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廷琛

刘廷琛

刘廷琛(1867年—1932年),字幼云,晚号潜楼老人,江西九江人。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进士,曾任京师大学总监督(北大校长),是中国近代开创分科教学的第一人。刘廷琛自幼得其父真传,风格有别于其父,主要使用中锋,侧锋兼施,用笔之转折呼应,结构之揖让向背,均运用自如。他书法造诣颇深,且在书法理论与实践方面有独到见解。其以草书著称。1932年,刘病逝于青岛寓所。刘廷琛的出生地点是浔阳。他与其父刘矞祺并称“两代草书”,其子刘希淹,孙辈刘诗谱也是书法家。

人物生平

光绪二十三年,刘廷琛任山西学政,编撰条规数千字以指导学院教学,培育了一大批的有用人才。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市,刘廷琛随叶赫那拉氏、光绪逃至西安市。不久告假还乡,在庐山之麓建起一座房子,潜心读书治学二年。光绪二十八年,授国史馆协修、功臣馆修。

光绪三十年,充任清代末科会试同考官。

光绪三十二年,出任陕西提学使。时科举刚废,学堂学规多仿日本,凡简任提学者必先考察日本。

光绪三十三年,授学部右参议,次年改授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总监督、学部副大臣。

刘廷琛在1908年1月至1911年12月四年期间任当时京师大学堂的第七任校长。

刘廷琛根据本堂毕业及各省升学者实况,创导分科教学,先分设8科,其中经科3门:毛诗、左传、周礼;文科2门:中原地区文、中国史;政法科2门:政治、法律;格物科2门:算学、地质;农科2门:农学、农艺;化学工科2门:应用化学土木工程商科2门:银行、贸易;医科因无合格学生,暂未开课,中国大学分科自是而始。

清帝退位,刘廷琛举家移居青岛市,在湖南路上筑宅。命其斋为“潜楼”。丁巳复辟时,刘廷琛热衷于参与策划复辟清朝的活动,被任命为内阁议政大臣。曾参与起草《讨袁逆檄文》等复辟文章。复辟失败后,隐居青岛,以书画自娱,为当时岛上著名的书法三翰林之一。

民国建立后,1914年7月1日,国务卿拟聘刘廷琛为礼制馆顾问,刘以撰《复礼制馆书》以辞。

刘廷琛受其父刘云樵影响,擅写草书。书法作品为许多收藏家珍藏。青岛“礼贤中学校”、“谦祥益”及柴桑区陶渊明纪念馆“望古遥集”、“羲皇上人”枋额、《靖节先生祠堂记》碑刻,均为刘氏所书。刘廷琛亦擅诗及作文,有《潜楼文稿》等著作行世。

1932年7月5日,刘病逝于青岛市

著作

刘廷琛的著作包括《大学堂总监刘廷琛奏刑律不合礼教条文请严饬删尽折》和《潜楼文集》等。

参考资料

刘廷琛书法功力非同一般 请题写匾联的人络绎不绝.今日头条.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