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氏象法螺
丹氏象法螺(学名:Cymatium dunkeri Lischke,1868)是法螺科梭法螺属下的一种,由丹氏命名。
形态特征
丹氏象法螺贝壳中型,淡褐色,螺塔稍高,水管沟较长,壳口内唇呈褐色,壳长7.5cm, 厚质纺形。胎壳大呈褐色,与后生壳有明显的区别。螺旋肋明显,偶尔有小块。壳皮厚,外唇内壁和轴唇壁有折叠或小突起。前水管沟喙状。口盖角质,核在侧边或下方。齿舌纽舌型。肉食性。
神经系统相当集中,没有唇神经连索。平衡器1个,仅仅有1枚耳石。唾液腺位于食道神经节的后方;通常没有食道附属腺、吻和水管。排泄和呼吸系统没有对称的痕迹,右侧相应器官退化。心脏只有1个心耳,不被直肠穿过。鳃1枚,栉状,通过全表面附在外套膜上。肾直接开口在身体外面,有的具有一条输尿管。具有生殖孔。雄性个体具有交接器。齿式通常为2-1-1-1-2。
栖息环境
丹氏象法螺多栖息在岩礁底浅海区和珊瑚礁间,有些种类则生活在沙或泥沙质海底,从潮间带到几百米水深的海底都有它们的踪迹。
生活习性
常以海星纲、瓣鳃纲如珠母贝幼贝等为食。足富有肌肉质,适合于在各种条件下运动,但常与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相关。这些在水底爬行的种类,是以足部肌肉的收缩来推动身体前进。运动时是先由足部的纵肌收缩,收缩到最高峰时,足底局部抬起离开地面,随后纵肌松弛,抬起的部分落回地面,这样便前进一步,如此的收缩波可以在足的局部范围内进行,也可在足的全长内发生,也可以左右交替收缩前进。纵肌的收缩由后向前推动身体前进,所以伸缩波与运动波方向一致。
属于前鳃亚纲中肉食性腹足纲。其消化道的前端常形成吻,周围包有吻鞘,吻中含有口腔、齿舌。取食时是由于头部充血而将吻伸出,缩回时是受肌肉控制,由缩吻肌将吻鞘拉回。肉食性种类的齿舌上细齿的数目减少,但硬度增加,齿舌末端有倒勾、棘等,适合于切割及撕裂食物,有时齿上还有毒腺。肉食性种类口腔中常有颚,消化道一般较植食性的短,消化腺分泌的酶主要是蛋白酶。
分布范围
丹氏象法螺分布于日本、中国台湾北部海域及澎湖、新喀里多尼亚和澳洲,但两区的中间海域如菲律宾或新几内亚岛却没有发现,在中国台湾北部浅海颇稀少。
生长繁殖
丹氏象法螺雌雄异体,雌雄性需交配后方能使卵受精。卵多形成卵囊,产卵在水草或其他物体上。
用途
丹氏象法螺的外壳体螺层非常膨胀。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
丹氏象法螺的壳体大,壳厚,一般壳层表装饰性极丰富。可供赏玩和装饰,大型体层的螺壳可当乐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