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蹄草
茎细长,节处生根。叶圆形或肾形,背面密被贴生丁字形毛,全缘;花冠钟状黄色。果近球形。播种和分株法繁殖,蔓延能力很强,为优良的地被植物。
多年生挺水或湿生草本植物。茎匍匐蔓生。节上长根,上扬枝条长 5~30 公分,被疏毛。叶为单叶,对生,具叶柄,柄长 2~10 公分,纤细,被短柔毛;叶片圆肾形,托叶心形,膜质。花序为形花序,单出或数枚束生,花梗长短不一;果实为离果,扁球形。乞食碗的叶缘有不规则缺裂,加上基部深裂,有如乞丐乞食用的破碗,因此被称为“乞食碗”。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45厘米。茎匍匐,有斜上分枝,节上生根。叶片膜,质至硬膜质,圆形或肾形,长2-5厘米,宽3.5-9厘米,边缘通常5-7浅裂,裂片有钝锯齿,基部心形,掌状脉7-9,疏生短硬毛;叶柄长4-27厘米,上部密被柔毛,下部无毛或有毛;托叶膜质,顶端钝圆或有浅裂,长1-2毫米。
伞形花序数个簇生于茎端叶腋,花序梗短于叶柄,长0.5-2.5厘米,有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梗极短,长0.5-1.5毫米,很少无柄或超过2毫米,花柄基部有膜质、卵形或倒卵形的小总苞片;无萼齿;花瓣卵形,白色或乳白色,有时有紫红色斑点;花柱幼时内卷,花后向外反曲,基部隆起。
果长1-1.2毫米,宽1.5-1.8毫米,基部心形,两侧扁压,光滑或有紫色斑点,成熟后常呈黄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显著。花果期5-11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路旁、荫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海拔350-2080米。
分布范围
产于陕西省、安徽、浙江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省区。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气味归经:性凉,味微苦,无毒,辛。清热除湿,解毒利尿。入经。性味:全草:辛、微苦、凉。
功效:清热利湿;化止血;解毒。全草可入药,具有利尿之功效。效用:全草:活血止血,清肺热,散血热。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痢疾,腹泻,经痛,月经失调;外敷肿毒,疮疡及外伤出血,骨折脱臼。根茎叶可当中药材来风、固肠、明目清暑等。
食用价值
采全草,除去老茎及老叶后洗净,直接炒食或以开水烫熟后,再加各种调味料搅拌食用。或以盐渍成小菜食用。根茎叶可以当蔬菜料理。
栽培技术
繁殖分株或插法,保持栽培土湿润,约1~2周即可发根。由于植株可耐湿,挺水型,因此也适于水盆、水池栽培。
以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为主,多在每年3~5月进行,保持栽培土湿润,约1~2周即可发根。亦可采用播种法进行育苗。
土壤要求
这种植物在温暖地区可露地盆栽,适於水盘、水族箱、水池、湿地中,室内水体绿化。当水族箱栽培时,常作为前景草使用。如要使用盆栽或吊盆栽培,最好能长期保水。培土可使用由腐叶、河泥、园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质。
温度要求
性喜温暖潮湿,栽培处以半日照或遮阴处为佳,忌阳光直射,栽培土不拘,以松软排水良好的栽培土为佳,最适水温22~28度。
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成团,展开后长约15-30cm,茎纤细柔软而弯曲,有分枝,被疏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叶鞘,被毛;叶多皱缩,完整叶呈圆肾形,5-9掌状浅裂,裂片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有缺齿,具掌状叶脉,两面被紫色短硬毛。质脆。气微,味淡。
参考资料
Hydrocotyle nepalensis.植物智.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