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友仁
林友仁(1938年8月11日—2013年10月12日),祖籍台湾,出生于上海市,成长于南京。他是中原地区广陵派古琴演奏家和音乐学家,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师承包括刘少椿、刘景韶、顾梅羹、沈草农和卫仲乐等。
他的演奏风格自然,其教学方法别称 “松 — 钟功”,既独树一帜,又继承传统精神。他的琴艺和对古琴艺术的理解与贡献,对广陵派古琴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物经历
林友仁自1956年踏上了古琴学习之路,最初由金陵派的夏一峰引领入门,随后成为广陵派大师刘少椿的弟子。1958年,他迈入上海音乐学院的殿堂,与刘赤城一同作为该学院首届古琴专业的学生。在学院的学习生活中,他主要受到刘景韶和卫仲乐两位老师的教导,同时也向顾梅羹和沈草农等琴家求教。
1963年,林友仁完成了学业并选择留在学院工作,成为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室的一员。他担任了夏野教授的助教,并同时兼任古琴教师,专注于古琴艺术和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研究。在上海音乐学院,林友仁教授不仅传授琴艺,也致力于学术研究,最终以教授的荣衔结束了他的教学与研究生涯。
主要作品
林友仁著有《二十世纪古琴文论目录》(合著),发表了《琴乐考古构想》《二十世纪东西文化冲突与交融中的中国古琴艺术》等论文,录制有《中天真味》《广陵琴韵(七)》《琴韵箫声弄流水》等多张个人专辑。
艺术特色
林友仁的演奏风格自然,他的教学方法,别称“松—钟功”,既独树一帜,又继承传统精神,使学生从习琴之始就回归自性修养,舒展心灵、缓解压力,充分领悟琴道的内涵与意境,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与充实。
人物评价
林友仁的演奏风格自然,他的教学方法,别称“松—钟功”,既独树一帜,又继承传统精神,使学生从习琴之始就回归自性修养,舒展心灵、缓解压力,充分领悟琴道的内涵与意境,从而获得身心的和谐与充实。
参考资料
古琴名家【林友仁】简介 林友仁个人照片及档案.古琴名家【林友仁】简介 林友仁个人照片及档案.2024-09-07
林友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06-08
TME集团官网.QQ音乐.2024-09-07
古琴·中国民族器乐精选.豆瓣.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