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小叶槭

五小叶槭

五小叶槭是(学名:Acer pentaphyllum Diels)是槭树科槭属植物,糯米椴,高达10米。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常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状复叶,有小叶4-7,通常5。伞房花序,由着叶的小枝顶端生出,无毛;总花梗长1-1.5厘米。小坚果淡紫色,凸起,直径5毫米,略被疏柔毛;翅淡黄绿色,张开近于锐角或钝角;果梗细瘦、长2-3厘米,无毛;总果梗长1.5-2厘米。花期4月,果期9月。

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生长于海拔2300-2900米的疏林中。

五小叶槭对研究槭树科植物的起源和演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城镇园林景观树种。

物种简介

五小叶槭是奥地利博物学家约瑟夫·洛克(J. F. Rock)于1929年在中国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发现并引种到国外的,由德国的迪尔斯(Diels)教授于1931年命名。1948年,中原地区植物学界老前辈胡先驌和郑万钧将其定为槭属一个新组-五小叶槭组。但是由于原产地种群数量很少,且很难通达,国外的极少量五小叶槭都是第一次引种后存留在美国的母树繁衍的,这株母树也于1991年死去。中国国内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也在寻找五小叶槭种群,已知的个体数量大约为100多株。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该植物已经在原产地灭绝。直到1982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在进行横断山脉植物考察时,在位于四川贡嘎山西坡九龙县雅砻江支流九龙河边,意外地采集到一份五小叶槭标本。这一消失了近半个世纪的珍稀物种的重新出现,立刻引起了国内外植物学界和园艺学界的关注。2006年,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印开蒲在四川雅江县麻郎错乡沃洛希村附近的雅江边再次发现了一个五小叶槭种群。2007年7月中国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又在九龙县呷尔镇洛莫村发现五小叶槭种群分布。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0米。树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常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圆柱形,无毛;当年生枝紫色,多年生枝紫褐色,有椭圆的皮孔。冬芽圆锥状,鳞片卵形,先端锐尖,紫色,复瓦状排列。掌状复叶,有小叶4-7,通常5;小叶纸质犷窄披针形,长5-9厘米,宽1.4-1.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阔楔形,全缘;小叶柄长5-8毫米,淡黄色,无毛;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白色,略被白粉,主脉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侧脉17-19对、在两面均仅微显著;叶柄长6-7厘米,淡紫色,无毛。

伞房花序,由着叶的小枝顶端生出,无毛;总花梗长1-1.5厘米;花淡绿色,杂性,雄花两性花同株;萼片5,长圆卵形,长2.2-2.5毫米;花瓣5,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3.5-4毫米;雄蕊8,花丝无毛,长6毫米,花药黄色,卵圆形,在两性花中雄蕊较短;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子房被淡黄色疏柔毛,花柱无毛,柱头反卷。小坚果淡紫色,凸起,直径5毫米,略被疏柔毛;翅淡黄绿色,宽1厘米,连同小坚果长2.5-2.8厘米,张开近于锐角或钝角;果梗细瘦、长2-3厘米,无毛;总果梗长1.5-2厘米。花期4月,果期9月。

产生生境

分布仅限于中国四川雅砻江及其支流(木里藏族自治县九龙县、卡拉和麦地龙)海拔2200-3000米的河谷地带。分布区属高原半湿润气候,干湿季节明显,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其中6-9月最多),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降水量不到全年总量的6%。区内地势起伏大,北部为山原地貌,南部山高谷深,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属高山峡谷地形,雅砻河由北而南纵贯全境。九龙气象站位于九龙河上游九龙县呷尔镇,与五小叶槭分布区域处于同一气候单元,其资料可作为分析研究区气象要素的重要依据。根据九龙气象站历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06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777.8毫米(水面蒸发);多年平均气温8.8℃,极端最高气温31.7℃,极端最低气温-15.6℃;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1%,历年最小相对湿度为0;多年平均风速2.7米/秒,最大风速20.7米/秒;多年平均降雪日数35.8天,积雪深度10厘米;多年平均霜日数76天。

生长繁殖

种子采收后必须进行混湿沙藏60天以上,否则种子发芽缓慢且发芽率低,如混沙前种子含水率低可用清水浸种24小时,3倍于种子的湿沙混合均匀后埋藏,种子数量少可以装入尼龙袋埋入沙坑。第二年3月上、中旬取出沙藏种子,室内催芽。勤翻动,视干湿情况喷洒水,一般15-20天有裂嘴露芽的种子时播种。大田育苗开沟条播,沟深二三厘米,行距20厘米,覆土1.5-2厘米。容器育苗每袋播种2粒,覆土1厘米。发芽或裂口的种子播后6-8天开始萌发出土,长出2-4对真叶时间苗,每米播种行保留苗木15-20株。

栽培技术

苗木移栽:用作园林绿化苗木培育时需要移栽,起苗时尽量少伤根。苗木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最好,其他如石砾土、黄土均可,黏土栽培生长差,忌积水。幼苗栽植深度以原根状茎部位为准,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苗木生长。

选地:栽植于海拔800-1700米的山区。要求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造林时间:春季造林,甘肃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区在3月份造林。成片造林要把林地清理干净,穴状整地规格30厘米×30厘米×40厘米,清除树桩、树根、石块、草根等,每穴栽苗1株,保持根系平展不弯曲,分层填土踩实即可。造林后第一二年6月份和9月份各割草1次,6月份抚育时扩穴1次,第三年7月份幼林抚育1次,清理林内的缠绕植物。

主要价值

五小叶槭对研究槭树科植物的起源和演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不可多得的城镇园林景观树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极危。

2021年9月,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濒危原因

五小叶槭的生存面临着几大直接威胁。最大的威胁因素便是集中放牧,其中多是山羊、绵羊或是牛群。另外也有一些野牦牛和鹿活动的痕迹。一些小树苗生长在无法够得着的地方,还有很多长在灌木丛中,这使五小叶槭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保护。第二大主要威胁是砍伐木柴。许多树木都有被反复砍伐过的迹象。雅砻江峡谷中的农村地区主要依靠伐木取火。另外那里也有大规模伐木作业存在。山谷幽深,修建公路常常需要砍伐大片树木,而这些公路往往都建在河流之上,所经地区恰恰就生长着五小叶槭。遇到雨季,路段被冲垮,于是又需要大量砍伐重新铺路。而公路的修复又对五小叶槭的生存构成了二次威胁。另外两大潜在的极具破坏性的威胁是火灾和滑坡。由于五小叶槭的种群很小,一场大火或是一个大的山体滑坡就有可能摧毁整片五小叶槭林。地震、集中砍伐加上山体坡度大,使得这里滑坡现象很普遍。两个五小叶槭居群的下游地区计划修建大坝,这虽然并不直接威胁五小叶槭,却是最令人担忧的一大威胁。一旦修建了大坝,河流水位提升,将会淹没大量甚至全部的五小叶槭。

保护措施

1.提高五小叶槭保护等级:在加大研究力度的基础上,分析该物种的重要性程度和脆弱性程度,提高保护等级,以进一步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2.加大栖息地保护力度:在现有栖息地范围的基础上,建议扩大保护小区面积,以生态补偿或者林地赎买的方式补偿当地老百姓,以利公众的自觉保护,促进种群的自然恢复。对于开发所影响的栖息地,林业主管部门应积极与业主按相关政策和规定协商,将业主纳入到保护责任制,并承担相关的保护费用。

3.加大人工种群的恢复力度:在现有培育试验的基础上,加大投入扩大人工群落的面积,并将其作为彩叶树种进行城市绿化,保护与利用并重,进一步促进更大范围公众的保护意见。

4.加大筹资力度:继续争取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经费,同时多方筹资,可以考虑以提供人工种源吸收社会资金用于保护,统筹天保等林业重点工程用于保护。

5.加大保护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保护责任制,在林业主管部门设置专人,并以多种形式吸纳人才,进行该物种的调查与研究,同时以社区共管的方式,引导栖息地范围的群众自觉建立“保护乡规民约”,确定保护行动落到实处。

参考资料

五小叶槭.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9-23

五小叶槭.植物智.2024-09-23

抗诉四年后 五小叶槭最大野生种群或迎来“命运审判”_新浪四川_新浪网.新浪网.2021-08-09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15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