群众走出大山的故事。影片以脱贫攻坚中的易地扶贫搬迁、内蒙古省际大通道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工作为主线,展现了当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努力和奋斗。该片以真实的故事和情感打动观众,成为了一部具有社会意义的纪录片。
剧情简介
大漆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石朝乡是省里20个极贫乡镇之一,全村共有985户4119人,其中贫困户435户1803人,是贵州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申修军作为大漆村党总支书记,在脱贫攻坚政策引导下,决定带领大漆村脱贫,迈向小康。而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修路占用农民的土地和房屋,还有不少村民思想转不过弯来,于是申修军一户一户做工作。面对部分村民的不理解甚至谩骂攻击,他病倒了却不顾医生反对,继续做工作。最终,使村民搬出大山,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
申周是30多岁的大龄青年,由于家庭和居住环境的贫困,让他娶媳妇的愿望遥不可及。尽管父母经常托人说媒,但一直没有女孩愿意嫁到此地。申周希望离开山村,到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谋求发展。但他的父母常年生活在大山里,只跟庄稼牛羊打交道,不敢想象搬去城市后该如何生活。
与申周有同样困境的申学科常年在浙江省打工,他得知父亲得了绝症,立马回到老家。申学科居住的泉里村民组是大漆村唯一没有通公路的村寨。申学科觉得只要公路一通,泉里组的发展就有希望。由于四处悬崖,施工难度太大,泉里组的村民一片抱怨。最后,在镇党委书记肖四和申修军的协调下,公路得以重新设计并顺利开工。
主创团队
演员表
职员表
制作发行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焦波从2016年开始以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的大漆村为背景,率领团队在那里驻扎了三百多天,与老乡们同吃同住。而大漆村也正经历着脱贫攻坚中的易地扶贫搬迁、内蒙古省际大通道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变化,当地群众开始逐渐走出大山。焦波表示,看到这些老百姓从山里搬出来有了自己的产业、富裕起来的时候特别激动,比他自己家富裕了还激动。
拍摄过程
从2016年冬季开始,到2017年底结束,焦波带领摄制团队,在大山里待了一年。所有镜头都是真实发生的,而焦波只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每次村里发生重大事件时,他都会带着团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拍摄。
已经快70岁的焦波在《出山记》的拍摄过程中,为了拍摄一个住在悬崖上的村民小组,28次爬上悬崖,在陡峭的山路上还摔了12个跟头。
后期制作
摄制组有次拍到了大漆村党总支书记申修军打着吊瓶为村民写材料的画面,但为了避免有观众质疑摆拍,焦波并没有将这一镜头剪进正片。拍摄结束时他们积累了4000多个小时的影像素材,最后凝练出90多分钟的成片。
播出信息
早期宣传
2018年1月25日,该片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首映式;2月4日,该片在淄博齐纳国际影城举行点映。
获得荣誉
作品评价
《出山记》是一面镜子、一种态度,最重要的是做到了一种沟通。“脱贫攻坚是国家战略,是硬任务,从大层面上大家往往看到的是一个大方向一个庞大的数字,但在这部片子里,终于让人们看到数字背后活生生的人和他们的脱贫故事,这面镜子照得是如此生动。”《出山记》无论拍摄谁,用的都是一种平视态度,难能可贵。(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
没有台词,没有演员,展现的是真实的乡间生活,活跃的是活生生的村里人,感动观众的是走出贫困的顽强努力。冷静的叙事中蕴含着激动人心的力量。这部与扶贫有关的主旋律电影,拍得妙趣横生。影片在冷静叙事中,深入挖掘普通群众的内心情感,令人感动。(《经济日报》评)
参考资料
出山记 (2018).movie.douban.com.2018-03-10
纪录电影《出山记》:扶贫的真实记录.www.chinafilm.com.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