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曾雄生

曾雄生

曾雄生,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新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农业史和农业文化,尤其在稻作史和宋元农业史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曾雄生出版了多部专著,包括《中国农学史》《中国稻作文化史》等,并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他还创办并主持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致力于推广农业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成果。

人物简介

曾雄生,1962年11月生于江西新干农村,自幼随父母行走亩之间。1979年入学江西师范大学,习历史学。1983年至1985年执鞭白鹭洲公园中学。1985年至1988年入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受业游修龄氏门下,专攻农史。自1988年始迄今供职京师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要从事中国农史、水稻栽培史、农业文化研究。历任助理研究员(1989)、副研究员(1996)、研究员(2001)。现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古今农业》《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多家刊物编委。目前主要从事研究所重大突破项目“科学知识的创造与传播”以及中科院农业史项目的研究。

人物著作

专著

《中国农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订本,2012年1月。

Towards A Sustainable Asia: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Lead Author: Xiongsheng Zeng),Science Press,Springer,2011。

中国稻作文化史》(游修龄、曾雄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中国科技史》(曾雄生、徐凤先傅海伦著)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8年。

主编

《宋代国家文化中的科学》(孙小淳、曾雄生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9月。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曾雄生主编,Andrew M.Waston、魏露苓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11月。

著作章节

《中国科学技术史·辞典卷》(郭书春、李家明主编),农学条目,科学出版社,2011年。

《辽宋西夏金代通史·肆·教育科学文化卷》(漆侠主编),宋朝的科学技术成就,人民出版社,2011年,168-270页。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路甬祥主编),生民之本,上海交大学出版社,2009年,265-316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图谱卷》(金秋鹏主编),农学与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8,1-52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通史卷》(杜石然主编),农学与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中国科学技术史·人物卷》(金秋鹏主编),汜胜之,科学出版社,1998年,49-57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 (董恺忱、范楚玉主编)第三编 隋唐宋元时期的农学,科学出版社,2000年,345-604页。

《中国历史大辞典·科技史》(合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中华科技五千年》(华觉明主编)农学与生物学部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论文

橘诗和橘史——北宋陈舜俞《山中咏橘长咏》研读,九州学林,2011.夏季(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46-164。

水田:一个被误读的概念,中国农史,2012.4.109-117。

也释“白田”兼“水田”——与辛德勇先生商,自然科学史研究,2012.2.201-208。

《告乡里文》:传统农学知识建构与传播的样本——兼与《劝农文》比较,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3,78-86。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上),《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5期,54-66页。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6期,90-100页。

汉代字书中的农学语汇,《中国科技术语》2011年第6期,52-58页。

历史学视野中的蔬菜与中国人的生活,《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51-62页;收入《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中]赵荣光,[泰] Suchitra Chongstitvatana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70-93页。

导言:农业文化视角下的亚洲可持续发展,《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1-103页。

杂种:农业生物多样性与中国农业的发展,《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289-351页。

土葬习俗的农业历史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128-139页。收入《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379-405页;“应当废除的不是土葬,而是厚葬”,《文摘报》(2011年02月24日 06 版);“古人土葬倾向缘于‘利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4月21日(第181期) 第20版。

城市化与未来农业发展——历史的启示,《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472-493页。

中国农学的基本内容和农学概念的演变,《梁家勉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81-91页。

告乡里文:一则新发现的徐光启遗文及其解读,《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1-12页。

谈科学史名词的特点及其界定,《中国科技术语》2009年第11期,55-57页。

中国古代雨量器的发明和发展,义守大学《人文与社会》第二卷第二期,43-70页。

虎耳如锯猜想——基于环境史的解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2期,23-32页。

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35-46页。

论中国古代城市对农业的贡献,The Journal ofChinese Studies,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 in Pusan National University,vol.2,pp.219-252。

贾思勰的富民思想及启示,《中国农史》2006年增刊,25-31页。

五十年与五千年: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增刊,68-86页。

唐宋时期的田与畲田民族的历史走向,《古今农业》2005年第4期,41页。

论小麦在古代中国的扩张,《中国饮食文化》研究学报(台湾),vol.1,No.1,2005,pp.99-133。

宋代的城市与农业,《宋史研究论丛》(第六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327-361页。

宋代岭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与稻作农业,《生物史与农史新探》,台北市:万人出版社出版,379-407页。

直播稻的历史研究,《中国农史》2005年第2期,3-16页。

析宋代“稻麦二熟”说,《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86--106页。

下粪种发明于宋代,《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年,第3期,246-247页。

中国历史上的花面狸,《九州学林》二卷三期,2004·秋季,228-262页。

王祯农书》中的“曾氏农书”试探,《古今农业 》,2004年第1期,63-76页。

“却走马以粪”解,《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8-12页。

《农器图谱》和《农器谱》关系试探,《农业考古》2003年,第1期,152-156页。

从江东犁到铁搭:9世纪到19世纪江南的缩影,《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17-18页。

农具的选择:以稻谷脱粒农具为例。本文系光明日报为《中华农器图谱》举行的专家座谈会上的发言提要,并经修改刊在2002年6月11日《光明日报》。

宋代的双季稻,《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2年,第3期,255—268页。

宋代的早稻和晚稻,《中国农史》,2002年第1期,54-63页。

适应和改造:中国传统农学中的“天人关系”略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李根蟠、原宗子(日) 、曹幸穗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48-65页。

中国传统农学理论中的“人”,《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⑴,1-20 页.本文论点已入选《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3期,143页。

曾国藩与农业——兼论传统社会中士人农业观念的转变, 《农业历史论集》,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283-292页。

黄稻与水灾,《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跛足农业的形成——从牛的放牧方式看中国农区畜牧业的萎缩 ,《中国农史》 ,1999⑷ ,35-4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农业经济》2000年第3期全文转载,41—50页。

中国传统农业的缺陷,《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论文集作者之一)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473-476。

天时与农时,《第7届中国科学史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作者之一),大象出版社,1999,421-428页。

Hiding in Doctoring: the Story of 1364 Medical Practitioners,Current Perspectives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edited by Yung Sik Kim and Francesca Bray,首尔特别市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99,pp.438-448。

江南稻作文化若干问题略论,《农业考古 》,1998⑶,110-118页。

《傣族古歌谣》中稻作年代考 ,《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⑷,370-379页。

中国历史上的黄穋稻,《农业考古 》,1998⑴,292-311页。

隐士与中国传统农学,《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6⑴,17--29页。

数书九章》与农学,《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6⑶,207--218页。

儒学与中国传统农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1995⑹,55--62页.本文还收入进《科史薪传》,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黄省曾的农学成就与孙吴农学传统,《吴文化资源研究与开发》⑵,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302--314页。

民族学材料对古代农业文献的诠释举例,《中国科技史杂志》,1995⑶,69--76页。

明末科技与农业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⑸, 75--85页.又载《亚洲科技与文明》,赵令扬、冯锦荣合编,香港明报有限公司,1995年,246--277页。

六道、首种、六种考,《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4⑷,359--366页。

明清桑争稻田、棉争粮田与西方圈地运动之比较,《中国农史》 ,1994⑷,39--49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经济史》1995年第1期全文转载,75--85页。

没有耕具的动物踩踏农业--农业起源的新模式 ,《农业考古》,1993⑶ ,90--100页;又《二十世纪中国民俗经典·物质民俗卷》,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307-328页。

中西方农业结构及其发展问题之比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⑶;又《科技发展的历史借鉴与成功启示》,科学出版社,1998年,99-121页。

象耕鸟耘再论 ,《中国农史》,1992⑴,1--5页。

试论占城稻对中国古代稻作之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⑴,61--69页。

江西省水稻品种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历史 ,《农业考古》,1990⑴,166--171页。

象耕鸟耘探论,《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⑴ ,67--77页;又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经济史》,1990年第3期,16--25页。

宋代江西水稻品种的变化,《中国农史》,1989⑶,46--54转45页。

明清江西水稻品种的特色 ,《古今农业》,1989⑴,33--40页。

天工开物》水稻生产技术的调查研究 , 《农业考古》,1987⑴,334--341页;又见《天工开物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224—237页。

译文

未来世界的粮食供应——2050前后我们如何养活自己(译文,原作Andrew Waston),《古今农业》2010,第2期,27-37页。收入《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494-51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6-84页。

齐民要术》(译文,原作F.Bray),《法国汉学》,2002年。

科普

煕宁七年的雨,《中华遗产》,2010年,第3期,122-135页。

番薯的故事,《科学》月刊,2009年9月号,第477期。

电视片《中华文明》第八集《灿烂星河》(撰稿),2008年3月27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

从“麦饭”到“馒头”,小麦在中国,《生命世界》2007年第9期,8-13页。

较晴量雨:中国古代对雨水的解读及影响——以北宋熙宁七年和雨量器为中心的讨论,2006年11月18日,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部。

中国古代100位科学家故事》(汪前进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

农业机械化的先声--耧车,科学月刊(台),2005,36⑿,974-974页。

中国历史上的反季节,科学时报2001年11月25日版。

农政全书》评介,中国典籍精华丛书·科技巨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204-266。

《中华科技五千年》(光盘 ,作者之一),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图说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作者之一)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图说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之一),大象出版社,1999。

《彩色插图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之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祥云(美国)出版公司,1997。

《100项中华发明》(作者之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162--203。

《中国文化百科》(作者之一) ,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384--388。

人物

胡道静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⑵,99-105页。

宋代耒阳市县令曾之谨对于中国农耕文化的贡献,《神农创耒与农耕文明》,岳麓书社,2004年,148-155页。

中国的盲文发明家,载于\u003c;科学时报\u003e2002年1月13日,3版。

导师风采岂止在课堂:游先生与学生通信纪事,《农业考古》,2000、3,270-274。

汜胜之陆龟蒙,《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上集,科学出版社,1992,45--51。420--424。

黄省曾鲁明善,马一龙,张履祥,《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 》下集,科学出版社,1992,811--817。741--745。波音787790。979--985。

史料及书评

中国稻作文化史》序,中国农史,2010,3,137-139页。

《中国稻作文化史》导言,中国农史,2010,3,140-144页。

苏诗“红薯”名物考辨(同游修龄、李根蟠合作),《古今农业》2010年,第3期67-80页。

《中国科技典籍通汇·农学》 (作者之一),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

《中华文献精诠》(作者之一) ,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中国文化的基本文献·科技卷》(作者之一) ,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757--828。

《二十五史精华》“二十五史农学家传记翻译”(作者之一) ,海南省和三环,1993。

《影响中国的一百本书》(作者之一)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

评李约瑟主编白馥兰执笔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部分,《农业考古》1992⑴,170--174,收入王钱国忠主编《李约瑟文献五十年:1942-1992年》下册,贵州省人民,1999年,第662-671。

读《金薯传习录》札记 ,《古今农业》 ,1992⑷,39--40。

《中国古代文献精粹大典》(作者之一),学苑出版社,1990。

获奖荣誉

论文:试论占城稻对中国古代稻作之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1991⑴,61--69,首届全国中青年优秀农史论文奖(1990)。

论文:中国历史上的黄穋稻,《农业考古 》,1998⑴,292-311 ,首届大象优秀科技史论文奖(1999)。

论著:《中国农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2008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科学技术类图书;2009年福建省优秀出版物图书奖;2009第二十三届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一等奖;第三届(2010)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合著:《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届(2010)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