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会寺
海会寺位于今市区丹凤南路尹公桥东北侧。据《丹阳县志》记载,海会寺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僧正善募建,初名海会庵。“海会”的名称出自佛教著名典籍《华严经》,意为高僧云集,虔诚休行。
简介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云:海会者,乃以深广故意。”为佛教经典做注的人说:海”比喻德高、数众。于是人们遂把许多高僧会聚在一起叫海会。中国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在《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仿佛“灵山集海会”,弟子或坐或立或语或默或悲或欣然。这里的“海会”就是上面所说的意思。灵山是释迦牟尼讲经之处,朴老则是说石窟石像。而禅宗思想在原义的基础上对“海会”又做了一些新的解释,禅宗说:僧众到寺院来修行,就好像百川流入大海,归宿和目的都是一样的。于是就把众僧会聚到寺院来修行称为海会。用“海会”命名寺院,是把普通名词变成了专有名词,意思是高僧云集,虔诚修行。故而,国内有许多以“海会”命名的古刹
历史沿革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朝廷敕赐海会寺新名“万善寺”,并颁大藏经卷,但丹阳市民间仍习惯称“海会寺”。同一时期,丹阳地方人士为“镇风水”,在丹阳东门古运河畔兴建佛塔,因此地临近万善寺,修建的宝塔被命名为“万寿塔”。明天启末年,丹阳开工建万善塔,至明崇祯十年(1637年)建成。塔身7层,高47.76米,为木檐楼阁式,平地而起,直上苍穹,故又称"通天塔"。按层建成塔室,外观为8面,各层均有外廊。各室架有木梁,上铺楼板,有木扶梯按层折上。
万善海会寺建成后,一度香火旺盛,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万善海会寺正常运行。清康熙二十年,寺庙大殿毁于火灾,僧宝相募建。此后的100多年,中原地区经历了康乾盛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万善海会寺得到了快速发展,高僧辈出,寺名远播数百里。至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咸丰庚申(1860年),天平军攻占丹阳城,县城遭到严重破坏,在这次战火中,万善海会寺遭到毁灭性破坏。
同治四年(1864年),丹阳市重新被清军占领,这时的万善海会寺已是“荆棘纵横,瓦砾堆积”。上升授权宽鸿重新募建,历尽艰辛,从同治六年(1866年)至光绪九年(1883年)这十八年中,恢复了寺庙百分之九十的建筑,只有孙中山纪念馆尚未告成。为了表彰功德,启迪后人,第二年,丹阳地方绅士徐锡麟等人特意撰文并刻写了《重建万善禅寺碑记》,竖立在寺内。碑高2.5米,碑宽0.50米,碑首雕刻着“二龙戏珠”图案,上刻“十方常住,重建碑记”八个楷体大字。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万善海会寺寺院保存完好,时为丹阳市名寺之一。
1949年后,万善海会寺受到严重影响,“文革”中,僧人被迫还俗。但寺庙基本保存完好,1970年前,寺院共为3进,有僧舍、方丈楼、藏经楼等计50余楹。第一进5间,每间6,宽3.6米,脊高4米,前后檐高3米。两侧塑有四大金刚,高丈余。第二进5间,为大雄宝殿。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内塑有弥陀佛1尊,为佛龛座像。每间8檩,宽3.6米,脊高8米,前后檐高分别为3.6米、4.2米。在一、二进天井内,有生铁炉亭两只。第三进5间,为藏经楼,亦为硬山式砖木结构,楼2层,每间8檩,宽3.6米,脊高12米,前后檐高8米。底层有走廊,廊宽2.3米。在寺院东侧,建有浮雕1座,与万寿塔相映,里人称之为小佛塔。
后来,万善海会寺旧址作为丹阳市委党校办公处,到了21世纪处,残存的大雄宝殿也被拆除,如今除藏经楼外,其余寺舍均已不存。藏经楼前两株银杏今仍挺拔参天,古枝苍节,为明万历年间万善海会寺初建时的遗物。
海会羽化
检阅佛教感应故事《第一功德录》,便可以发现这么个有趣的故事。说是明崇祯年间,桐城市的吴国琦,号邵元节,当福州市的司理。他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经常到开元寺去礼佛诵经。当他听说福建省的僧人大多吃荤,而开元寺甚至还养牲畜来杀食,于是就请督抚勒石公告,严格禁止这类事情的发生,但是此一顽劣的风气仍是无法完全扫除。
有一天,雪公在寺里的禅堂念佛,有一只鸡听到了便也跟着念佛。于是雪公就责问僧人说:你们不是说寺里早就不养牲畜了吗?怎么还会有鸡呢?”雪公一找就找到了这只公鸡,这时仍不停地念佛,雪公便又狠狠地责备僧人说:现在可以看到畜牲都尚有佛性,而你们这些剃头穿染色衣的破戒人,还比畜生差得远了,堕落恶道是一定的了。”寺里的僧人哭泣忏悔说:“我们从现在开始发大誓愿,一定要诚实地斋戒。”福建省全省僧人,听到这件事之后,风气也都为之一变。
雪公还把这只鸡养在官署中,它经常不停地念佛。此后,雪公转到丹阳市任职,又把鸡送到丹阳的海会庵。因为海会庵是接待众人的地方,能够使远近的人都因而生信念佛之故。
鸡被送到庵里的那天,它就站着念佛而往生了。雪公特意立了个塔来纪念它。
重建古刹
新海会寺于2009年11月18日正式奠基动工,新建海会寺位于万善塔之东南地块,呈倒梯形,总用地面积约95.9亩,总建设面积63983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海会寺西北侧还将与万善公园的水面相通,由桥梁沟通,其他三面均与城市道路相接。由于采用与传统佛寺制式有传承的轴对称格局,寺庙以对称轴为中心依次展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