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正路
东正路在东莞的老城区莞城街道,这条街道上出过很多名人,如陈伯陶、邓尔雅、邓望等
东正路简介
在东正路上的广东省东莞中学有百年建校史,古香古色的十九条小巷闻名国内外。
文化街区
在东莞的老城区莞城,有一条路几百年来充溢着书香味,被称作东莞的传统文化街区,其间走出了陈伯陶、邓尔雅、邓屺望等一系列文化名人。直到如今,这里仍然是东莞书香味最浓的一条街路,百年老校东莞中学就位于此,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一批批来去,是这条路上最动人的一道风景。这条路就是东正路。
东正路发展历程
东正路原名东门正街
东正路位于莞城的东部,西起新芬路,东至和阳路,长300多米。东正路原名东门正街,因路正对着东门城楼而得名。从明朝洪武年间即14世纪扩建东莞城开始,这条路就已经存在,算来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东正路原是一条4米宽的麻石路,上世纪50年代末,扩建为12米宽的水泥路。路西一段原叫“榜眼坊”,据《东莞市地名志》记载,明朝东莞榜眼刘存业曾在街口建一麻石牌坊,上面刻有“榜眼坊”三个字,路也因此而得名。牌坊已在上世纪中期被毁掉,路也在拓宽后一并称作东正路。
一夜之间建成十九巷
东正路还包括北侧的十九巷。说起十九巷,里面大有文章。据《东莞市地名志》记载,十九巷乃明末清初的东莞富绅李作所建。传说是李作楫在此建了十八栋同一式样和规格的房屋,并且是在同一晚上上好十八条屋梁,形成了十九条小巷,所以取名为十九巷。
走进去看,十九巷的风貌还依然可见,纵横交错成“井”字的一条条小巷,宽度仅可容两人并排通行。两边的房子,尽管多已改建,但式样、格局都非常相像,尤其是其中夹杂的一些保持原样的老房子,一律的青砖红瓦,几乎一模一样,小巷简直就像个小型迷宫,走进去很容易迷失在里面。巷中还有不少李姓的后人居住于此。
陈伯陶6年修成《东莞县志》
所谓人杰地灵,东正路被称为东莞的传统文化街区,不是没有道理。在东莞的历史上,明朝出过一个榜眼,清朝出过一个探花,两人都与东正路有着密切的联系。明朝的榜眼即刘存业,在此建有“榜眼坊”。更值得一提的是清朝的探花陈伯陶,十九巷里曾建有他的探花第。据杨宝霖的《陈伯陶传》记述,陈伯陶的老家在中堂的凤涌,其父亲住在莞城街道的十九巷。1855年,陈伯陶生于十九巷的家中。他自幼得名师指点,曾被老师、广东省著名学者陈澧誉为“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1892年得中探花。据说当年他参加殿试,本来是状元的,但因他在试卷中把“宣抚司”误写成了“宣慰司”,被压在了第十名之外。后经当时的户部尚书翁同龢据理力争,才改列探花。陈伯陶在朝廷中历任国史馆协修、总,中间曾弃官回莞,1911年后移居香港特别行政区,1930年逝于九龙寓所。在港期间,他组织数十人,历时6年,编写成《东莞县志》九十八卷,为历史上的东莞志书之最,也是他为东莞乡亲作出的最大贡献。在东莞市图书馆里,还能见到这本陈伯陶版本的《东莞县志》。如今在十九巷中,因为改建,探花第已经不存在了,不过当年探花第北侧的陈宅尚在,是个三进的大院,最里面的一进有两层,据说是陈伯陶的书房。书房檐下的木雕还在,精致而古朴。而在凤涌,还有保存完好的陈氏家祠,名为“胜起家祠”,其中的“胜起”两字为陈伯陶手书。祠内正堂中,挂有“陈伯陶恭承”的“钦点探花及第”牌匾,当年的红漆已经脱落,是百余年来陈氏族人历尽艰辛保存下来的。
邓屺望创办东莞博物图书馆
东正路上另一个文化大家是邓氏人家。邓氏族人在此居住了数百年,曾饮誉海内外的中成药“秋石丹”就出自这里的邓氏族人之手。据说当年该药曾医好太后的病,因此而享有专利权。邓氏名人辈出,明朝御史邓虚舟,其著述被收入四库全书;清朝江西省按察史邓蓉镜,有“邓青天”之誉。还有近、现代的邓尔雅、邓屺望等等。其中的邓屺望,曾留学日本学医,上世纪20年代回到东莞,筹建东莞博物图书馆,并担任馆长。东莞博物图书馆于1932年开馆,藏书近2万册。抗日战争爆发后,博物图书馆被迫闭馆,邓屺望因一向主张剿匪,被土匪怀恨,后被土匪暗杀于亲戚家中。在莞城街道的人民公园里,还矗立着当时建造的东莞博物图书馆,整个建筑西式风格明显,赴北方参展载誉归来的千角灯,就悬挂在二楼的大厅里。前年开始,莞城区政府斥资重修、重办东莞博物图书馆,广东省东莞中学将已珍藏了60多年的3000多册古籍悉数送还,杨宝霖还捐出藏书3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