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储蓄
强制储蓄(英文名:Forced savings)是指由于通货膨胀所造成的非自愿储蓄,又称“强制性储蓄”。
强制储蓄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于19世纪初提出;在20世纪中期,常用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哈耶克。
强制储蓄有三种形式,分别为通货膨胀引起的非自愿储蓄、公司保留利润、政府征税并投资。
定义
强制储蓄指由于物价上涨、消费降低形成的储蓄。强制储蓄不同于消费者节省消费而将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的自愿储蓄,而是由于通货膨胀所造成的非自愿储蓄。当通货膨胀时,消费品价格上涨,而消费者以预期收入所购得的物品较前为少,被迫节约。另一方面,企业主这时心怀乐观希望,会增加资本品生产产量,这是一种资本积累,而这种积累是由牺牲消费者利益而来,而非消费者自愿,是一种强制储蓄。只要商品价格比货币工资增长得快,通货膨胀就会造成实际消费的下降和强制储蓄的上升。
来源及发展
强制储蓄由英国经济学家杰里米·边沁于19世纪初提出;在20世纪中期,常用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哈耶克。哈耶克认为,在经济繁荣和物价高涨之时,由于企业生产者的乐观估计和预期,往往增加资本财产(即增值性财产)投资,减少消费财产(即非增值性财产)投资。于是,消费财产价格更加高涨,与过去相比,消费者即使以现在的同等所得,却只能购买得到比以前较少的消费品。因为种储蓄是由于消费品价格相对提高,并使消费者作出牺牲后而产生,故有强制储蓄之称。
发生原因
在货币幻觉的作用下,人们意识不到物价上涨的存在,消费支出的名义货币量不变;由于物价上涨,人们的真实消费支出减少。或者,人们意识到物价的上涨,但出于保持其持有的货币的真实价值不变的考虑,于是积累更多的货币,降低消费。另外,物价上涨可能具有将收入从低储蓄倾向群体向高储蓄倾向群体转移的效应,例如由居民向企业转移,从而在整体上增加储蓄。当因为某些商品存在短缺,消费者不能把他们的钱花费在想要消费的商品上,从而消费降低所形成的储蓄是另一种类型的强制储蓄。在自由市场上,这种状况可能是暂时的,因为商品的供应者可能对之做出增加供应的反应。在实行计划调节的发展中国家,如果增加供应被认为与整个经济计划不协调,这种反应就不可能发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强制储蓄可能持续存在。
强制储蓄的形式
强制储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由于通货膨胀所造成的非自愿储蓄。当通货膨胀时,消费品价格上涨,而消费者以预期收入所购得的物品较前为少,被迫节约。另两种形式是当一个公司将大部分赢利保留下来不作分红时,就是强迫股东进行储蓄,这种储蓄表现为公司资产的增加。当一国政府向公众征税,并将得来的资金用于投资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因为它阻止了消费者花费他们的一部分收入。强制储蓄能增加一国资本积累。
储蓄规律
强制储蓄,主要来源于家庭、企业与政府。正常情况下,三个部门各有各的储蓄规律:均由其正常收入中形成。家庭部门储蓄由收入剔除消费支出构成,企业储蓄由用于扩张性生产的利润和折旧基金构成,政府储蓄的来源,如果政府用增加税收的办法来筹资搞生产建设,相当于是从其他两个部门挤出,全社会的储蓄总量并不增加。但若政府以向国家银行借债,从而增发货币,这种筹措建设资金的办法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则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膨胀实现的强制储蓄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