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楼崮
屋楼崮,位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镇。是莒县的一座名山。“屋楼春晓”是莒县八景之一。
地理环境
屋楼崮,或名五庐固、石牟山、石楼山、屋楼山,位于莒城东11公里,海拔473米,面积3平方公里,《战国策·齐策》记载的“城阳山”即此。其北麓陡险,峭壁如削,或谓康熙七年大地震时所形成。山由三峰组成:南大崮、中二崮、北三崮。西南麓有壁峰挺立,高10余米,峰壁底端岩隙中涌水若泉,清而甘冽,终年溢而不涸,下为潭,俗称“神泉”。山阴多有“沃壤土”,褐色,轻如灰,是多年积叶枯草沤腐而成,为盆植花木的优质土壤。山中青云寺中有一道人,善作字画。尤其会画龙。道人有多种动物标本。道人性格孤僻,常穿黑白道袍,院中有幅砖块砌成的太极图。
文化活动
传说
相传有巢氏始起于此地。《通志》认为:“有巢氏又曰大巢氏,伏羲之后,大庭氏十传为有巢氏,居石楼”。人类“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起源于莒地,其先祖有巢氏,便是栖居于屋楼一带的莒地先民,山因以得名。《通志》和《绎史》均以有巢氏所治的石牟山又名屋楼山或屋楼崮,在莒县东20里,是巢楼之制始起的地方。
石牟山、石楼山或屋楼山,又是《史记·封禅书》称之为“四时主”或“日月之所出”的临沂市诸山之一,是莒地先民“山头纪历”的测日点。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存中刻有日云山图象的大口尊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由此可推断,莒地不但是巢楼之制的故乡,而且是测时纪历的源地。
主要景观
神秘地宫
——埋藏于此的是佛教至宝舍利子,还是数不尽的宝藏
惊现神秘地洞
2009年10月3日,中秋节。
在北京工作的黄离回到了莒县老家。按照当地的习俗,每当中秋来临时,家里人总要前往附近的高山登高望远,一曰祈福,又曰观景。于是这天下午,黄离带着哥哥的两个孩子一起,爬上了自己家门口附近的屋楼崮山。
然而到了山顶时,黄离却发现位于山顶的塔基附近似乎有些不对头:“屋楼崮的山顶有一座青云寺,这座塔就是寺里建的,后来康熙的一场地震,使得这座塔彻底塌了。”从小就在屋楼崮山上游玩的黄离发现,塔基附近明显有一些新的浮土,还有一些凌乱的脚印隐约延伸向塔基附近。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黄离带着两个侄子走向塔基,“等我走过去才发现,塔基正中央堆着一堆砾石块和泥土。”黄离在几个游客的帮助下慢慢的扒开浮土,发现浮土下有一块木板。“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所以干脆就把这块木板掀开了。”一个直径一米见方的地洞,出现在了黄离面前。
“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很奇怪,毕竟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不记得这里还有这么一个地洞。”在北京从事文化工作多年的黄离意识到,这个来历蹊跷的地洞很可能是盗墓者留下来的,于是他当即决定打电话报警。
然而此时黄离的手机却出了一点问题:“在抵达宝塔塔基前,我特意看了下手机,记得当时信号是满格的。”但是站在塔基上的黄离,却在报警时发现,自己的手机居然毫无信号:“这么短的距离,手机忽然没有了信号,很奇怪。一直到我离开塔基一段距离后,手机才重新有了信号。”
在报警之后,黄离又回到了地洞处,他试着往里扔了一块石头,“很久才有回音,看起来很深,而且似乎还有隐约的水声。”
这个奇怪的地洞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盗墓贼为何会打起这座损毁多年的宝塔的主意?
开屋楼崮
说起上面的这些疑问,原莒县博物馆馆长,现年75岁的苏兆庆老人无奈地摇头,他告诉记者说:“怎么说呢,这都是传说惹的祸。”
原来在屋楼崮附近的村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当年战乱时,一位得道的高僧护持着一枚舍利子来到了屋楼崮山,并且在山顶建起了青云寺,还将舍利悄悄供奉在寺里的佛塔下,以求保佑附近的村民,果然,在宝塔建起不久后,战争便结束了,而青云寺也因此名声大震。“其实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类似的传说还有很多,比如说屋楼崮山里是空的,有一个地宫,里面装满了黄金,再比如说‘山东省要想富,开了屋楼崮’。”说起这些传说,苏兆庆老人只是无奈的摇头:“我们是做考古的,没有绝对的证据,没有实际的文字或者出土物件,我们也没法判断这些说法。”
对于民间“佛塔舍利”的说法,苏兆庆有着自己的看法:“其实舍利这个说法,倒不是空穴来风。莒县确实有寺庙供奉过舍利子。”对此,《莒州县志》和《续高僧传》都曾有过详细的记载:“释昙观。莒州人。七岁出家。慕欣法字……仁寿中岁。奉敕送舍利于本州岛定林寺。初停公馆。即放大光。”
“这段记载是说,高僧昙观是莒州人,在隋朝仁寿年间确实是奉皇命把舍利子送到了莒县定林寺,但是这枚舍利子到底去了哪里,却没有详细的记载。”苏兆庆推测,随着后来的战乱以及隋朝更迭,舍利子的下落更是不明,因此也难免有人会觉得舍利子被“转移”到了屋楼崮,这样以讹传讹,使得不明真相的人们觉得,舍利就在屋楼崮。
神秘崇拜
“我查过很多史料,但是关于舍利的下落却没有文字记载。”苏兆庆告诉记者说。既然并无文字记载,那么为何当地人却“笃定”的认为舍利子一定被转移到了屋楼崮呢?这个问题还要从屋楼崮的“春晓奇观”说起。
1960年,在莒县陵阳河遗址附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灰陶尊,该器高52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左右,形似一枚炮弹,经专家鉴定,这个灰陶尊属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时使用的祭祀礼器。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陶器的外壁上刻有一个奇怪的图形:一座山上顶着一个类似南岳云雾茶的东西,而云雾上则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而这个奇怪的图案在后来的考古挖掘中多次出现。
最初,专家们只是把这个符号定义为简单的原始崇拜,“那时候东夷人崇拜鸟,崇拜太阳。”但是1980年春分前后,苏兆庆的一次考古却让人改变了这种看法。“其实这也是很偶然的一件事,因为每年春分前后,我们这里流传着赶屋楼崮山会的习俗,并且老人们说还要祭祀。”而这个祭祀的地点,恰巧位于屋楼天崮山山顶的正西方。“大概是春分前一天吧,那天早上我正好就在那个祭祀地点搞发掘。”当太阳从屋楼崮山顶升起的瞬间,苏兆庆惊讶的发现,太阳恰好位于屋楼崮顶峰的正中央稍偏的位置。“第二天是春分,我又去看,发现太阳正位于屋楼崮顶峰的中央位置,一点偏差没有。”刹那间苏兆庆想起了那个灰陶尊上的奇怪符号。
“我当时就想,难道这座山是古代人区分春分秋分的地方?”在随后的五六年的时间里,每年春分和秋分的清晨,苏兆庆都会跑到祭台的位置去观察太阳与屋楼崮顶峰的关系。“特别准,我当时就觉得,这肯定是古代人用来区分春秋的,这对当时的农业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后来经过中国社科院等多个部门的联合测试,他们肯定了苏兆庆的推测。于是就有了“屋楼春晓”这一景观。
而随后在屋楼崮附近出土的文物表明,在古时候的莒州,老百姓每年都会到屋楼崮举行祭山仪式:“到了现在这个仪式还存在,不过改为了每年的四月初八,是为了跟浴佛节对应起来。只是仪式的方式变了。”
发源地
“除了区分春秋时节,屋楼崮还是传说中有巢氏的发源地。”苏兆庆告诉记者说,在北宋郑樵所撰的《通志》和清代马骕所撰的《绎史》中,都提到了屋楼崮和有巢氏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有巢氏本为伏羲之后,“那时候人们为了躲避野兽的侵袭,于是开始‘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这些尝试着以树木为家的人恰恰起源于莒地(莒县的古称)。”现任莒县博物馆馆长的刘云涛认为,有巢氏的发源地、用来记录春秋节气的山峰,使得屋楼崮在当地人的心中变得“很神圣”:“而佛教在古时候的莒县是非常兴盛的。”
据刘云涛介绍,早在晋代时佛教便传入了莒州,及至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等原因,大部分百姓流离失所,为逃避赋税和兵役,许多穷人家的子女出家做僧尼,佛教因此而兴盛起来,“这时候的莒州建立了很多寺庙,比如说浮来山的定林寺,檀特山善寂寺等等。”寺庙的众多也使得莒州当地的佛教信徒越来越多。唐朝之后,佛教对于国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据莒县县志记载,宋代时莒州的庙宇居然多达百所。
“佛教文化对于莒州的影响非常大,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当年隋朝时昙观带来的舍利有了一种感情。大家都觉得这个舍利一定还保存着,而恰恰屋楼崮本身就很神秘,也许就是这两个原因,使得人们觉得舍利被藏在了屋楼崮山中。”
穿着道袍的人
那么,屋楼崮地宫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在屋楼崮青云寺的佛塔下真的存在一个地宫吗?
对此,苏兆庆老先生告诉记者说,屋楼崮的宝塔下可能确有地宫存在。“其实很多历史资料中都有记载,古人在建造宗教建筑的时候,是非常敬畏的,同时也会在这些建筑物下埋藏一些东西,用来镇邪祈福,有时候也会建造地宫用来保存这些东西。”
那么屋楼崮青云寺的宝塔地宫下,究竟埋藏着什么?那个忽然出现在宝塔基座下的洞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接到黄离的反映后,莒县考古部门的王健主任立刻驱车赶往了事发地点。“那个盗洞大约直径有一米左右,很深,也确实有水。”在经过走访调查后王健觉得,这个洞很可能确如黄离所说,是盗墓贼所为。
“因为据当地老百姓反映,在九月份的时候,山上来了一批穿着道袍的人,拿着罗盘等物品,说是要重建庙宇和佛塔,来勘测一下风水,而且他们在勘察的时候,故意用布把宝塔基座围起来了。村里的人都比较淳朴,也没有怀疑。”王健告诉记者说,这批盗墓者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并没有采取爆破等方式打开宝塔下的地宫,而是采取了垂直挖掘:“现场发现了很多装满浮土的编织袋,跟盗洞里的土壤相同。”
未能成功盗墓
那么盗墓贼是否已经挖走了地宫下的东西?地宫里究竟藏着什么?
对此,有着多年考古经验的王健认为,盗墓者很可能并未取走地宫中的东西。“我感觉这个地宫里设有反盗墓的机关。”王健告诉记者说,古时候王室贵族的墓室和一些特殊建筑的地宫里都设有大量的反盗墓机关。“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就有人采取‘积沙墓法’来防止盗墓了。”
所谓的积沙法,是指在棺木固定之后,便往墓坑内回填流沙,一旦盗墓贼想从墓室侧壁进入墓室时,流沙便会迅速涌出将盗洞填满,除非盗墓贼能够清除掉所有流沙,否则是不可能进入墓室的。除此之外,为了防止盗墓贼垂直进入墓室,又有人发明了积石法,一旦进入墓室,巨石便会落下,可以将盗墓者困死于墓室内。
“除了积沙积石法之外,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墓葬或者地宫,会根据地形来防范盗墓贼。”据王健介绍,有时候墓室的设计者会根据墓室所在地的特殊性来建造防盗机关。“比如说墓室附近有暗河,那么设计者便会利用暗河作为机关,一旦有盗墓者进入,河水就会涌进墓室,或者顺着盗墓贼进来的方向将盗墓地道封住。”
而屋楼崮恰恰地形比较特殊,它位于河、沂河等河流的交界处,地下暗河颇多,而且山上自古以来便有多处泉眼,“所以我觉得很可能地宫的修建者当年利用了这一天然的地势,为地宫做了防盗的机关。而且与盗墓小说中所说的‘暗箭’、翻板、毒气不同,这种天然的机关不会因为天长日久而失效。”
据记者了解,在发现盗洞后,莒县的文物部门联手行动,将盗洞重新封闭,并且加强了巡查力度,而屋楼崮地宫的破解还需要等待时机。“我们已经跟有关部门进行了汇报,相信过一段时间我们会尝试重新打开这个地宫,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刘云涛告诉记者说。
看来,破解屋楼崮的地宫之谜,尚需一段时间,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宫之内的情况就会大白于天下。
景观
屋楼崮山不高而突兀,远观似楼塔耸立,平地挺拔。过去曾有佛殿、佛塔,今已倾。春光明媚的清晨,站立在莒县东望,一轮红日从崮巅冉冉升起,古刹佛塔、苍松翠柏,皆染上金色的霞彩,颇具奇趣,故有“屋楼春晓”之称。古人有诗赞云:“屋楼春色晓苍苍,万象登临尽渺茫。塔势峭孤撑碧落,松阴偃盖浸寒塘。凝眸东岭双眉远,回首西河一线长。直走群山连海岱,久称胜概峙城阳。”
屋楼崮是莒东平原第一座拔地而起的高山,也是每天清晨太阳最先照耀的山峰。文献记载,早在五千年前,此山就是莒地先民观天象定时令的坐标山峰。尤其是每年春分时节,拂晓,在山右大朱家村遗址举目东望,但见一轮红日从屋楼主峰喷薄而出,瑞气升腾,山川大地红光闪烁,洋溢着盎然春意和无限生机。这便是屋楼春晓的奇妙景致。“屋楼春晓”为莒州外八景之一。主要景观有:屋楼山寺、藏经洞、神砌石、日台、醒狮吼日、一线天、鞭药石、笑佛崖、舍身崖、瓦耳朵崖、王防洞、卧龟、龙王庙、瞻莒台、神泉、王灵官庙、月老亭、三磴崖、隐龙崖等。
屋楼崮顶有青云寺,寺中供有老母像,每逢佳节本地人都去寺中求愿。山顶有处后崖,名曰“福寿山地”,此处巨石耸立,悬崖峭壁。
参考资料
屋楼崮景区-日照市莒县屋楼崮景区旅游指南.日照市莒县屋楼崮景区旅游指南.202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