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

《公众舆论》是美国新闻评论家李普曼传播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22年。该书涉及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系统阐述了舆论的概念、形成及其影响因素。李普曼认为舆论并非自发形成,而是人们脑海中对自身和外部世界的认识。他提出了“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等重要概念,并认为媒体塑造的“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

内容简介

《公众舆论》全书共有八部分,共28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论述了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种种局限;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舆论形成中人的心理因素;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论述了舆论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第七部分和第八部分论述报纸对于舆论形成的影响及舆论的重要作用。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详细描述了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外联系。它对舆论研究中无法避免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舆论如何形成?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公众舆论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公众舆论是不是独立的力量。什么时候公众舆论会成为独立力量。李普曼主要把报纸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形式分析传播的两极,传播者:传媒的管理者和从业者;受众:读报(包括听广播、看电视)的大众。李普曼分析了政治当局是如何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地位通过报纸来控制受众的。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战时的舆论宣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政府宣传机器为了战争胜利在国内国际大造舆论的种种做法给李普曼思考的“虚拟环境”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虚假的、偏见的战争报道,以及战前战后参战和分赃中出现的一系列有悖于传统道德约束的很多问题,被媒体和当局巧妙地遮蔽了。媒体营造的虚拟环境。在整个媒体参与营造“虚拟环境”的过程中,普通公众在资源和信息匮乏的情况下表现出的认识事实真相的“无力”和精英阶层对于整个局势的控制,在这个历史阶段突出的表现了出来。因此,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从民主政治如何施行的角度对舆论问题进行探讨。

作品思想

该书提出了传播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李普曼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在形成、维护和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也卓有成效,由此让人们看到大众传播的力量是如此强大。此外,有关“议程设置”的研究,最早也是源于该书。1、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s)李普曼通过“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两个部分对人们心理、环境以及大众媒体的互动进行了论述。他指出了人们在认知世界和诠释世界的准确性时的无奈: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型化和复杂化,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人们对于与他们相关的外部环境和发生的众多事件,不可能都保持直接的、经验性接触,对于大量超出自身感知以外的事物,只能通过各种“新闻机构”发布的信息去了解。这就使得人们头脑中出现了一个所谓的“拟态环境”。“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像”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已选择的象征性事件进行加工、重新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综合后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拟态环境。这种拟态环境显然不是真实世界的反映,而是真实世界被畸变后出现的一种图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尽管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同样受到媒介发布信息的影响和诱导,但由于各自对信息的看法和感受不同,头脑中出现的拟态环境也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共性是都带有主观性、片面性,是片段式的、扭曲的对世界的理解。人们的思想影响着行为,而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思想。因此,媒体受众的行为也必然会受到自己头脑中那个“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决定自己对于这个现实世界采取何种行为。由于新闻机构对信息进行加工、选择和重组的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完成的,而通常人们在接受这些信息时意识不到这一点,因此会直接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这种拟态环境的出现,就使舆论存在着许多非理性因素,从而变成了操纵公众言行的工具。由此李普曼对报刊的客观公正性以及公众能否保持理性表示出了极大的忧虑和怀疑。2、刻板成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受“我们头脑中图像”的影响,李普曼把这种头脑中的图像称为“刻板成见”。它们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情感。“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刻板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板成见,有时它会对社会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李普曼分析了“刻板成见”在报业运作、报业经济、新闻审查、报纸与电影中的作用。3、“议程设置”的原始研究“议程设置”就是某个议题或事件在行为者的议程安排中能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简言之,就是某议题在议程中的位置,以及随着行为者偏好的转变或外部环境的变化,议题事件的位置排序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李普曼提出,大众媒体是连接社会事件与我们头脑中的意象的最关键的因素。他表述了这样一个思想:媒体创造了我们头脑中象征性的想象,这些想象有可能与我们经历的“外在”世界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大众媒体连接着现实世界中的某个事件和我们头脑中对该事件的想象和认识。之后,他又对该论点进行了论证。虽然李普曼没有正式、明确地提出“议程设置”的定义,但是,他关于新闻媒体与公众舆论的讨论,显然已经触及了“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揭示了在议程设置过程中,舆论在一个民主制中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

作品评价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评价《公众舆论》是美国媒介研究的奠基之作,它不是美国第一本关于大众媒介的书,但却是第一部对大众媒介进行哲学分析的严肃之作。中国传播学者黄旦认为,就传播研究变化的具体路线而言,李普曼是不能缺席的。《公众舆论》中的观点与后来大众传播研究的连续,更在于李普曼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建立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缺少了这一环节,整个变化,尤其是其中的偏移,就难以具体展示。

作者简介

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美国专栏作家、政论家。190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10年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14年参加创办《新共和》杂志并任副主编。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任美国陆军部长助理。1921—1931年任纽约世界报》编辑、主编,撰写社论1200余篇。1931年《世界报》停刊后,李普曼为《纽约先驱论坛报》撰写“今日与明日”专栏,该专栏连续开设36年,在美国报业史上历时最久,影响最大,深受国内外重视。1958年、1962年两次获得普利策奖。1974年,85岁的李普曼被纽约市授予最高荣誉青铜奖。主要著作有:《政治序论》(1913)、《自由与新闻》(1920)、《公众舆论》(1922)、《美好社会》(1937)、《冷战:美国外交政策研究》(1947)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