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三便士歌剧

三便士歌剧

《三便士歌剧》(Die Dreigroschenoper)是德国著名剧作家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根据约翰·盖伊(John Gay)的18世纪英国歌剧《乞丐的歌剧》(The Beggar's Opera)改编而成的一部音乐剧专业。该剧的音乐由库特·魏尔(Kurt Weill)创作,剧本由伊丽莎白·豪普特曼(Elisabeth Hauptmann)翻译,改编自伊丽莎白·豪普特曼翻译的约翰·盖伊的18世纪英国民俗音乐歌剧《乞丐的歌剧》,以及弗朗索瓦·维隆(François Villon)的四首民谣《Seeräuberjenny》和《Die Moritat von Mackie Messer》。《三便士歌剧》通过荒诞的喜剧形式,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社会主义批判。该剧于1928年8月31日在柏林的Schiffbauerdamm剧院开幕。《三便士歌剧》的许多歌曲被广泛翻唱,成为标准曲目,其中最著名的是《Mack the Knife》的《Die Moritat》和海盗《Seeräuberjenny》。

剧情简介

《三便士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二十年代伦敦的故事。强盗头子麦基和乞丐女儿波丽秘密结婚了,把女儿视为资本的乞丐王皮彻姆认为自己蒙受了巨大损失,他向警察局检举了罪行累累的麦基,警察局局长布劳恩和麦基有着特殊的友情,他通知麦基逃跑。麦基和波丽告别后,来到妓院,一个妓女被皮彻姆妻子收买,麦基被捕入狱。布劳恩女儿帮助麦基越狱后,皮彻姆已准备在女王举行加冕典礼时举行乞丐游行,继续向布劳恩施加压力,无奈的布莱恩只得又一次拘捕麦基归案,而这一次,麦基再也无力解救自己。

创作背景

1927年至1928年冬天,贝尔托·布莱希特当时的情人伊丽莎白·豪普特曼从英国的朋友那里收到了盖伊的戏剧副本,对其中的女性角色和对伦敦贫困状况的批判深感着迷,开始将其翻译成德语。布莱希特起初对她的翻译项目不太感兴趣,但在1928年4月,他试图让印象派剧院经理恩斯特·约瑟夫·奥夫里希特对他正在写的一部名为《肉贩》的戏剧产生兴趣,实际上,他已经向另一位制作人承诺了这部戏剧。奥夫里希特正在寻找一部能在柏林船厂剧院推出他的新剧团的作品,但对《肉贩》的声音并不满意。贝尔托·布莱希特立即提议改编《乞丐歌剧》,声称他自己一直在翻译它。他将豪普特曼的翻译交给了奥夫里希特,后者立即签署了合同。布莱希特建议威尔写音乐,并花了接下来的四个月写剧本。

布莱希特使用了法国诗人弗朗索瓦·维隆的四首歌曲。他没有自己翻译法语,而是使用了K·L·阿默(卡尔·安东·克拉默)的翻译,这是他自早期戏剧以来一直在使用的来源。

两部作品的第一幕都以相同的旋律开始(“皮彻姆的晨歌”/“一位穿灰衣的老妇人”),但这是威尔从约翰·克里斯托夫·佩普施为《乞丐歌剧》编曲的旋律中借用的唯一材料。《三便士歌剧》这个标题是在开演前一周才确定的;之前它曾被宣布为简单的《乞丐歌剧》(英文),副标题为“鸨母歌剧”。

1929年,威尔明确了这部作品的政治和艺术意图:

通过《三便士歌剧》,我们接触到了一个可能根本不了解我们或认为我们无法吸引听众的观众……歌剧是作为一种贵族艺术形式而建立的……如果歌剧的框架无法承受时代的冲击,那么这个框架必须被摧毁……在《三便士歌剧》中,重建是可能的,因为在这里我们有机会从零开始。

当时,威尔声称“音乐不能推动剧本的发展或创造其背景”,但当它在合适的时刻打断行动时,它才能发挥其正确的价值。

音乐

威尔的配乐显示了当时爵士乐和德国舞曲的影响。管弦乐队包括一个小型合奏团,有很多乐器重奏(在最初的演出中,例如,大约7名演奏者涵盖了总共23个乐器部分,尽管现代演出通常使用更多的演奏者)。

版权争议

尽管对豪普特曼在文本中可能做出了多少贡献存在争议,但贝尔托·布莱希特通常被列为唯一作者。布莱希特在文学财产问题上表现出了“有根本的宽松”,这在当时引起了一些评论家的注意。

文化影响

《三便士歌剧》的许多歌曲被广泛翻唱,并成为标准曲目,尤其是《麦基·梅瑟之歌》和《海盗珍妮》。这些歌曲受到爵士乐和德国舞曲的影响,展现了威尔对传统歌剧咏叹调的替代使用歌曲的创新手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