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简称孟关乡,隶属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地处花溪区东部,东界龙里县水场乡,南连黔陶布依族苗族乡、青岩镇,西邻贵筑街道小河区,北靠南明区小碧布依族苗族乡。乡人民政府驻地距省会贵阳市18千米。总面积68.29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清分属贵筑县南下里和捕属里。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地图

民国三年至民国十九年(1914年~1930年),属贵阳县南二区。

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南二区改名第五区,区公所驻孟关镇(今孟关街老幼儿园)。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设新五区,下辖7联保,孟关属新五区第二联保,办公处驻孟关;今之改貌、石农、谷立等地属第三联保,办公处驻摆郎。不久,联保改大改小乡小乡改保,现孟关之地分属孟关、摆郎2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贵阳市政府成立,将市区以外之地划归贵筑县,孟关之地改属贵筑县,置孟关乡。

1953年,属贵筑县第一区。

1955年4月,全境属贵阳市郊区。

1958年,撤销贵筑县;2月,改建花溪区,孟关2乡,属花溪区;8月,改孟关公社。

1984年3月,孟关公社改乡。

1985年9月,改孟关苗族布依族乡。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地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东部地势较高,海拔在1200~1400米之间,相对高差50~200米,坡度多为15~25度,是典型的丘陵谷地地貌类型。最高点位于石龙村笔架山,海拔1428米;最低点位于傅官村猪下巴,海拔1080米。 

气候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多雨,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多年平均气温14.9℃;1月平均气温4.9℃,极端最低气温~3℃,7月平均气温22.6℃,极端最高气温34.7℃,无霜期年平均246天,最长达346天,最短为242天。10℃及以上积温持续时间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61小时,年总辐射90.5干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778.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77.9天,最多达190天,最少为162天。极端年最少雨量837.3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9月,6月最多。 

水文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境内河道属长江珠江等两大流域,有大小溪流6条,总长约30千米。主要河道有谷栗河、傅官河2条。 

自然灾害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山体滑坡、秋季绵雨低温和倒春寒等。 

自然资源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铝矾土、硫铁、磷镁、硅石重晶石碳酸钙型砂等8种。其中,铝矾土矿储量约7800万吨,云浮广业硫铁矿集团有限公司储量约350万吨;煤矿主要分布于红星村、改貌村、沙坡村、石农村、谷栗村,地质储量较小,矿床较分散,不宜规模开采。铝矾土主要分布于上板、下板、傅官村。型砂主要分布于傅官村。2011年末,耕地面积13790亩;林地面积18280亩,林木覆盖率46.33%。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辖孟关、贺禄、傅官、沙坡、陈亮等乡。

2011年末,辖连江厂、轻机厂2个居民委员会,孟关、上板、沙坡、红星、傅官、五星、改毛、谷立、石龙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0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孟关苗族布依族乡辖1个社区、8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孟关街。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孟关苗族布依族乡辖区总人口24027人。另有流动人口3283人。总人口中,男性12170人,占50.6%;女性11857人,占49.4%;14岁以下4855人,占20.2%;15~64岁17655人,占73.5%;65岁以上1517人,占6.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3226人,占55%;有苗、布依族、彝、仡佬族、回、侗6个少数民族,共10801人,占45%。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2个民族,其中苗族6026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5.8%;布依族3505人,占32.5%。2011年,人口出生率12.68‰,人口死亡率7.34‰,人口自然增长率5.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43人。 

截至2018年末,孟关苗族布依族乡户籍人口1695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27元。2011年,孟关苗族布依族乡财政总收入8728万元,比上年增长142.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746.81万元,比上年增长141.81%。 

农业

2011年,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农业总产值12991万元,比上年增长3.76%,农业增加值8535万元,比上年增长3.76%。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709吨,其中水稻4338吨,玉米741吨,小麦40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油料作物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50亩,产量255吨;蔬菜种植面积9690亩,产量14874吨。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0.62万头,年末存栏0.42万头;牛饲养量0.1756万头,年末存栏0.0964万头;家禽饲养量5.2万羽,上市家禽1.2万羽。2011年,孟关苗族布依族乡畜牧业总产值3512万元。 

工业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重点规划了以机电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孟关产业区等大型产业集群。2011年,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工业总产值达到14.2291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33414万元,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6.16%。2011年,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2597万元,比上年增长36.3%。有省级小河一孟关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1个。

文化

地名由来

因明代贵州省卫千户所长官姓氏称孟官堡,又称孟官,后演变为孟关。 

文物古迹

孟关岩画

2008年5月,在正在进行的贵州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普查小组在花溪区孟关苗族布依族乡石龙村关山组猫洞坡发现两处古代岩画。这些岩画与数年前发现的龙里岩画极为相似。 

孟关岩画的发现被收录于国家文物局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 

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猴鼓舞、长号队等。举办的文化节稻花节、苗族跳场等,其中孟关苗族猴鼓舞(苗语为大楞矬)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

石龙村正月跳场

孟关乡石龙村处于孟关乡的一个苗族村寨,每年的正月初六这天,石龙村就有大量的村民自发地来到场地,进行苗族跳场活动,来庆祝春节。人们会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吹着排笙唢呐,欢庆着春节的到来。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孟关乡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对石龙村的跳场活动也大力地支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丰富节日期间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展示新农村的新变化。

孟关沙坡猴鼓舞

孟关沙坡猴鼓舞有悠久的历史。据说它是为了祭奠对人类传承有特殊贡献的伏羲女娲,它原来属于一种猴戏,后来演变成了一种舞蹈,因此名叫猴鼓舞。

一、猴鼓舞的起源

鼓舞苗语为”大愣矬”,起源于苗族关于”洪水滔天”的传说。相传远古洪荒之时,天下发了一次大水,洪水淹到天边,天下一片汪洋,伏羲兄妹躲在一段用兽皮蒙住两端的空心大树中,幸免于难,他们在水中不知漂了多久,昏昏沉沉的兄妹被一阵“咚咚”的响声吵醒,他们俩戳破兽皮钻出来,这才发现洪水已经消退,几个猴子正在敲打绷紧的兽皮,解救了他们。后来伏羲兄妹婚配,人类才得以重新繁衍兴旺。伏羲夫妇临终前把子孙叫到身边,嘱咐他们:木鼓和猴子曾使人类躲过灭绝的厄运,要世代传颂它们对人类的拯救之恩。子孙们牢记祖先的叮嘱,模仿猴子击鼓编成舞蹈,用以祭祀伏羲夫妇。实际上,在这传说中,猴子和舞蹈都是人类重生的功臣,同属被祭祭祀的对象。

二、猴鼓舞的发展历程

按照当地苗家习俗,起初,猴鼓舞蹈只能用于祭祀、丧葬礼仪,其他场合是不能随便跳猴鼓舞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猴鼓舞已经逐步演变成一种苗族所特有的文化娱乐活动,成为苗家人用来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和歌颂美好生活的传统民族舞蹈。猴鼓舞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与最初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演出人数也由原来的一人敲鼓、一人吹芦笙跳舞,发展为现在的几十人同台演出;舞姿也由原来也由单一的模仿猴子动作揉进了秧歌、迪斯科等现代舞蹈动作。每逢演出时,以苗族青年男女为主,男的穿青色旗袍,大青沙包头,女的穿花衣,着百皱裙,佩戴银项圈、银手镯、银、银铃等,银光闪闪夺目;演出高潮时,边跳边转,响声叮当悦耳,跨下的皱裙舒展开来,犹如孔雀竹芋,场面宏伟壮观。

1950年7月,孟关沙坡猴鼓舞随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赴北京汇报演出,猴鼓舞因此登上了大雅之堂。四个专场演出,场场爆满。首都新闻媒体还调集若干记者抢拍镜头,并在各大新闻媒体联播,孟关猴鼓舞由此声名远扬。自1982年以来,孟关乡的猴鼓舞多次参加省、市民族、民间中国艺术节和民族运动会的演出,多次参加省、市、区接待外宾的演出,曾经多次荣获省、市、区的表彰;1996年贵州省苗学会表演奖,2006年被贵阳市委市政府授予“猴鼓舞传承基地”。1998年获得贵州省民族民间艺术节表演奖,2007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三、猴鼓舞的现状

随着时代变迁,市场经济发展,当老一代猴鼓舞队员正自在享受着其中的快乐与荣耀时,村里的小姑娘、小伙子们大多外出打工赚钱去了,后继乏人;并且由于服装、鼓、排笙银项圈等道具已是破旧不堪,猴鼓舞难以再现往日的辉煌。

四、猴鼓舞的发展前景

随着党和政府对民族工作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孟关沙坡猴鼓舞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得到了发掘,而且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生命。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猴鼓舞的传承不仅仅是为了点缀自己的生活,更是为自己的后代子孙留下自己民族的骄傲,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乡党委和政府不断为猴鼓舞的发展而努力着,区民宗局、乡党委政府与孟关小学成立“猴鼓舞传承基地”,决心从孩子身上抓起,注入新鲜血液,还拨出经费给予支持;并多次组织了猴鼓舞的演出活动,使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开始为它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物发现

2008年5月,在正在进行的贵州省第三次文物普查中,普查小组在花溪区孟关乡石龙村关山组猫洞坡发现两处古代岩画。这些岩画与数年前发现的龙里岩画极为相似。 

孟关岩画的发现被收录于国家文物局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

交通

孟关境内公路

2011年,孟关苗族布依族乡贵南线(贵定县一花溪南站)、南环线(花坡一改毛)过境,设有谷粟站、牛郎关货运站2个站,通往贵阳南站、贵定。设有改毛(貌)站1个站。贵阳市绕城高速公路南环线过境,双向6车道,有上板桥互通等出口往贵阳、桐木岭;有花孟、富源线乡级公路2条过境,总长30千米。公路站为花溪区、孟关,冷库、孟关,日均发送7辆客车,日客运量580人次。

社会

文化事业

1995年6月,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开通广播电台。1995年6月开通有线电视。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0.1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1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0%。2011年末,孟关苗族布依族乡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藏书2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0人,占全乡社会从业人员的1%,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孟关苗族布依族乡有幼儿园2在校在校幼儿126人,专任教师18人;小学6所,在校生1695人,专任教师1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初中1所,在校生841人,专任教师58人,小升初升学率99.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主要学校有花溪第五中学(原名孟关中学)。 

医疗卫生

孟关境内医院

2011年末,孟关苗族布依族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1所;病床24张。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59.23/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1623人,参合率90%。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孟关苗族布依族乡有体育场地6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迎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50%的社区和12%的村民安装了健身器材,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0%。 

社会保障

2011年,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户,人数26人,支出10.5万元,月人均334元;城市医疗救助1人次,支出0.6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7户,人数224人,支出18.12万元,月人均67.4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人,支出0.4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人,支出1.8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26人次,支出11.23万元;农村临时救济937人次,支出7.24万元。新增就业人员45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2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9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组织3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孟关苗族布依族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8千米,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移动电话用户17657户,比上年增加127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3.5%。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29日,孟关苗族布依族乡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参考资料

贵阳市花溪区孟关苗族布依族乡 - 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中央民族干部学院.2021-05-23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 (豆瓣).豆瓣读书.2021-05-23

花溪区孟关乡发现两处古代岩画.贵州快讯.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