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棒曲霉

棒曲霉

棒曲霉(Aspergillus clavatus)是壳霉目杯霉科的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动物粪便中,可产生毒素帕图林,偶尔具有致病性。

形态特征

棒曲霉的菌落在查氏琼脂上25℃7天直径23-30mm,12天达30-38(-60)mm;质地丝绒状至粉粒状,有环形及辐射形沟纹;菌丝体白色,分生孢子结构呈暗蓝绿色,近于艾绿至百合绿色,有时分生孢子区中心部分现土黄色;渗出液有或无,无色或淡褐色;无明显气味,有的菌株则具强烈的腐臭;菌落反面无色或淡黄色。分生孢子头幼时为棒形,长度可达300μm,直径可达150μm,老后裂成几个致密的圆柱体;分生孢子梗发生于基质,孢梗茎长短不一,短者300-400μm,长者可达3000μm,直径20-30(-50)μm,壁较薄,光滑无色;顶囊由孢梗茎顶端逐渐膨大成为棍棒形,长度可达250μm,直径50-60(-100)μm;产孢结构单层:瓶梗密集着生于顶囊的全部表面,一般为8-12μm×2-3μm,生于顶囊基部者较为短小;分生孢子为椭圆形,3-4.5(-5)μm×2.5-3μm,壁光滑;未见菌核及有性阶段。

历史和分类学

棒曲霉是曲霉属的一种,其特征为细长的棒状囊泡和蓝绿色的单列分生孢子。这种真菌最早是由法国真菌学家约翰·巴蒂斯特·亨利·约瑟夫·德马吉埃尔于1834年进行科学描述的。它属于曲霉属Clavati组(以前被称为棒曲霉组),由查尔斯·托姆和玛格丽特·丘奇(1926年)认可,包括棒曲霉和巨大曲霉两种物种。在随后的几年里,又发现了属于曲霉属Clavati组的四种物种,包括根足曲霉、长囊曲霉、新木曲霉和棒曲霉。后来,桑森(1979年)认为苍白曲霉是棒曲霉的白色变种(同义词),这得到了两种物种相同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的支持。2018年描述了一个新的有性阶段,但根据一个真菌一个名称的原则,保留了原始的棒曲霉命名。

生长和形态

棒曲霉生长迅速,形成了一层天蓝灰绿色的绒毛状密集毡,新出现的分生孢子头在非常年轻时是大而棒状的,很快分裂成明显而紧凑的分散柱状。携带分生孢子的分生孢子器通常粗糙、光滑、无色、透明,并且可以长得很长。细长的棒状囊泡,携带着整个表面的小瓶状器(单数:小瓶状器),有助于其短而密集的结构。小柄通常是单列的、众多的和密集的。在其中形成的分生孢子是椭圆形的、光滑的,壁相对较厚。棒曲霉通常表达的分生孢子器长度为1.5-3.00毫米,起源于特化和扩大的菌丝细胞,最终成为分枝的足细胞。棒曲霉的分生孢子已测量为3.0-4.5 x 2.5-3.5微米。在25°C的适宜培养基上,经过约4-10周的孵育后,产生子囊。子囊呈黄褐色至深褐色,直径为315-700微米,外壁相对坚硬。成熟时,子囊内含有子囊器,子囊器内含有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是透明的,具有透镜形状(有褶痕可见),直径在6.0-7.0微米之间。

栖息环境

棒曲霉通常被描述为发生在粪便和土壤中的腐败生物,也可以在强碱性条件下生长。

分布范围

在地理分布方面,棒曲霉已在热带亚热带和地中海地区发现。它在印度的土壤中频率较低。它还在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香港特别行政区牙买加、巴西、阿根廷南非、象牙海岸、埃及利比亚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美利坚合众国、日本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的土壤中发现。它在日本中部的岩石和下降到1200米的地层核心样品中被追踪到。然而,它通常只在耕种的土壤中收集,包括种植棉花、阳芋甘蔗豆类、稻谷和白蜡树。它还在燃烧的草原植被下的土壤、沙漠土壤、香蕉、花生和小麦的根际中被收集。棒曲霉还被检测到存在于市政废物成熟堆肥中,氮肥和NPK肥料在其刺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