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菱背网蝽
角菱背网蝽是一种属于半翅目的昆虫,隶属于网蝽科。其种名为Eteoneus angulatus Drake et Maa。
形态特征
角菱背网蝽的成虫体型扁平,体长3.9-4.5毫米,宽度1.6-2.1毫米,呈现黄褐色。头部和前胸背板颜色更深,呈现出栗色。前翅上有明显的褐色斑点。头部除了前方的一对头刺突出外,其他部分较为平坦,表面粗糙,中间区域具有两排刻点,周围被平伏的金色短毛所覆盖。复眼凸起,呈圆形,颜色为红褐色。触角为褐色,第四节为黑褐色,被半直立的短毛覆盖,各节长度分别为0.15毫米、0.13毫米、1.25毫米、0.57毫米。喙分为四节,延伸至中足基节。前胸背板被平伏的短毛覆盖,三角突起带有刻点,侧角呈锐角状。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条深褐色的纵向隆起脊线,一直延伸至三角突的末端;侧背板呈脊状,靠近额头边缘有两个黑色的眉状印记。中后胸腹板上的纵沟宽阔而浅,尤其是后胸腹板更为显著。前翅的颜色为浅黄褐色或灰黄色,宽度大于腹部两侧,长度超过腹部末端;翅面的网纹较大,整个翅面上的黑褐色斑纹构成了类似于“大”字的形状。后翅略微轻于前翅,颜色为灰色。若虫成熟时,体长2.7-3.3毫米,宽度1.3-1.6毫米,体色为黄褐色。头部具有五个刺突,呈梅花状排列,其中触角间的两个刺突为三叉状分支,复眼上方的两个刺突和中央的一个刺突通常有5-7个分支,但也可能不规则。前胸背板上有褐色斑纹,接近前线的地方有两个褐色的眉状印记。胸部、腹部背板以及两侧都有分支或不分支的刺突。翅芽为黄色,末端有一个黄褐色的斑点。卵呈乳白色,透明,长椭圆形或呈茄子状,一端扁平,另一端为椭圆形。
分布范围
角菱背网蝽主要分布在河南省、江西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地。
栖息环境
角菱背网蝽的主要栖息地包括断枝髓心、枯枝落叶丛中、树皮裂缝和树枝分叉处等。
繁殖习性
角菱背网蝽在湖南零陵区的生命周期约为一年,期间会出现世代重叠的现象。成虫会在断枝髓心、枯枝落叶丛中、树皮裂缝和树枝分叉处过冬。次年的春季,随着气温上升,泡桐树发芽展叶,越冬成虫开始活跃并开始危害植物。大约一个月后,即五月上旬,会发现第一代卵。随后,每间隔约三十天就会产生新的一代,直到九月下旬出现第五代成虫。成虫在秋季末期进入越冬状态。成虫的羽化时间不受限制,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内都可以进行。然而,当温度达到36摄氏度及以上时,羽化过程基本停止。新羽化的成虫最初为乳白色,随着时间推移,颜色逐渐变深,五个小时后变成浅黄色。成虫在羽化后二十四小时内开始交配。它们的寿命为六至十天,多数情况下聚集在叶子背面吸取汁液。成虫飞行能力较弱,具有趋光性和假死性。雌性成虫将卵产在叶子脉络、叶柄以及嫩梢、嫩茎的组织内部,并在其上分泌出褐色的覆盖物。卵的发育需要相对高的湿度条件,干燥的叶片组织内的卵无法孵化。卵的第一代需要六至七天的时间孵化,之后的几代则只需要四至五天。若虫共有六个阶段,它们大多聚集在叶子背面进食。在蜕皮之前,若虫会停止进食或者行动迟缓,蜕皮后则迅速恢复进食。
危害
角菱背网蝽主要危害泡桐树植物,如泡桐、兰考泡桐、楸树等。它们通过刺吸植物的汁液来获取营养,导致被害植株叶片失绿、卷曲、脱落,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
林业措施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角菱背网蝽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林业措施:
1. 营造混交林,增强森林的生态稳定性,同时加强对森林的抚育管理,对于过度密闭的林区进行适当的间伐,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从而减少害虫的发生率。
2. 清理林下的枯枝落叶,将其焚烧或深埋,以消除角菱背网蝽科以及其他网蝽类害虫的越冬场所。对于受到角菱背网蝽、膜肩网蝽和小板网蝽侵害的寄主植物,还需要在冬季对树干进行涂白处理,以防止害虫的侵袭。
天敌利用
积极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多种天敌,如军配盲蝽等,充分发挥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能力。在茶园中,当每百片茶叶上的网蝽数量达到一百只时,可以按照益虫与害虫比例为1:52的比例释放军配盲蝽;当每百片茶叶上的网蝽数量达到三百只时,则应按益虫与害虫比例为1:24的比例释放军配盲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也是防治角菱背网蝽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选择75%辛硫磷乳油、50%杀螟松乳油、90%敌百虫晶体、50%敌敌畏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等农药,稀释至1000-1500倍后进行喷雾,或者采用25%乐果超低容量制剂对中龄树进行超低容量喷雾,以杀死若虫和成虫。
参考资料
Eteoneus angulatus Drake & Maa, 1953.Eteoneus angulatus Drake & Maa, 1953.2024-11-20
角菱背网蝽.角菱背网蝽.2024-11-20
角菱背网蝽 Eteoneus angulatus.角菱背网蝽 Eteoneus angulatus.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