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纪麟

刘纪麟

刘纪麟,农业教育家,玉米遗传育种学家。致力于玉米雄花不育性研究,育成华玉1号、2号、3号恢复型雄花不育系玉米杂交种;倡导种质改良,创建具南方特点的玉米轮回选择基础群体,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发展南方玉米生产与育种事业作出了贡献。

人物经历

刘纪麟,天门市干驿镇人,1926年3月5日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3岁时,母亲去世,靠父亲微薄的薪金维持生活,6岁开始上学,学习勤奋,名列前茅。9岁时,父亲突发脑出血病逝,随继母回天门老家。因生活困难,又到姑父家寄住,几经波折,多次转学,1937年他在干驿镇小学毕业,后转到舅父肖劳先生(著名诗词书法家)家寄住,并随其全家入川。在舅父母的接济下,先后就读于重庆市立初中、合川国立二中初中部和江津国立九中高一分校,1946年秋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农艺系,1950年毕业。

1945年秋季投考大学前,为了生计刘纪麟曾在四川江津《民言日报》任编辑。大学毕业后,刘纪麟留校担任助教兼政治辅导员。1952年秋院校调整,湖北农学院并入华中农学院,他先后担任助教、讲师。1955年秋考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1956年底到1960年10月在苏联乌克兰农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从事玉米育种研究,获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继续在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担任讲师,1966年作为中国农业代表团团员赴阿尔巴尼亚访问考察,1978年全国恢复技术职称评定后任副教授,1980年任教授,1983至1984年作为访问教授赴美国密苏里大学从事玉米遗传育种合作研究一年,1986年为博士生指导教师。1990年他选育的恢复型雄性不育胞质玉米新品种华玉2号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刘纪麟曾担任华中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粮食作物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农业组副组长,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旱粮专业组组长,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等社会职务。

主要论著

乌克兰森林草原地带玉米育种原始材料的组建

1 刘纪麟.《乌克兰森林草原地带玉米育种原始材料的组建》(俄文).农业科学副博士论文,1960

玉米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

2 刘纪麟.《玉米雄性不育系研究初报》.见: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玉米育种组编.遗传与育种,1976(5):18~19

与多基因抗性互作效应研究

3 李建生,刘纪麟.《玉米对大斑病单基因抗性与多基因抗性互作效应研究》,作物学报,1984,10(3):155~162

改进玉米雄性不育系杂交种育种的途径

4 刘纪麟.《改进玉米雄性不育系杂交种育种的途径》.见:华中农学院玉米育种组编.湖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玉米资料选编,1979,32~41

与组织抗呼吸关系的研究

5 夏涛,刘纪麟.《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组织抗氰呼吸关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1988,21(5):39~43,等。

技术成就

刘纪麟从1956年留学苏联期间起,便开始玉米遗传育种的研究。1960年学成回国后,当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凭着对玉米育种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挚着追求,在既无经费又无助手的艰苦条件下,着手进行华中农学院的玉米育种研究,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玉米雄花不育的研究上。经过多年努力到1970年实现了T型不育细胞质三系配套,1970年底刘纪麟被下放到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在湖北省农业厅和宜昌行署的支持下,开始繁殖和示范三系杂交组合。

70年代初玉米小斑病T小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使玉米雄花不育的育种研究受到巨大冲击,1972年宜昌地区也突发T小种小斑病,T型细胞质受害严重。当时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跌入低谷,许多单位纷纷下马,停止了玉米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他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立即转入新型胞质抗病玉米不育系的研究。通过扩大育种材料和南繁加代措施,在海南陵水发现了唐徐型玉米雄性不育胞质,每年冬季他都要亲自下海南岛参加育种工作。经过5年10 个世代的选育,终于在1977年育成育性稳定的质核双抗的唐徐型雄性不育系,并提出了利用细胞质细胞核双重抗性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新思路。1980年由他亲自培育的新型的恢复型抗病雄性不育胞质杂交种华玉1号问世,这是“文化大革命”后国内第一个正式通过区试和鉴定的新型玉米不育胞质杂交种,在湖北省科委和教委组织的成果鉴定会上,国内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80 年代中期,刘纪麟领导的研究小组又育成恢复型玉米雄性不育杂交种华玉2号,在鄂、皖、湘等省大面积推广,累计种植面积300多万亩,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90年代又育成华玉3号恢复型玉米雄性不育胞质杂交种,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华玉品种系列,已与有关种子公司合作生产种子,加强示范推广。在开展雄花不育性应用研究的同时,刘纪麟还十分重视雄花不育性的基础性研究。他指导研究生建立了中国自己的玉米雄花不育胞质分类体系,还深入到细胞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研究玉米雄花不育的机理。刘纪麟先后在国内有影响的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有关玉米雄花不育性的研究论文10余篇,对于发展中国玉米雄花不育的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