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寺森林公园
法界寺森林公园位于嵩明县县城西北部灵云山东麓,距县城2.5千米。此地山势嵯峨天皇,风景秀丽。这里曾是佛教圣地,建于后晋年间(936~947年)的法界寺,鼎盛时殿宇多达10余重,自山顶沿山势鳞次展布,错落有致,模宏大,名列嵩明八大寺之首。清末时期,寺缺修缮,20世纪50年代,破除封建迷信,佛像被殆尽,房舍倒塌,仅存遗址。
1989年,嵩阳镇群众自发在性海庵原址建砖木结构平房6间,内塑观音、文殊菩萨、普贤等佛像;另建房4间,作办公、住宅使用。1997年,嵩阳镇政府及所属山脚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决定利用灵云山自然景观和法界寺的历史影响,用15年时间分期开发建设占地2平千米里融观光、旅游、度假和佛教文化发扬为一体的灵云山法界寺森林公园。
规模设计
1989年,嵩阳镇群众自发在性海庵原址建砖木结构平房6间,内塑观音、文殊、普贤等佛像;另建房4间,作办公、住宅使用。1997年,嵩阳镇政府及所属山脚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决定利用灵云山自然景观和法界寺的历史影响,用15年时间分期开发建设占地2平方公里融观光、旅游、度假和佛教文化发扬为一体的灵云山法界寺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包括重建法界寺大雄宝殿,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于当年11月15日奠基兴工,至1999年1月18日竣工。按原址原貌重建的大雄宝殿,为五间重檐歇山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21.4米,宽18米,高14.6米,琉璃瓦屋面,剑川木雕门窗,大理石平台围栏,霓虹灯屋檐装饰,殿名匾额为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墨宝内塑如来、药师、阿弥陀佛像及五罗汉群像;在大殿左右建二层楼厢房19间,供公园管理人员工作及僧尼居住;整修了大殿左右两侧的白龙潭,再现"双泉泻碧"景观;沿专用公路 建成山门三道,气势宏伟,颇具观赏性;在二天门西侧建露天舞台,供游客集会和开展文艺活动使用。
工程项目
一期工程共投资500余万元。同年,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投资50万元,在大殿前约200米的三天门外,建成石拱桥一座,修通大殿至山顶宝莲塔(观景塔)的盘山公路,为后续工程奠定了基础。2000年6月,县旅游局、公园管理处同云南民族画院合作开发绿色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以大殿东侧山坳为中心,修建绿色生态碑林,由100块汉白玉碑石组成,碑文内容古今中外赞美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名人名言,利用文化品位高雅、书法艺术精湛的碑刻群陶冶游人性情,传输环保知识,提高大众爱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至年底,碑林大门、雄鹰、双龙壁画、法界寺镇山石、部分文化碑刻以及县委、县政府在灵云山组织开展新千年元旦迎曙和中秋月活动的世纪碑等景点已矗立园内。同年,云南民族画院在三天门东侧修建高品位的书画山庄,既陈列展出书画精品,又作嵩明分院工作基地。至年底,已初具规模。法界寺森林公园边建设边开放。据不完统计,1999年1月至2000年底,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公园收入近70万元。
参考资料
法界寺森林公园.携程.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