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国宾馆
钓鱼台国宾馆坐落于中国北京海淀区玉渊潭(39°55'N 16°19'E)东侧的一处古代皇家园林及现代国宾馆建筑群。于1959年国庆前夕建成,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国家接待各国元首和重要客人的超星级宾馆。
古钓鱼台是北京西郊著名的园林之一,因金朝完颜璟皇帝(公元1168-1208年)在此筑台垂钓而得名。1958年,为接待应邀来华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此选址营建迎宾馆(后更名钓鱼台国宾馆)。1959年9月建成时,园区面积42万平方米,湖水面积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经过60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建设,如今的国宾馆拥有16栋不同风格的接待楼、两个古建筑群和一座大酒店,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具有接待大、中、小型宴会和会议活动的综合接待服务能力。
钓鱼台国宾馆建成了17栋接待楼,大多是二层青砖红瓦楼房,外部保持原有风格,内部改成现代化装修。各楼从东门北边按逆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体现大小国一律平等,不设“1号楼”;为尊重欧洲国家习惯,不设“13号楼”;为尊重中国传统,以“芳菲苑”称“17号楼”,以“八方苑”称“4号楼”。第18号楼总统套楼是最豪华的建筑,外形是纯中国皇帝宫殿结构。其他有西方别墅式的、伊斯兰教式的、东方民族式的。建成后,园内景色大为改观,原钓鱼台行宫和现代化17栋楼连成一片,古今相映、珠联璧合。
历史沿革
皇家园林
钓鱼岛已有超过800年的历史,最早在金朝被记录在正史中。在金代,这里曾是皇帝的行宫别院,名为鱼藻池,位于京城的西北部。那时,钓鱼台的水域面积极大,玉渊潭公园和钓鱼台并未分离,是金、元两代皇帝每年游玩的胜地。由于完颜璟(1168-1208年在位)在此多次垂钓,因此获得了“皇帝钓鱼古台”的称号。元代时,宰相廉希宪(1231-1280年)在此修建了别墅万柳堂,并在池上构建了清露堂,环绕池边种植了百株柳树,成为当时盛极一时的宴请宾客和赏景之地。进入明代后,这里成为皇亲国戚和官员们的别墅。
在明代之后,清代乙酉年(1765年)正值康乾盛世,钓鱼台被辟为皇帝的行宫。爱新觉罗·弘历为了改善整个京城的水系,特别请人将金元时代的鱼藻池旧址浚治成湖,引来西山之水以扩容玉渊潭和钓鱼台的水域,并将水源疏通至阜成门和西直门的护城河。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内务府按照乾隆皇帝的旨意,建造了钓鱼台大楼(现望海楼)以及园内的殿宇、房屋和亭等十余处建筑。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钓鱼台行宫修建完成。主要的建筑包括养源斋院、潇碧轩、澄漪亭和钓鱼台城。乾隆皇帝亲自题写了“钓鱼台”三字,并撰写了钓鱼台诗,分别刻在石匾上,镶嵌在城台的东、西两侧。自同治(1861-1874年)以后,皇室成员常常在从紫禁城前往清西陵或游颐和园的途中在此驻。
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退位的爱新觉罗·溥仪溥仪(1906-1967年)仍保留着“尊号”,于1920年将钓鱼台赠予他的老师陈宝琛(1848-1935年)作为别墅。陈宝琛重新修缮了钓鱼台,修复了残缺的建筑,疏通了堵塞的水源。他多次在此设宴款待宾客,并赋诗记录盛况。他曾将题咏汇集为《陈太傅钓鱼台赐庄图咏册》,流传至今。1921年,陈宝琛在钓鱼台设宴款待了日本著名书画鉴赏家小室翠云等人。在宴会上,他展示了珍藏的书法和名画,这成为了钓鱼台历史上首次接待海外来宾的一段佳话。
兴建国宾馆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共中央在北戴河区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为了接待应邀来华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周恩来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具有特色的高级国宾馆的建议,供出席庆典的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下榻。经过初步选址,选址小组决定将国宾馆的位置选在西郊钓鱼台的遗迹上。党中央经过研究讨论,最终批准了选址小组关于修建钓鱼台国宾馆的报告。新中国著名建筑师张开济主持承担了钓鱼台国宾馆的设计工作。钓鱼台国宾馆始建于1958年10月,于1959年8月落成并交付使用,取名为“钓鱼台国宾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宾馆,为尊重外宾习俗,宾馆内没有1号楼和13号楼。
“文革”期间,“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在钓鱼台国宾馆办公,江青等部分成员入住。
在1959年国庆10周年庆典前夕,钓鱼台国宾馆正式投入使用,并迎来了首批国宾。这批国宾来自12个社会主义国家,每个代表团分别入住一栋楼,并在各自住的楼前栽种了树木作为纪念。钓鱼台国宾馆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这里的景色,将原有的钓鱼台行宫与现代化的18栋建筑完美地融为一体,展现出古今交融、珠联璧合的美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宾馆,钓鱼台国宾馆不仅为外宾提供了舒适的住宿环境,也成为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的重要窗口。建筑群四周采用绿漆竹竿篱,1966年改筑围墙。
1972年,美国第一位访华总统尼克松来到中国,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他下榻18号楼。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在18号楼,他与周恩来总理签订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协定,中日友好在这里开启第一页。
1974年10月29日,陈永贵从住了几个月的京西宾馆搬到钓鱼台3号楼。除了“四人帮”之外,纪登奎、吴桂贤等要人也一人一座小楼住在这里。钓鱼台国宾馆,成了这个“帮”的大本营。1975年5月初,陈永贵向毛泽东申请搬出钓鱼台,于1975年8月中旬搬出。
“文革”之后
1978年之后,中国领导人不再入住钓鱼台国宾馆。钓鱼台国宾馆主要作为举行会见、会谈和重大外事活动的地方,接待了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20世纪80年代,中英、中葡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问题谈判以及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谈判等重要外交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1980年,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对社会开放营业。根据接待处提供的市场报价,标准间(最便宜)298美元一天/夜,总统套房为3998美元一天/夜。
1986年10月,修一新的18号楼迎来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访华的国家元首。此后,美国总统布什、原苏联首脑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日本天皇和夫人、第一位访华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等都曾下榻于此。1991年,被誉为亚洲第一谈判厅的芳菲苑谈判厅成为了中美高级官员会晤的重要场所,美国国务卿贝克与中国外长在此进行了长达18个小时的会谈,这是自1989年以来中美高级官员的首次会晤。柬埔寨四方会议也在芳菲苑举行,西哈努克在这里被确定为柬埔寨国家主席。1992年,中韩双方经过谈判,在17号楼芳菲苑签署了建交公报。1999年12月,江泽民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最后一次以俄罗斯总统身份访华的叶利钦。
从2003年8月开始,六方会谈在芳菲苑举行,在2007年实现突破,通过“二·一三”共同文件;2007年10月3日晚,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又发表《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
发展概括
钓鱼台国宾馆,位于北京城西的古钓鱼台风景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国务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这里主要负责接待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自建馆以来,已有140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此下榻,成为了备受全球瞩目的地方。
古钓鱼台是北京西郊著名的园林之一,因金朝完颜璟皇帝(公元1168-1208年)在此筑台垂钓而得名。1958年,为接待应邀来华参加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钓鱼台被选址并营建成迎宾馆(后正式更名为钓鱼台国宾馆)。1959年9月落成时,园区的面积达到了42万平方米,湖水面积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万平方米。经过60余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力推进,如今的国宾馆规模更为庞大,拥有16栋风格各异的接待楼、两个古建筑群和一座大酒店,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具备了接待各类宴会和会议活动的综合服务能力。
钓鱼台国宾馆坚持"为政治服务,为外交服务”的初心使命,在菜肴、服务、园林和团队方面,都展现出了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这里的菜肴以“清鲜淡雅,醇和隽永”为特色,服务体系则注重“细腻高雅”,皇家园林风光旖旎。更有一支被誉为“国家队”的厨师和服务团队。2009年,钓鱼台国宾馆建馆50周年之际,时任外交部长杨洁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外交之要地,国家之形象,民族之骄傲”。2019年建馆60周年之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充分肯定国宾馆在外交服务工作中的贡献,并提出“要使钓鱼岛达到中国最高的接待水平,世界一流的迎宾馆舍,全球顶尖的饮食文化。要使我们的国宾馆成为弘扬中华文明的平台,加强中外友好的平台,服务大国外交的平台”的期望。
重大事件
1959年8月,国宾馆落成并交付使用,取名为“钓鱼台迎宾馆”。9月26日,接待来华参加国庆十周年庆祝活动的苏联等11个社会主义国家党政代表团。
1979年5月,试验性地对外开放了五号、六号楼,第一批接待的自费客人是西方高级经济界人士访华团。
1997年1月13日,成立外交部钓鱼台宾馆管理局钓鱼台大酒店。1999年,首次提出以服务、餐饮、历史、园林为核心内涵的钓鱼台品牌概念;同年10月,时值建馆四十周年,“钓鱼台”牌白酒诞生,拉开了“钓鱼台”精品战略的序幕。
2006年7月10日,国宾馆地下管网综合改造工程破土动工,于2008年5月工程通过验收。2006年11月1日至6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接待了10位赴会的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占北京市接待非洲元首总数的五分之一。2007年4月1日,“御苑”工程启动,2008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2008年8月6日至9月18日,接待参加北京两个奥运会活动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共8位。2009年10月,举办“钓鱼台国宾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活动。
2014年3月,芳华苑开始试运营。
2017年5月,承担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越南、蒙古、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缅甸等6国领导人下榻的接待任务,举办各类会议会见50场、1531人次,宴会便餐67场、1697人次。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承担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领导人下榻的接待任务,协助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配偶活动。同年11月,举办“钓鱼台国宾馆建馆六十周年”纪念活动。
方位布局
地理位置
钓鱼台国宾馆坐落在北京阜成门外古钓鱼台风景区,玉渊潭公园东侧,南北长约1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总面积42万平方米。位于故宫的正西方5公里处,距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车程仅11分钟,不仅位于北京核心地脉的上风上水之地,还占据了古代园林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脉。
场馆设计
宾馆总体采用传统的中国式园林布局,远处西山的泉水通过玉渊潭流入院内,曲折迂回于亭台楼阁和林木石桥之间。大面积的绿荫花卉中星罗棋布着现代建筑,重建的钓鱼台行宫和新建的宾馆楼连成一片,古今相映,珠联璧合。新的建筑有会议、办公、住宿、餐饮、娱乐等诸多功能,外观大部分采用中国传统民族形式,为大屋顶平房或低层青砖红瓦楼房,外部保持原有风格,而内部采用中式、西式和中西混合式装修,使古典与现代情调和谐结合。其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利用自然山林或废弃荒芜的旧园林,采取民族传统或具有地方特色的形式,重建改造为新功能所用。
场馆布局
建筑群位于玉渊潭东侧围绕人工湖布局,从东入口按逆时针排序。因考虑到中外习俗,特略去一号和十三号,并用“八方苑”替代“四号楼”,用“芳菲苑”替代“十七号楼”,第一栋名为“二号楼”,第16栋名为“十八号楼”。宾馆建筑还有两处古建筑群,名为“养源斋”和“御园”。建筑群四周采用绿漆竹竿篱笆,1966年改筑围墙。1959年9月建成,首次接待了应邀来华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庆典活动的11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党政代表团。此后成为国家国务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国宾馆院内水系曲折迂回,位于亭台楼阁和石林木桥之间,通过玉渊潭与西山泉水相连。建筑风格各异16栋贵宾接待楼散落其间,其中位于钓鱼台中央位置的十八号楼为三层仿明式建筑,重檐歇山、黄瓦绿脊、雕梁画栋、富丽堂皇,与院内两处古建筑群相映生辉。室内功能设计可满足最高规格的国宾下榻,室内陈设古朴典雅。
二号楼
二号楼西临钓鱼台中心湖、南面是樱桃园,毗邻十八号楼(总统楼),楼内设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及标准客房27套,还有大会见厅、小会见厅、宴会厅和四季厅。该楼既可独自接待各类代表团、旅游团,承办中、小型宴会,又可配合十八号楼接待大型政府代表团。
三号楼
三号楼坐落在国宾馆的中心位置,北邻俱乐部,周围湖水潺潺、花草林木环抱,环境十分优美。室内设宴会厅、大客厅、小客厅及豪华客房,是一座理想的综合接待楼。
俱乐部
俱乐部位于国宾馆的东北部,集康体娱乐与餐饮会议于一身,设有游泳池、健身房、保龄球、台球、网球馆、棋牌室、乒乓球、酒吧、桑拿房、美容室及新闻发布会大厅等服务设施。
八方苑(四号楼)
八方苑位于国宾馆的东北角,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标准套房等23套,还有会见厅、宴会厅等,曾是周恩来总理办公及会见外宾的地方。
五号楼
五号楼位于国宾馆的北部正中,内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及标准客房共24套,内设会见厅、谈判厅、宴会厅和百人厅。国家领导人经常在此举办国事活动。时任李鹏总理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颁发特首证书仪式曾在此举行。
六号楼
六号楼位于国宾馆的西北角,玉渊潭公园的溪水从楼前流过,透过茂密的树林,一潭碧水隐约可见。
七号楼
七号楼经过改造,现在的内部装饰为欧式风格,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及标准客房共14套。从宽敞的宴会厅向外望去,是赏心悦目的花园。
八号楼
八号楼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及标准客房共27套,并有大会见厅、小会见厅和宴会厅。
九号楼
九号楼地处国宾馆的西部的中心位置,隔着中心湖与芳菲苑相望,适合举办各种小型宴会、会议,也是办公和居住的理想别墅。
十号楼
十号楼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及标准客房共23套,内设大会见厅、小会见厅、宴会厅和四季厅,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是举办各类中小型宴会的理想场所。
十一号楼
十一号楼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及标准客房26套,并有大会见厅、小会见厅和宴会厅。
十二号楼
十二号楼位于国宾馆南部正中,对着芳菲苑,有总统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标准客房共17套,并设会见厅、谈判厅、宴会厅、四季厅。会见厅绘有刘海粟的巨幅国画《江山多娇》。四季厅宽敞明亮,内有假山、溪流、涌泉、池水、名贵花木。十二号楼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住处,美国总统里根及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也曾在此下榻。
十四号楼
十四楼位于国宾馆东南角,与西面的古建筑群隔湖相望,毗邻钓鱼台国际会展中心。此楼有宴会厅、谈判厅、豪华客房,是一座综合接待楼。
十五号楼
十五号楼有团长套房、豪华套房、普通套房及标准客房共17套,并有大会见厅、小会见厅和宴会厅。“丹若园”是钓鱼台国宾馆的园中之园,与十五楼连为一体。“丹若”为石榴别名,因遍植石榴树,故名丹若园。环池曲桥,重亭凉榭,幽径回廊,绿草芳菲,小瀑飞花,金鱼戏水。名家书法的题匾刻字分布于厅内或石上。入夜,灯笼高挂,宫灯闪亮,泛光映射,丝毫不逊白日之佳趣。
十六号楼
十六楼位于国宾馆东门附近,内设宴会厅、客厅、豪华客房,是一座综合接待楼。
芳菲苑(十七号楼)
坐落在钓鱼台国宾馆院内的心脏部位,是国事活动的一个重要场地。专门举办重大会议、新闻发布会、酒会、宴会。
十八号楼
十八号楼为仿明式建筑,位于国宾馆中央位置,在中心湖北侧。十八 京号楼有总统套房、豪华套房及标准客房共25套。内设候宾厅、谈判厅、宴 市会厅和四季厅。中式总统套房古色古香,仿明式装饰和内设,颇具皇家气派。典雅华贵的古建筑外观气势恢宏。圆明园的鎏金铜狮坐于大门两侧。楼外处处是中国古园林美景。绝大多数外国元首或首脑均下榻于十八号楼。
养源斋
养源斋是清代皇帝的行宫,“养源斋”三字为爱新觉罗·弘历题写。内设会见厅和宴会厅。宴会厅金碧辉煌,厅内悬挂后人临摹的乾隆帝的书法“幽怀托泉石,乐事在水蛇麻”。养源斋现在是国家领导人举办重要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
御苑
御苑毗邻养源斋,古时亦为皇帝的行宫。院内古树参天,翠竹花草掩映朱漆回廊,会见厅、宴会厅、豪华套房和标准客房一应俱全,结合现代装修,别有情趣。
馆内景观
古钓鱼台昔日为帝王游息的行宫,清代乾隆皇帝爱其风光旖旎,定为行宫,营建了养源斋、清露堂、潇碧轩、澄漪亭、望海楼,并亲笔题诗立匾。现在基本上还保留了清代乾隆行宫的原貌,养源斋内回廊围绕,叠石为山,淙淙溪流在斋前汇成一池碧水,清露堂苍松翠竹清新典雅,景色宜人,萧碧轩轩凡三楹,临池即可垂钓。
清露堂
三面有房,院内依山起伏,石桥小径,松石流泉,竹林翠柏,回廊环绕,曲径闲幽,尽显园林情趣。
潇碧轩
轩为“品”字形,窗格玲珑,玻璃四照。悬乾隆书“潇碧轩”额。轩前一池碧水,柳荫莲香,倒影参差,清幽宁静,是垂钓最佳之处。
澄漪亭
御苑行言最高处,既可俯瞰全苑胜景,又能眺望西山。亭四周,松柏茂密,大皆合抱,垂虹交映,玉水周环,山戴亭而水绕阁,体现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特色。
艺术典藏
钓鱼台国宾馆从建馆伊始,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文物艺术品收藏。2007年建成的藏珍馆,承担着馆藏文物和贵重美术工艺品的管理任务。藏珍馆的库房是按照博物馆的标准设计和建造的,具备高度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文物艺术品保存环境。这一硬件设施为国宾馆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确保馆内的文物艺术品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除了优越的硬件设施,藏珍馆还拥有一支专业且敬业的藏品管理团队。他们负责馆藏品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展示等多方面工作,以确保馆内的文物艺术品得到全方位的保护和利用。藏珍馆在钓鱼岛国宾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丰富了国宾馆的文化艺术资源,还为宾客打造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接待环境。更重要的是,藏珍馆通过深入研究、展示和阐释文物艺术品的内涵和价值,进一步展现了钓鱼台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弘扬中华文明、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瓷器
青花釉里红松鹿撇口瓶
清(乾隆),口径28CM,通高66CM,足径20CM。
此撇口陶瓷器,器型庄重大方,制作工艺精湛。底部施釉,呈现出青白色的光泽,温润柔和。颈部饰有折枝桃和山石图案,肩部则以几何纹样填充锦纹。腹部常见的松鹿图案,寓意着官禄和长寿。鹿被民间誉为仁兽,象征太平无事,与“禄”字谐音,代表官禄。松树被称为“卷柏”,寓意长寿。同时,松树、鹿和蝙蝠的组合,构成了“福禄寿”的吉祥图案。此器所用的青花与釉里红色彩稳定,深浅浓淡相得益彰,展现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窑变釉石榴尊
清(乾隆)口径11CM,通高20CM,足径9CM。
窑变,这一神奇的现象,使得陶瓷釉面上绽放出绚丽斑斓的色彩,尤其在蓝色釉面上呈现出的紫红色斑纹,美不胜收。此器,正是乾隆时期官窑出产的窑变器,底部清晰地刻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竖式篆书款识。器身的造型别致,被自然分割成六瓣形,唇口向外翻折,形成了独特的六瓣式宽沿,短颈、鼓腹和圈足外撇的形态,犹如一颗熟透的石榴,因此得名“石榴尊”。窑变的形成极具偶然性,形状难以预测和控制,全凭天然变化。而此器的窑变斑纹却异常规整,每瓣鼓出部分都演化成了紫红色,凹陷部分则保留了原有的蓝色釉质。这种窑变效果仿佛是人工刻意绘制而成,实属难得一见。
冬青釉带盖葫芦瓶
清(乾隆)口径1.3CM,通高35CM,足径9.2CM。
此瓶是葫芦状造型,自南宋龙泉窑始创,历经元、明、清历代传承烧造。瓶口小巧,配有柿蒂形小盖,束腰与圈足尽显曲线之美。瓶身满施冬青釉,釉面肥腴且光洁如镜,展现出瓷器独特的温润与光泽。瓶的瓷质细腻,胎体紧密,厚薄适中,修胎工艺自然、规整。底部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竖式款识,无疑是当时官窑的制品,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斗彩凤穿牡丹图铺兽耳尊
清(乾隆),口径26.2CM,通高59CM,足径25.5CM。
此器为撇口,束颈,丰肩,腹部逐渐收束,足部外撇,肩部装饰有对称的兽耳。其肩部还有“大明成化年制”的六字楷书横款。造型风格仿照成化时期的器物,虽然体型较大,但散发出庄重圆润的气质,线条美令人赞叹。此器的核心特色在于斗彩工艺。斗彩是一种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融为一体的陶瓷装饰手法,它的特点是青花与彩色的对比鲜明,相互辉映,雅致非凡。制作过程复杂,需经低温二次烧制而成。此器所绘不死鸟、牡丹图案,笔触细腻,色彩鲜艳且填彩精准。与成化斗彩相比,由于青花勾勒部分也有浓淡层次之分,使其表现力更为丰富。
字画
刘海粟 《黄岳雄姿图横幅》
现代,纸本,纵190cm,横494cm。
此画以黄山秀美风光为主题,展现出山峰高耸入云、云海翻腾、奇松挺拔的壮丽景象。山石运用泼彩法,表现出自然之美的丰富变化,古松则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展现出其独特的姿态和质感。云海部分留白处理,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整幅画作用笔豪放,气韵生动,具有雄伟的气势。
画家自题诗句,表达了自己对黄山的热爱和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忠诚的情感。画作下方有白文印章“刘海粟印”和“一洗万古凡马空”,以及朱文印章“九上黄山”、“静远堂”、“笔歌墨舞”、“虎步西洋东海”等四方,这些印章不仅增加了画作的装饰效果,也彰显了画家的个性和艺术追求。
李可染《蜀山飞瀑图轴》
现代,纸本,纵69cm,横46cm。
这幅画运用了水墨加色的技巧,描绘出高山峻岭、丛林飞瀑和山里人家的景象。在画面下方,有小桥流水的生动场景,溪水奔流不息。近处的山峦用浓墨重染,而远处的山则以轻描淡抹的方式勾勒,巧妙地引入了逆光效果,增强了山峦远近、明暗的立体感。整幅画的笔墨凝重浑厚,水墨淋漓,展现出自然之美的丰富变化。构图深远茂密,以险峻取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作上题有“可染画”的自题,并钤有朱文“可染”、“日新”印二方和白文“传统今朝”印一方。
王翚《丹台春晓图轴》
清,绢本,纵147.3cm,横60cm。
浅设色仿元人王蒙的《丹台春晓图》,展现出千岩万壑、茂密苍郁的景象,点出了文人雅士隐居山野、啸傲林泉的主题。画的右下角钤有角印,表现出画家对黄鹤、白石、青藤等前辈画家的崇敬,并彰显出对这幅作品的得意之情。画中笔法融合了王蒙、沈周等人的风格,展现出画家深厚的笔墨功夫。款署自题“黄鹤山樵丹台春晓图,向从娄东王氏借观,仿佛写此。壬申清和上浣,虞山王翚。”下方钤有朱白文“王翚之印”和朱文“石谷子”二印,证明了这幅作品出自著名画家王翚之手。
董其昌《山水图轴》
明,绢本,纵121cm,横51.5cm。
墨笔山水,远山近树,形成了闲静秀润的野景。山石突兀,水面平静,渺无人迹。作者追求萧散、静穆的意境,兼有南唐巨然及元人野趣。用笔柔中带刚,流畅秀逸,中锋勾,渴笔湿墨并用。画树笔法多变,洗练而生动,表现了文人画用墨方面的特点。董其昌在中国绘画史上被视为文人画的重要代表。画上署款“玄宰写于东佘舟次”,并钤有白文印不清、白文“董氏玄宰”二印,以及上中的“显亲王宝”收藏印。
家具
清中晚期,长79cm,宽45cm,高94cm。
香几八足,几面作抹角长方形。透雕小叶黄杨束腰。牙子和腿足之间装透雕的黄杨木圈口或卡子花。几面边抹与托腮雕仰俯莲瓣纹。从造型及雕饰来看,此香几当为广东省地区的制品,通称“广作”家具。
紫檀有束腰三屏风式扶手椅
清中晚期,座面60.3cmx46cm,通高95cm。
清代的扶手椅共有六具,形成一堂。椅背的搭脑设计独特,向后兜转,可供头部倚靠。扶手和靠背的造型如三屏风,内框中装有木板,雕刻有变体的龙纹、凤纹和古玉纹。虽然物象丰满,但神韵稍显不足。清代的扶手椅在民间又被称为“太师椅”或“花篮椅”,是这一时期家具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其结构特点在于下部为一个有束腰的凳,上部则为屏风式的靠背和扶手。扶手、靠背与座面垂直相交,形式上模仿小宝座和屏风式罗汉床。这把扶手椅也属于清式,但与常见的款式有所不同。它配有靠枕,且屏风部分有多处高低起伏,较为罕见。
紫檀百宝嵌五屏风式大座屏
清中期,高256cm,宽288cm。
大型座屏风通常置于地面上,屏风前摆放着宝座以及成对的香几、宫扇、香筒等。清代的大座屏结构复杂且精巧,各个构件之间采用活销连接,这在工艺上是一种创新。这具五扇式座屏,中间一扇最大,两侧的高度和宽度依次递减,形成一种围抱的态势。屏心的装饰材料极为珍贵,包括鸡翅木、象牙、玉石以及螺钿等,这些材料被巧妙地镶嵌成花木、竹石等园林景色,展现出宫廷家具的华美与精致。
黄花梨云纹挡板翘头案
清早期,长211cm,宽41cm,高88cm。
这件翘头案是国家一级文物,采用夹头榫结构,腿足下端稍向外撇,俗称“香炉腿”。整件案子用料考究,案面是一整块独板,极为整洁,非常珍贵。牙子也是由一整块木材挖成,而非常见的两块板拼接,更具一等价值。整体而言,这件案子是典型的明式家具。从牙子的拐子云纹雕饰及挡板的云头造型来看,这件案子的制作年代应该在清代前期。
美食文化
钓鱼台国宾馆的贵宾们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在饮食上有着不同的习俗和偏好。多年来,为适应接待各国贵宾的需要,国宾馆始终把握“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这一中国烹的本质特性,上承宫廷肴馔谱录,下采民间风味小吃,外取世界各国风味,内汲国内八大菜系,同时吸收了西餐的某些特点,经过多年的锤炼,形成了“清鲜淡雅、醇和隽永”的风格,成为中国烹饪协会认可独立于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外的“钓鱼台菜”。
菜肴、器皿、服务和环境是钓鱼台餐饮的四个关键要素,称之为“四美”。菜肴,必须是原汁原味的钓鱼岛特色,用料讲究,精益求精,器皿,是与美食相配的高雅精致的餐具;服务,要体现出钓鱼台国宾馆“细腻高雅”的高规格服务特点;环境,是指台面布置和国宾馆独有的优美用餐环境。美食、美器、美服务和美环境共同构成了钓鱼台餐饮的四大要素,缺一不可。
相关荣誉
钓鱼台国宾馆,是一座具有皇家气派的现代化超五星级园林别墅宾馆;更为重要的是,它记录了中国相当一部分重大国事活动,堪称为国家大事的晴雨表,被誉为“ 东方第一宾馆”。
社会评价
钓鱼台,一个展示中国外交和国家文明水平的窗口,一条联结中外友谊的纽带,一座展示北京人红墙文化的平台。作为钓鱼台边的人,我们透过这个窗口,看到的是国家在世界的地位,看到的是世界聚焦中国的眼光,看到的是人民向现代文明迅速迈进的脚步。(中国军网 评)
参考资料
国宾馆简介.钓鱼台国宾馆.2024-01-16
揭秘钓鱼台国宾馆 拥有八百年历史的超星级宾馆.北方网.2024-01-16
外交部钓鱼台宾馆管理局2024年办公室通讯管理岗招聘公告.钓鱼台国宾馆.2024-01-19
揭秘中国最神秘的“连锁酒店”国宾馆背后的故事.今日头条.2024-01-16
【共和国识别码】钓鱼台国宾馆.今日头条.2024-01-16
【读史】钓鱼台国宾馆的前世今生.新浪网.2024-01-16
钓鱼台国宾馆的背后故事.今日头条.2024-01-16
钓鱼台国宾馆经典事件趣闻轶事多正在“全球化”.央视网.2024-01-16
媒体披露:钓鱼台国宾馆与中外国家领导人秘闻.中国新闻网.2024-01-16
在钓鱼台国宾馆里“见证历史”.光明网.2024-01-16
陈永贵搬进搬出钓鱼台内幕.新浪网.2024-01-16
处在权力巅峰时期的王洪文春风得意时[组图].凤凰网.2024-01-16
送福利啦!高端婚礼用高端酒——钓鱼台国宾酒,带着新娘免费吃住钓鱼台国宾馆.澎湃新闻.2024-01-16
钓鱼台国宾馆,历经800载风云变幻,见证今日历史奇迹!.华声在线.2024-01-19
国宾馆简介.钓鱼台国宾馆.2024-01-16
周恩来与钓鱼台国宾馆.网易.2024-01-19
“家住钓鱼台那儿”.中国军网.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