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悲观主义

悲观主义

悲观主义泛指对宇宙、社会、人生悲观失望的态度、观点和理论,源于拉丁文pessimiis,意谓“最坏的”,与“乐观主义”相对。作为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认为世界变幻无常,人注定要遭受苦难,因而陷入悲观绝望,甚至认为生不如死,企图超越现实,以求解脱和获得拯救。悲观主义的本质是认定“负向价值”属于主导性事物、“正向价值”属于从属性事物的意识(包括自然意识或社会意识)。

在通常情况下,悲观主义者认为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已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着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而不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并把逃避最大负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迟钝,对于亏损反映敏感,其行为决策和价值选择总是遵循“小中取大”的基本原则。

定义

处于自身利益的需要,人对于不同的事物往往有着不同的选择倾向性,这种选择倾向性在根本上就是不同价值类型的选择倾向性。不同的“主义”,体现了人对于不同类型事物的价值选择倾向性。

意志分类

意志是人脑对于自身行为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意志的强度与自身行为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即意志强度第一定律)。人的意志特性千差万别,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体现了人的两种不同的意志特性,即体现了人在决策过程中所表现出不同的决策倾向。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能力,并产生对于自身行为价值关系的不同评价,从而表现出不同的决策倾向。由于价值等于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的代数和,因此根据所重视的是事物的正向价值还是负向价值,决策者可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

价值定义

乐观

乐观主义者总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原有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并使原有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并把最大正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敏感,对于亏损反应迟钝,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大中取大”的价值选择原则。

悲观

悲观主义者既不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行为能力来承受和减弱负向价值对自己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不相信自己能够使正向价值发挥更大的积极效应,他认为负向价值对于自己的不良影响将是巨大的,而正向价值对于自己的积极效应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他只关心事物的负向价值,而不关心事物的正向价值,并把逃避最大负向价值作为其行为方案的选择标准,这种人容易看到事物坏的一面,不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对于效益反应很迟钝,对于亏损反映敏感,其行为决策总是遵循“小中取小”的价值选择原则。

对人类行为的正面动机、或对人类经营过后而得出正面结果欠缺信心。亦即犬儒主义或悲观主义(Keeton, 1962)

名人代表

叔本华

悲观主义是人生观理论的又一种形式,阿图尔·叔本华是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叔本华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价值是毫无意义的”。他认为因为人有意志,所以就会有欲求和渴望。而欲望只会带来痛苦。因为如果人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这是痛苦的。要实现任何一种欲望的过程,都要遇到无数的麻烦和困难,这也是痛苦的。就算欲望最后实现了满足,也只是暂时摆脱痛苦,随之而来的就是无聊和空虚。何况人并不只有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欲望,满足了一些,其他的也满足不了。旧的欲望刚刚实现,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因此阿图尔·叔本华认为:“人的生存就是一场痛苦的斗争,生命的每一秒钟都在为抵抗死亡而斗争,而这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斗争。”

叔本华还把人生道路比喻成是一条铺满帜热火炭的“环形轨道”(就像400米跑道一样),人生就是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双脚踩在帜热的火炭上面。在跑道中间只有几处清凉的落脚点被看作是幸福的地点(比如在人生中也有些许所谓幸福快乐的时候:考上满意的大学了,谈上恋爱了,与心爱的人结婚了,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有什么高兴的事了等等,这些可算是清凉的落脚点吧)。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总期望或许确实能碰道那清凉的地方,获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觉,然而人们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

面对痛苦的人生,应该怎么办?阿图尔·叔本华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他认为要把自己的意志高高地挂起来,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在内心中对一切事物保持最大的冷漠,不再有任何愿望。叔本华克治生理欲望的办法是把它高高地挂起,不让它接触任何东西,这与宗教的出家、避世的办法差不多,但是它比宗教还要更悲观,因为宗教禁欲的目的是为了能得到根本的解脱(成神,上天国),尽管是虚无的,但总是有一种幻想,而叔本华认为欲望根本不可能有排除的希望,连幻想都没有,完全是走投无路了,真是够悲观的了。

阿图尔·叔本华简介

阿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1860年)德国利奥六世。他继承了伊曼努尔·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约翰·费希特谢林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阿图尔·叔本华语录摘选:

通常所见,快乐常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快乐,而痛苦则远远超过我们所预计的痛苦。

只有当我们陷入烦恼的痛苦之中的时候,时间才会驻足不前。

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悠闲的情绪。

昔日的存在,现在则不复存在,在下一次的一刹那间,则必然成为曾经存在。

一个众人和万物都不曾在他眼里时时显得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没有哲学才能的。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便无聊,人生就是在空虚与无聊之间徘徊。

一个人的痛苦容量是一定的,不是一个大痛苦便是一大堆小痛苦。

什么也不说,什么人也不信。

情人节到了,要送女人鲜花吗?不!阿图尔·叔本华说,那都是植物的生殖器!无知的女人还在闻着它们,说着,香啊香。

我的哲学令人不快,因为我说出了真理。

一个人可以做他想做的,可是得不到他想得到的。

人生即是痛苦,变幻原是永恒。

一个人在一生中应该及早知道,自己所处的世界在是一个伪装的世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心灵的宁静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是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骚动。

幸福不过是一场梦,不幸才是真实的。

1就是1,0就是0,我们的痛苦来自于在上面加上了无限的遐想。

发怒并非没有快乐,发怒比蜜糖还要甜。

值得骄傲的事情,都是难做的事情!

当愉快的心情敲你的心扉时,你就该大大的开放你的心,让愉快与你同在。

不受激情感动的日常生活是冗长无味的。一但有了激情,生活中却又充满了苦痛。

小人总是为找到了伟人的过失而自鸣得意。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我们就好比是田野上的羊,嬉戏在屠夫们的监视之下,这群羊,将或先或后,依次选择而被其宰割。因此,在美好的日子里,我们都意识不到隐而未发的恶运——如疾病、贫穷、残废、失明、昏聩等等——正早已等待在其后了。

一切爱恋和激情,无论其摆出一副多么高雅飘渺、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都根植於性欲之中。这种强劲的动力,仅次于对自身生命的热爱!

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

使别人喜欢自己,不论出于什么方式,其目的还是在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

一个具有理智的人在完全孤独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与遐思中,其乐也无穷。然而世俗的快乐,剧场、游览、娱乐并不能使愚人免掉烦恼。

除了身体的痛苦和良心的谴责外,其余一切的痛苦都是我们想象地.

尼采

弗里德里希·尼采悲观主义与阿图尔·叔本华不同

对于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是坚决反对的。虽然叔本华用意志来说明世界和人生,强调艺术之于人生的意义,都给了尼采极大的启发。但在根本上,尼采是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视着比旧形而上学“更贫乏一个等级,不再拥有解释、创造虚构的能力”的消极虚无主义的。

在尼采看来,消极虚无主义是需要而又无能虚构一个“真正的世界”,又没有勇气接受现实世界的结果,它往往是“理想主义”作祟的产物。弗里德里希·尼采说:“如果说一个利奥六世可能是虚无主义者的话,那么他便是,因为他在人的一切理想背后发现虚无。甚或不是虚无,——而只是毫无价值、荒谬、病态、懦弱、疲惫的东西,从饮干的人生酒杯中倒出的各种渣滓……” 。而阿图尔·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最终发现的,就是那个巨大的“无”。

弗里德里希·尼采指出,悲观主义作为消极虚无主义,源于它对生命的否定。“出现悲观主义的原因”在于,“迄今为止强大无比的生命和前途无量的欲望惨遭谴责,因此生命诅咒自身” 。尽管悲观主义有各种类型,诸如“敏感的悲观主义(痛苦太多,刺激过度);意志不自由的悲观主义(换句话说:对刺激缺乏抵抗力);怀疑的悲观主义(怕固化、怕抓、怕摸)”。但是,“所有这些不都是一模一样的颓废和病态现象吗?……过分看重道德价值,或虚构‘彼岸’,或社会紧急状态,很痛苦等等。任何对狭隘观点的夸大,本来就是病态的征象。看重否定,不注重肯定,也是一样!”阿图尔·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作为“敏感的悲观主义”,正是这种“看重否定,不注重肯定”的消极虚无主义的典型形式。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悲观主义”,弗里德里希·尼采称之为“强力悲观主义”、“理智悲观主义”和“我们的悲观主义”。尼采说:“我们的悲观主义,世界上并没有我们所说的那种价值,——我们的信仰本身大大提高了自身的认识欲望,以致我们只好这样说。这样一来,世界就愈发没有价值了;因为,世界被认为是这样的。——只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才是悲观主义者;我们要毫无保留的承认新的估价,绝不墨守成规,自我蒙蔽,自我欺骗……”这种悲观主义就是“强力悲观主义”。在强力悲观主义下,“人现在不再为祸患辩护了,人断然拒绝辩护。人要完全彻底享受祸患,认为无意义的祸患乃是最有意思的东西” 。弗里德里希·尼采说,这种悲观主义“是悲观主义的极端形式”,而伴随之的,是“真正的虚无主义将会问世”,尼采自信“这一点我已看出来了” 。尼采之所以“看出来了”,是因为这就是他自己所追寻的,所进行的。尼采接过了阿图尔·叔本华的旗帜,但对它进行了革新,这种革新在将叔本华的“敏感的悲观主义”变为强力悲观主义的同时,也使虚无主义彻底化,由“消极的虚无主义”而变为“积极的虚无主义”。可以说,在弗里德里希·尼采这里,“强力悲观主义”,“彻底的虚无主义”和积极虚无主义是同义的。弗里德里希·尼采自己对他的这一革新运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比较明确的说明:

“我的革新。——悲观主义继续发展,理智悲观主义。因为,道德批判,消散了最后的慰藉。颓废征象的知识,使任何强大行为蒙上错觉;文化孤立了,这是不对的,但文化却因此而变得强大。

1、我致力于反对个性的衰退和日益增长的软弱。我在寻找一个新的中心。

2、认识到了这种努力乃是不可能的。

3、于是,我继续走上毁灭之路—在那里我找到了为个体所用的力之源。我一定要当毁灭者!——我认识到,毁灭的状态、个体根本不能从中完善自身的状态,乃是一般生命的反应和个别情况。我坚持永恒轮回之说,反对普遍毁灭和不完美的这种瘫痪的感觉” 。

弗里德里希·尼采悲观主义的作用

尼采是公认的悲观主义利奥六世,就像每一个悲剧都具有的感染力一样,尼采也感染了一代代的青年,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魔力不仅仅在于他的“悲”字更在于他的“情”字,在他眼中的世界本身就是一场悲剧,但这悲中却有着壮的意蕴,人生固然是是一场悲剧,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把把这场剧目淋漓尽致的进行演绎,这是尼采悲观主义与传统的悲观主义的最大的不同之处,这样一来与其像一百多年来大家认为的那样说他是一位悲观主义哲学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悲情主义哲学家,如果说莎士比亚是在创作悲剧的话,那他就要比他更进一步是在宣扬悲剧,也是在演绎悲剧,他个人本身就是在悲剧中的一位尽情表演的大师。人的生存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恐惧和痛苦,同时也面对着悲惨的没落,这是弗里德里希·尼采对人生的可悲性的充分的肯定,在这里他是真诚的,他没有像以前的一些利奥六世们那样把人生美化,给人生披上一些华丽的外衣,也没有像另一部分哲人那样给人生找到外在的不切实际的所谓的人生意义,他选择了直面惨淡的人生,这和鲁迅的那种强人味道是一样的,人生虽然如此,但是他没有像一些看破人生的一些人一样,或者避世、或者麻木不仁、或者委靡不振、亦或者干脆自杀了事,而是面对着人生的惨淡积极的回应,既然斗争、痛苦、毁灭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积极面对呢?在以人生悲剧的抗争中体会热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快慰,使人生尽可能的多姿多彩、壮丽美好呢?在不完美中体验完美,在痛苦与毁灭中体验快慰——这就是弗里德里希·尼采——一位悲情者。

这种悲情主义是他一切创作、一切思想的源泉,无论是酒神精神与太阳神精神的衍生,还是他的反基督思想问世,亦或者是他的重估一切价值本意,都是他悲情主义的外在表现,就算是他的超人思想也是在为他的悲情主义服务,他的悲情主义为他奠定他一切思想的基础,他后来的著作把这一思想一再进行的完善并教大家如何演绎人生这场大悲剧。他的著作几乎涉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对每一个事物几乎都有议论,过去很多人认为(即使现在也有人这样认为)那是一大堆无从确证的信念和洞见,是支撑生存的希望和信心。

是这样的吗?弗里德里希·尼采开创了人生哲学、生存哲学的先河,对于先河人物向来就会有很多人的非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你看看他究竟影响了那些人吧,如:斯蒂芬·茨威格托马斯·曼萧伯纳赫尔曼·黑塞莱纳·里尔克安德烈·纪德鲁迅……这些个赫赫的名人枚不胜数,这些就足以可以让我们看楚他著作的哲学价值,尼采的悲情默化了多少个悲情主义者呢?这恐怕天都不会知道,这就是尼采悲观主义的人所不能及之处,因为他真诚就注定了他悲观主义的伟大。让我们也不要回避一切的痛苦和磨难去直面惨淡的人生。

参考资料

如何做一个聪明的悲观主义者?.新浪财经.2024-03-11

悲观主义(关于悲观主义的介绍).华夏文化传播网.2024-03-11

立象当超越表象.m.toutiao.com.20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