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中国著名气象学家谢义炳院士而设立,目的是为了奖励在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在气象业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学者,由北京大学组织评选。2008年起,每年评定一次。
章程
谢义炳奖励基金(谢义炳奖)章程
(一)宗旨、名称
为了培养人才,推动学术交流,促进大气科学研究和气象业务的发展,特设谢义炳奖励基金。
(1)奖励北京大学有志于从事大气科学等学科学习和深造的学生和研究生。
(2)奖励从事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国内学者(论文发表于评奖前五年)。
(二)基金来源
国内外友好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海外侨胞的捐赠。捐赠不分多少。为了使奖励基金的资金继续扩大,欢迎国内外有关单位、团体、组织及个人继续捐。
(三)奖励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1)本奖励基金用于与宗旨有关事项
(2)本奖励基金设立独立帐户
(3)本奖励基金的年度经费主要依靠本金的增值部分和各项赞助。本金原则上不能动用,如确有必要,须经理事会三分之二以上理事通过。
(四)组织机构
谢义炳奖励基金由理事会管理,名称为谢义炳基金理事会。本理事会的组织设顾问、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和秘书长。
理事由聘任产生,理事长、副理事长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秘书长由理事长推荐。理事及秘书长任期四年,连选得连任。理事会每年召开一次,如遇特殊情况,经理事长同意,可召开理事会。秘书长协助理事长主持日常工作。理事会办事处暂设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理事会的任务:
(1)理事会每年聘请专家对申请奖励的优秀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评审;
(2)理事会每年聘请专家对大气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有突出贡献的成果进行评审。对上述两项奖励每年各有侧重。
(五)获奖条件
获奖者必须热爱祖国,热爱大气科学事业,具有良好的学习品德,科研道德,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
(1)学习成绩优秀或有创新论文的北京大学学生。
(2)在大气科学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中有新的重要科学发现,或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大气科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发表了具有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的学术专著或论文的国内大气科学工作者或在大气科学业务中有突出贡献和成绩者。
(六)证书和奖金
本奖励每年评选一次,向获奖者颁发“谢义炳奖”证书和奖金。
“谢义炳奖励基金”理事会
一九九六年九月
获奖
2016年
燕莹莹,女,26岁,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生,大气化学学,改进了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全球-区域双向耦合系统,促进了模式对对流层大气氧化性的模拟
黄平县,男,34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气候变化,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热带降水、海温等变化的空间和季节分布特征及机制,提高了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预估的可信度
毕磊,男,34岁,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特聘研究员,大气辐射,在大气辐射和遥感领域尤其是“冰云和气溶胶粒子的光学特性”研究方向做出了突出贡献
谢飞,男,33岁,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揭示了两类ENSO对平流层大气环流和臭氧层有重要影响
闵敏,男,34岁,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副研究员,大气遥感,发展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科学算法和软件,并推动产品的广泛应用
杨元建,男,31岁,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工程师,卫星遥感与气候环境变化,提出了卫星遥感评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气象部门相关业务
2017年
白兰强,男,27,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生,中小尺度气象学与数值模拟,通过气象灾害调研、观测数据的分析与高分辨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了台风环境下龙卷及微超级单体的特征和发生发展机理
唐贵谦,男,34,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揭示了华北区域边界层高度的演变及其与大气污染的关系,阐明了重污染天气的成因和演变规律
陈昊明,男,3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东亚云降水特征分析与模拟,在东亚云雨精细化特征分析、模拟结果评估和模式物理过程改进方面获得了一系列新认识
于海鹏,男,30,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博士后,干旱气候变化,将历史资料与数值模式结合,构建了干旱半干旱气候变化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和预估水平
李晓岚,女,31,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在沙尘天气的起沙机理和外场观测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对流起沙的观测和参数化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孔少飞,男,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大气气溶胶化学,在源排放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老化机制、定量表征及源解析/源清单领域开展了持续性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
2020年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2017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评选结果公告.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2017-11-24
2020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获奖名单.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