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亨利·杜蒂耶

亨利·杜蒂耶

亨利·杜蒂耶(Henri Paul Julien Dutilleux,1916年1月22日—2013年5月22日),法国著名作曲家,以其感性的和谐和色彩而著称。他的作品表现出对时间和记忆概念的关注,以及对引用和短插曲的运用。1938年荣获“罗马奖”、1967年的“法国国家音乐大奖”、1994年获得“皇家奖章”、2005年获得恩斯特·冯·西门斯音乐奖等。2013年5月22日逝世,享年97岁。

人物经历

1916年1月22日,杜蒂耶出生在法国昂热,他先后在杜埃音乐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学习。22岁时他获得奖学金在罗马学习,但是学习被二战打断。1940年他回到巴黎,两年后成为巴黎歌剧院的合唱团指挥。从20世纪60年代起,杜蒂耶成为了法国巴黎高等音乐师范学院和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在法国广播电台担任音乐制作主管长达18年,并曾两次担任泰格伍德音乐中心的作曲家驻地。

主要作品

作品影响

在艺术上杜蒂耶是个完美主义者,他只允许自己的少数作品出版,出版前还要进行大量修订工作。他的音乐受到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和拉威尔等法国传统作曲家影响,同时又将他们的作品扩展,同时他也受到贝拉·巴托克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但他拒绝被归入任何流派。

其他的艺术形式对杜蒂耶的作品也有影响,比如凡·高、夏尔·波德莱尔马塞尔·普鲁斯特。他将传统和先锋派技法融为一体,作品大胆而神秘。大概是受祖父和外祖父与其他类型艺术家交好的影响,杜蒂耶本人也有许多艺术家、作家朋友。

美国爵士歌手萨拉·沃恩和演唱法国香颂的歌手都是杜蒂耶非常迷恋的歌唱家。所以他在作品中加入一些爵士乐元素也就变得理所当然,除了切分音的大量使用外,还可以找到他在交响曲中低音贝斯的沉重拨弦。

杜蒂耶那部大提琴协奏曲曾经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这部曲子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受俄罗斯大提琴家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之托所创作的。后者首演了这首曲子,这首曲子也被看做是20世纪最重要的大提琴作品,有人将其翻译为《隔世之遥》。包括马友友在内的不少中国演奏家也都演绎过他的作品。

人物评价

在杜蒂耶去世后,不少国内的音乐爱好者纷纷表达了遗憾。一位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作品分析方向的博士就在新浪微博上说,杜蒂耶的作品有着神秘和巨大的吸引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作曲家寻找到了自己的音乐语言。那线性的木管,浑厚的弦乐及色彩性的打击乐和铜管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音高,织体都折射出这位法国作曲家的精巧细腻的构思。许多音乐家和指挥家都对他的作品表示赞赏,并预言他的作品将在他去世后继续留存。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