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效果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涉及两个基本方面:个体效果的微观分析和群体效果的宏观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源于对传播效果的多层次理解。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相对较短,但它的发展道路充满了挑战。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通过媒介传递的信息对受众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变化。在狭义上,它特指具有宣传或说服目的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通常用于评估传播行为达成传播者预期的程度。而在广义上,它涵盖了所有大众传播媒介活动对受众和社会产生的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显性和隐性的影响。
双重含义
传播效果既可以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也可以指无论传播者是否有传播意图,其所从事的传播活动都会伴随的各种影响和结果。
三个层面
传播效果的表现不仅存在于具体的微观传播过程中,也在综合的宏观社会传播过程中有所体现。它包括认知层面的效果,即对知觉和记忆系统的作用,导致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心理和态度层面的效果,即对观念或价值体系的作用,引发情绪或情感的变化;以及行为层面的效果,这是一个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的过程,体现了效果的积累、深化和扩大。
相关研究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见证了多种理论的演变和发展。美国传播学者赛弗林和坦卡德在1981年提出的“强大效果论”强调了传播媒介在遵循传播理论原则下的精心策划下,有可能产生强大的影响力。然而,后来的研究并没有完全支持这一预测。伊莱休·卡茨在1977年将传播效果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反映了人们对传播媒介力量的认识经历了从“媒介万能”到“效果有限”再到“效果相当强”的转变。丹尼斯·麦奎尔则将传播效果分为三个理论视角,分别是从受众、传媒内部人员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待传播效果。罗杰斯在《传播科技学理》中将传播效果研究分为三个时代,即微弱效果时代、条件效果时代和分层效果时代,后者尤其关注新技术对传播效果的复杂影响。
里程碑
希伦·A·洛厄里与梅尔文·L·德弗勒整理了过去六十年传播学者对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案例,其中包括佩恩基金研究、火星人入侵事件、人民的选择研究、日间广播连续剧的听众研究、艾奥瓦杂交玉米种研究、电影实验、传播与说服研究、个人的影响研究、里维尔项目、儿童生活中的电视研究、新闻的议程设置功能研究、暴力与媒体研究、卫生局长报告和电视与行为研究等。这些研究共同构成了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里程碑。
参考资料
传播效果研究与学习理论关系之解读.传播效果研究与学习理论关系之解读.2024-11-03
第11章 传播效果研究.豆瓣读书.2024-11-03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豆瓣读书.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