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范立础

范立础

范立础,桥梁结构工程与桥梁抗震专家。1933年6月8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同济大学原结构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2016年5月3日上午,中国桥抗震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立础因病去世,享年83岁。提起他的名字,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知。而在25年前,他参与并完成了南浦大桥的抗震研究。如今,大桥犹稳固,斯人已远行。

人物生平

范立础,1933年6月出生于上海市

1951年9月,范立础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范立础转入同济大学路桥系,攻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范立础于1955年7月毕业,分配留校工作。1955年8月-1978年2月,范立础任助教、教员;1978年2月-1986年5月,范立础任讲师、副教授,任桥梁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土木建筑试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1986年5月-1987年5月,范立础任教授,任教务处副处长。1987年6月-1997年9月,范立础任结构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1997年9月,范立础任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2001年,范立础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参考资料:

主要成果

近五十年来,在桥梁结构理论方面获得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唐山地震后,在国内开创了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及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研究,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桥梁抗震学科,对桥梁减震、延性及特异桥梁抗震设计作出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三十多座桥梁,如杨浦大桥长江江阴公路大桥、上海双层高架、立交桥等。其成果曾获省部级特等奖(1999,排名11)一项和省部级一等奖(1999、1986、2001,排名1、4及7)三项等各类奖项共十一项。1990年以来国内外发表论文180余篇,中文专著10本,英文专著1本。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主持或参加了重大科研项目,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现正负责编写我国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立础教授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桥梁抗震领域内获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主编教材与科研专著十余本,90年以来发表论文近1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四十余名。

主要作品

范立础主持编制中原地区首部《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及《上海市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程》。范立础出版《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1988年)、《桥梁抗震》(1997年)、《公路桥梁抗震设计》(1997年,英文版)、《桥梁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丛书》(2001年,共4册)等著作。

范立础于1987年主编桥梁专业用《桥梁工程》(上、下册)交通部统编教材,先后被全国13所高校选用;1996年修订再版;2001年修订为第三版《桥梁工程》上册(土木工程专业用),该系列教材已成为国内《桥梁工程》的经典教材。

参考资料:

社会职务

范立础曾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际桥协常务理事及中国团组主席,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振动控制分会副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荣誉

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创造性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率先系统研究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并主持编制大型应用软件,已在全国二十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上应用。他主编了公路和城市的多部抗震指南和规范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丛书。在国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参加大型国家级研究课题。先后获得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十余项。

人物影响

为国内公认的桥梁抗震学科的波特兰开拓者队和带头人。范立础教授现任国际桥协常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小组主席,积极开展国际学术活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现美国国家地震中心又邀请范立础教授建立长期的学术联系机构,每年开展学术讨论,论题是特殊桥梁的抗震设计。

参考资料

范立础院士简介.同济大学校史馆.2024-08-19

范立础.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2024-09-07

范立础.同济大学.202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