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村镇
新村镇位于楚雄市西南部,距市府109千米,东与大地基乡相邻,西与西舍路镇、中山镇交界,北与大过口乡接壤,南与双柏县(石)嘉镇隔江(礼舍江)相望。
1966年10月中邑舍区划出新村、大坎子、大自雄、各兴佐、密者、和平郎6个大队设新村公社驻新村;1984年4月改为新村区;1988年2月改为新村乡;1994年4月新村乡政府迁到红星树村公所,新村村公所更名为下村村公所;2002年7月改为新村镇,名称沿用至今。
新村镇国土总面积355.03平方千米,辖巨龙、腊曲、西叉、洒树咪、下村、密者、伍街、大坎子8个村委会,178个村民小组,222个自然村,4029户农户。
2022年末,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5亿元,超计划6.4%;完成招商引资4.63亿元,超计划14.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0万元,超计划2.8%。完成向上争资297万元,超计划8%;全年完成财政拨款支出2406.55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08人,超计划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市同步增长;新增市场主体242户,超计划77.6%。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新村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地理环境
新村镇位于楚雄市西南部,距市府鹿城109千米,东与大地基乡相邻,西与西舍路镇、中山镇交界,北与大过口乡接壤,南与双柏县鄂嘉镇隔江相望。海拔在769~2396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22℃,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耕地总面积14747亩,其中:水田4593亩,旱地10154亩。
行政区划
辖8个村民委员会,178个村民小组,338个自然村。总面积357.81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2006年末,全镇共有3519户农户,总人口15063人,其中,女性7228人,占总人口的48%:男性7835人,占总人口的52%;农业人口14626人,占总人口的97%;非农业人口437人,占3%。全镇少数民族人口4214人,有汉、彝、回、白4种民族,其中:陈士修10849人,占总人口的72.02%;彝族4211人,占总人口的27.9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9‰。
2021年7月,根据楚雄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新村镇常住人口为10891人。
经济
2006年,新村镇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镇呈现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良好势头。2006年,全镇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农业总产值5920万元,比上年增长4%,粮食总产量771.2万千克,人均有粮512千克;农村经济总收入5107万元,存款总额达2390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439?5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30.96%,超额完成30.96%。其中,地方财政总收入24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财政总支出424.1万元,年终结余15.4万元。经济结构得到优化,粮经种植比例由65:35调整为69:31,第三产业总产值2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工商经济发展加快,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15881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8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化程度达65%,通电覆盖率达96.6%,通路率达81%,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5%、96%,固定电话普及率达35%,移动通讯覆盖率达9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15元,比上年增加141元,增长6%。
“三农”工作稳步推进,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的“三农”工作取得实效。完成粮食产量771.2万千克,收购烟叶714吨,实现烤烟总产值822.5万元,其中指令性烟叶收购均价达12.77元,比上年增加0.29元。种植经济作物1.13万亩,实现经济收入5092.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1%;畜牧业产值达89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5%。植树造林1693亩,建成沼气池35口。发放150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扶持770户农户发展生产经营;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200人。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输出1073人,实现劳务收入1287万元。全面贯彻落实农业税减免政策,完全取消农业税。对全镇8个村委会,151个村民小组,2956户农户的3000亩水稻兑现良种补贴资金3万元。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107万元。
2006年,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44万元,分别完成楚雄彝族自治州级试点和平部自然村镇级试点、西叉村民小组新农村试点建设。投资207万元完成基本烟田建设小水窖1150个;投资25万元完成腊曲村委会和平郎村管灌工程;投资37万元实施西叉村委会西叉片区和洒树咪村委会独松树村民小组的高稳农田建设项目;投资18万元完成腊曲村委会的恢复重建;投资30万元完成下村村委会搬迁重建;投资30万元完成下村完小师生宿舍楼建设;投资28万元完成西叉完小教学楼建设。密者河三级电站第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利建设新建坝塘6件,小水池60个;投资5.6万元完成旧村山、瓦渣拉、力窝山、梅子树、红土坡5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工程。投资31万元建成新村客运站;投资270万元完成新村烟叶站建设。新装有线电话261部,致富通无线电话154部;投资20万元建成白竹山、洒树咪移动通信基站2个;投资4?5万元完成巨龙街的修编及规划工作;投资34万元新建新村司法所。
2006年全镇完成农作物种植面积2.78万亩,产量达712万千克。投资4万元规划优质烟基地1.4万亩,规范化种植烤烟6500亩,粮烟支柱产业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全镇共实施天保工程28.74万亩,完成退耕还林2050.4亩;完成核桃嫁接2.71万株;实施幼林抚育5556亩,占计划3000亩的185.2%;完成育苗6.4亩,占计划5亩的128%。2006年末人均拥有核桃36?8株,人均核桃收入464元,收入上万元的农户达55户。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发展畜牧业重点示范户130户,生猪存栏1.8万头,大牲畜存栏8878头,黑山羊存栏1.76万只,畜牧业总产值达897万元。小水井金矿处理矿石量达14万吨,启动大坎子矿点技改扩建工程。全年共加工白木碗菌、绣球菌、牛肝菌、香菌、鸡枞等野生菌120吨。引导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和茶厂联营加工,开发茶叶并取得初步成效。鼓励群众充分利用剩余粮食加工小灶酒、精制食品等,使农产品进一步提质增效,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培强做大蚕桑产业,补助桑苗21万株,并配套新修水池33个,新种植蚕桑76.5亩,收蚕茧3853.8千克,实现经济效益9.16万元,蚕桑种植得到稳步发展。
社会
科教文卫
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宣传贯彻,强化学校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推行教育教学改革、教职员工考核改革,完善管理考核机制。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和认真开展“两基”、“普实”等工作,各级学校入学率、巩固率、完学率、升学率均不断提高。年内共投入资金200万元,完成中学教职工宿舍、中心小学学生宿舍和伍街完小等校舍建设,为中小学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年内共奖励扶持考取吉林省实验中学、大学学生76名,奖励资金5.08万元。
投资18.3万元新建住院用房1幢。在巩固和提高乡村一体化办医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卫生院管理机制。按照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原则,为全镇所有残疾人、五保户、特困户、60岁以上且有10年党龄的老党员代交合作医疗基金2.29万元,组织全镇农业人口100%参加新一轮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累计发放合作医疗补助资金31.29万元。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向外发布各类重要农业科技信息321条,提供市场信息109条,引进新优良种22个,分别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机技术推广培训班2期。年内共出黑板报32期,墙报12期,书写各类大小标语109条,利用休息时间组织篝火晚会6次,组织职工全国男子篮球联赛21次,承办“文化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和冬季运动会,开展政策宣传咨询3场次。
社会保障
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全镇共办理独生子女证28户,兑现奖优免补资金10.85万元。
2006年末全镇共3396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险金额达73.81万元。发放救灾大米25.1吨,各类抚恤金7.5万元,收取民房火灾保险3519户3.28万元。2006年全镇共组织劳务输出1703人,在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逐步发挥效益。
历史沿革
1966年,从中邑舍公社分出成立新村公社。
1984年,改区。
1988年,改乡。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新村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新村镇概况(2023年).楚雄市人民政府.2024-04-08
新村镇.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2024-04-08
正式发布!喜报来了!.百家号.2024-04-08
楚雄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楚雄市人民政府.202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