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城县产业集聚区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5.98平方公里,2014年底,建成区6.9平方公里。该区位于虞城县城南部,北起木兰大道、南至南环路、东至203省道、西至与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交界处。集聚区划分为装备制造区、纺织服装区、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工业园、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区、配套生活区等六大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
建制沿革
虞城县于2005年在县城南部漓江路和工业大道(当时为南环路)北侧开始筹建工业基地,2008年根据省有关精神更名为工业集聚区,2009年更名为产业集聚区,并确立了发展五金电子和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2014年主导产业调整为装备制造(含汽车及零部件)和纺织服装(服饰)两大主导产业。同时,经市发改委批准,建设以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为主体的科迪食品工业园。园区管理机构于2006年4月成立,名称为虞城县园区管理委员会,2009年10月更名为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现机构规格为副处级,下设办公室、承接服务科、党群工作科、社会事务科、统计监测科等5个科室,规格为副科级。
规划概况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位于虞城县县城总体规划区的南部,北起木兰大道,南至南环路,东起203省道,西至县界。总规划面积15.98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2.48平方公里,发展期6.2平方公里,控制期7.3平方公里。集聚区规划分为六大功能区,即:装备制造区、纺织服装区、食品加工区、仓储物流区、综合服务区和配套生活区。在产业规划上,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含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服饰)和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至2020年,将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集群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地理环境
产业集聚区区位和交通优势得天独厚,位于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最前沿,西距郑徐高速铁路、商合杭高铁商丘枢纽站10分钟车程,商丘观堂机场半小时车程,距郑州市2小时车程,东距徐州市1.5小时车程,距连云港市3小时车程。京九铁路、济南—广州高速公路、105国道、203省道纵贯南北;陇海铁路、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310国道、324、325、326省道横穿东西。商合杭高速铁路在虞城县境内设有商丘东站,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在虞城县境内设有4个火车站。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紧邻中原经济区的陇海发展轴,位于中原经济区第一圈层与第二圈层之间,将受到中原经济区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商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形成城市空间发展七大组团,分别为:核心组团、西北组团、北部组团、临港组团、东北组团、虞城组团和古城组团。虞城组团是在商虞发展轴线两侧与虞城城关镇基础之上形成。战略规划提出商丘工业走廊的概念,工业走廊东起虞城县,西至临港组团,在虞城组团将形成现代制造业集群。无论是虞城组团还是工业走廊战略的提出,不难发现虞城是未来“大商丘市”发展中的重要一环,是商丘未来城市发展重要的战略支点。这为虞城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动力因素,也确定了虞城在商丘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位置。
经济概况
截至2014年底,产业集聚区已建成面积达6.9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9家(工业企业162家),其中“四上”企业96家(规模以上工业74家)。2014年,产业集聚区四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34.69亿元,同比增长42.9%;完成增加值49.2亿元,同比增长41.3%;完成投资148亿元,同比增长40.1%。全部从业人员5.4万人。
主导产业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有三大主导产业:五金电子产业、纺织产业、食品加工等三大主导产业。2010年6月,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已入驻企业95家,建设标准化厂房26.6万平方米,累计完成项目投资36.2亿元,单位规划面积固定资产投资3.45亿元/平方公里,从业人员达6500余人。县产业集聚区现有限额以上规模企业5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出口创汇企业12家,年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以上。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其中五金电子业、纺织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90%以上,年创利税2.6亿元。年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企业8家,在5000万元以上的19家。
2009年县产集聚区产业项目投资企业40个,总投资20.05亿元,同比增长21%。2010年县产业集聚区计划新上3000万元以上工业生产项目15家以上,其中争取落地5亿元大项目1个,确保落地3亿元大项目2个。年内限额以上企业个数争取达到75家。
2010年县产业集聚区拟入驻项目有乔治白服饰、亿源高频焊管、生物能源、十万锭纺纱、四百织布机、兴达胶彩印、汽车拆旧等19个,总投资达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目前县产业集聚区五金电子业、纺织服装加工业、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五金电子业
五金电子业:现有以华新水泥电子量具、大洋量具、华联量具、创业卷尺材料有限公司、木兰电器等为主导的钢卷尺、钢带、电子加工等企业40家。工量具行业形成了以钢卷尺为主打产品的产业链条。虞城县被中国计量协会命名为“中国(虞城)钢卷尺城”。至2009年县产业集聚区内以钢卷尺为主的五金量具生产企业,年产卷尺达4亿只占全国钢卷尺市场的85%以上,钢带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五金工具6000万套,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南非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20家钢卷尺企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电子加工业现有日产(企业)20万平方厘米电路板、5000台电话机、3000台收音机及扩音机的生产能力。
纺织产业
纺织服装加工业:现有以虞城县木兰纺织、辰龙纺织、九洲纺织、金果服饰为主的纺织服装加工企业,拥有年纺纱规模20万锭,年加工服装180万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食品加工业
食品加工业:现有以顶佳食品、木兰食品、小丫食品、木兰府食品、华裕面粉、群友食品、广纳利面粉、森林木华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23家,面粉年总加工能力10亿斤;方便面年加工能力6万吨;速冻食品年加工能力13万吨,以速冻玉蜀黍、荠菜为主的速冻蔬菜年加工能力占全国的60%以上;饲料年加工能力15万吨。以河南省万新肠衣有限公司、河南省誉德肠衣有限公司等为主的肠衣加工企业,拥有世界肠衣协会副理事长1名,委员2名,理事单位2个。年产盐渍羊肠衣2万桶,肠衣加工出口创汇占全国总量份额的近30%。
基础设施
2010年6月,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实际开发面积约3平方公里,主要依托324、203省道、虞营路、漓江路、木兰大道(商虞城市快速路)、南环路等主要干道,已形成三横六纵的路网格局,逐步形成了“带状”集聚的框架,修建道路46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30%,单位规划面积固定资产投资0.53亿元/平方公里。
其中2009年投资1.72亿元,修建了两纵两横、南环路、木兰大道及标准化厂房区等道路12.3公里;铺设供水管网8公里及排水管网26公里;架设通讯线路32.5公里;建设了产业集聚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基本完善了供水、排水、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县产业集聚区内现有11万千伏变电站1座,架设高压供电线路近30千米;日处理150吨垃圾处理厂一座、日处理2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日产(企业)3万吨第二水厂一座直接为产业集聚区提供用水;具有完备的有线电视、电话、宽带等通讯网络。
产业实力
创新能力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现有钢卷尺检测中心、钢卷尺技术研发中心红外线钢卷尺研究中心等。其中商丘市华新电子量具有限公司被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郑州海关认定为第十二批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商丘市华新电子量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
承接产业转移能力
虞城县积极开展特色招商,专业招商和专题招商,积极推进优势产业、产业链、产业集聚,成立了专门的承接产业转移队伍,并各级参加省、市组织的承接产业转移活动。2009年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有3个,分别为虞城县创业卷尺材料有限公司,由浙江省人邓力嘉投资32000万元兴建,年产钢带5万吨;河南华盛坤包装有限公司,由深圳人投资6000万元兴建,年生产卷尺包装纸箱1.5亿平方米;河南省森林木华食品有限公司,由浙江省杭州市投资2100万元兴建,年生产速冻蔬菜2万吨。目前,三个项目已正式入驻县产业集聚区,厂房主体已基本建成,近日可投入生产。2010年拟入驻项目有浙江乔治白服饰、亿源高频焊管、生物能源、十万锭纺纱、四百织布机、兴达胶彩印、汽车拆旧等19个,总投资达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
科学发展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形成“钢带—钢卷尺—五金工具”和“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两大产业链,实现了纺织服装和五金电子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虞城县钢卷尺产量占全国85%。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现有以华新电子量具、大洋量具、华联量具、创业卷尺材料有限公司、木兰电器等为主导的钢卷尺、钢带、电子加工等企业40家。量具行业形成了以钢卷尺为主打产品的产业链条。虞城县被中国计量协会命名为“中国(虞城)钢卷尺城”。至2010年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内以钢卷尺为主的五金量具生产企业,年产钢卷尺达6亿只,占全国钢卷尺市场的85%以上。其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及地区,近20家钢卷尺企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实现了产业升级换代。
2011年2月17日,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乔治白服饰落户虞城县产业集聚区。虞城县紧紧抓住产业转移机会,引进了辰龙纺织、九洲纺织、春宇纺织、乔治白服饰、金缕衣服饰、蕾蜜尔内衣、名凯服饰、顶森服饰、华宜服饰、毛毛袜业等为主的纺织、服饰加工企业19家。截至2011年3月底,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已经拥有年生产纺织76万锭、各类服饰服装加工1000万套的生产能力。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三个规划”合一推进。截至2011年3月底,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实际开发面积3平方公里,形成三横六纵的路网格局,逐步形成了“带状”集聚的框架,修建道路56公里,基础设施累计投资5.6亿元。
科技支撑
国家级钢卷尺质检中心已经在虞城县建成,2011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为钢卷尺、工量具产业的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服务平台。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制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技改投入,积极申报建立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到境外目标市场设立研发中心。截至2011年3月底,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着重培育65家标准化示范企业,有96家建起了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有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扩大开放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强力促进开放,提升经济外向水平。全面实施开放带动、内外联动、创新驱动“三动”战略,全面提升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外向竞争力。突出“招大招强”,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争取大型跨国公司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虞城县产业集聚区。2011年,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已确定引进1个投资1亿美元以上国外优势企业,力争引进2个。加快推进出口品牌建设,制定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出口生产企业取得FCC、UL、NTEP(美国)、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先进标准在重点企业的实施。支持企业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和国际认证,提升虞城县出口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加大出口品牌建设力度,依托“中国钢卷尺城”,全力打造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和品牌。扩大进出口规模,大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出口带动能力强的出口型项目,推动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截至2011年3月底,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内有外向型企业33家,其中自营出口企业11家,2010年实现出口3000万美元;虞城县产业集聚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2亿美元;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相继拥有了“海博”、“红叶”、“华联”、“海豹”、“亚东县”等26个国家级及省级知名品牌。
发展目标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和五金电子等三大主导产业,通过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壮大产业集群规模,使之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发展目标:2012年,产业集聚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亿元,安排就业人口为2.6万人;2015年,产业集聚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亿元,安排就业人口为4.7万人;2020年,产业集聚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亿元,安排就业人口为7.4万人。
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建立“特区”运行机制、改革审批制度,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产业集聚区内企业涉及到的有关规费,一律按低限或减免征收。
二是为企业构筑融资平台,依托虞城县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及虞城县金诺担保有限公司和虞城县诚信担保限公司,搭建了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2009年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融资2000万元,为产业集聚区企业融资6180万元。虞城县发展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计划增加资本金 5000 万元,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10000 万元,用于标准化厂房道路及供排水工程建设;计划为集聚区内的企业融资 28000万元。
三是根据产业集聚区内三大主导产业的实际需要,在产业集聚区内建立了产业集聚区门户网站。由集聚区管理委员会统一发布各类政务信息、商务信息、设立“集聚区概况”、“科技创新”、“投资指南”、“企业服务”以及重点企业的“企业简介”、“产品展示”、“企业荣誉”、“人才招聘”等窗口。
四是依托虞城县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建立了产业集聚区人才培训基地。根据企业需求,定期为企业无偿提供各类人才培训及员工技术培训。每年为企业培训2000余人/次。
五是2010上半年完成县产业集聚区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完善县产业集聚区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融资平台、培训中心、新产品研发中心等。启动国家级钢卷尺检测及工量具检验中心建设。
运行机制
落实产业集聚区封闭式管理职能,虞城县按照“人员派驻制,流程内部化”的要求,县发改委、财政局、国土局、住建局、环保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统计局、公安局等单位派出一名主管副职和至少一名业务骨干脱离原单位到产业集聚区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派出机构或办事窗口。派出单位对派驻人员进行行政授权,赋予派驻人员单独处理涉及产业集聚区发展和项目建设各类事项的职权,并实行与上级对口部门的业务直通。在行政区划管理上,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与所在的城关镇、城郊乡和刘店乡进行“套合”管理,实行“一个整体两个班子”的办法,管委会负责产业集聚区建设,乡镇负责产业集聚区内项目的征地清障和村庄的社会事务管理。
在项目建设方面,对已规划入园项目,实行“五个一”办法强力推进,每个项目都有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套班子联系,一个单位负责,一套方案实施,一条龙业务办理。对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成立指挥部,签订责任书,落实目标、任务、时限、资金、责任人“五要素”,从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到征地清障、到开工建设、到达产达效及后续服务,牵头县领导和责任单位全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征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在督导机制上,由县两办督查室牵头,实行“一周一督查一通报,两月一巡视一点评”,对每次督查落后的,下发《督查通知单》,重点督促。
品牌创建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抓住被认定为河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的历史机遇,开展了新一轮的品牌培育工程,并通过“创牌、借牌、傍牌”,培育和引进了一大批国际国内和地区知名品牌。目前,集群内企业在国外注册商标12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著名品牌4个,河南著名商标26个。同时,通过大力实施标准战略,建立标准化体系,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集聚区内有20多家企业参与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企业执行标准登记率达到90%,国内外先进行业标准的采标率达到65%以上。另外,该县产业集聚区内还有高新技术企业5家、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科技创新产业园(孵化器)1个、河南省高成长型民营企业7家、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企业1家、河南省重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4家,拥有76项各类国家专利,40款国家专利技术产品,14个河南省优质产品。
获得荣誉
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是“国家工量具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河南省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河南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最具投资法制环境产业集聚区”等。2014年获“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晋级“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并荣获“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五周年最具竞争力产业名片金星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