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凉州乐舞

凉州乐舞

凉州乐舞作为西北乐舞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中原王朝乐舞的精髓之一。这种乐舞形式在五凉时期得以发展和完善,融合了武威郡本土、中原汉族以及西域(包括印度)的乐舞元素,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

历史

起源

凉州乐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已有打击乐器软陶泥鼓、彩陶盆、吹奏乐陶埙等出现。前凉时期的张骏墓中也发现了乐器,这表明乐舞活动早在那时就已经存在于凉州地区。

发展

汉代之后,中原地区的旧曲雅乐逐渐传播至河西地区。五凉时期,随着大量中原移民涌入凉州,中原的音乐和舞蹈也随之传入并广泛流传。在凉州与西域的频繁交流中,西域乐舞开始融入当地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凉州乐舞。这一过程在前凉张重华时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当时天竺(印度)乐舞传入武威郡,并带来了多种乐器和乐工。后凉时期,吕光在远征西域归来时带回了大量的乐舞艺人和乐器,这些资源被整合成一支大型乐舞队伍,并与当地的中原乐舞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由此产生的乐舞被称为西凉乐舞,其特点在于结合了西域的欢快舞姿和中原的轻盈柔美,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舞蹈语言。

特色

凉州乐舞的特点在于其在引入西域音乐方面的开创性,以及在融合中西方音乐元素上的贡献。这种乐舞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隋唐时期。《秦汉乐》作为凉州乐舞的代表作品,后来更名为《西凉乐》,并在北魏时期被视为“国乐”。隋朝确立了九种国乐,其中有七种来自河西地区,其中《西凉乐》尤为知名。天宝时期,凉州乐舞达到了艺术成就的巅峰,尤其是《霓裳羽衣曲(舞)》,这是由河西节度使杨敬述进献的西域乐曲《婆罗门曲》改编而来,深受李隆基的喜爱,并由杨贵妃演绎,成为了唐朝乃至后世的经典之作。

参考资料

乐舞流广.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政府.2024-10-31

非遗文化 | 凉州攻鼓渊源考——西凉乐舞的遗存.澎湃新闻.2024-10-31

【丝路非遗】西凉乐舞.搜狐文化.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