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城村
阮城村隶属安徽省阜南县公桥乡阮城行政村,位于公桥乡东南4.5公里处。地处淮河中游北岸,属洪河行洪区。
村庄概况
阮城村交通便捷,东通县城省道,西通公桥乡。地理优越、商业繁华,兴于商代的原鹿古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其遗址存落于此,已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阮城村:春秋时名鹿上,属宋,后为楚所占,西汉置原鹿县,属汝南郡,东汉为原鹿侯国,晋属汝阴。南梁置平舆县,齐周时废。解放后此地陆续出土的文物有战国兵器铜戈、铜镞、弓、戟、陶鼎、陶罐、陶炉、陶壶,楚蚁鼻钱、秦半两,汉五铢、新莽货泉、大泉五十,还有汉铜镜、铜印、铜带钩等。 ”。城内有古井16眼。现仍可汲水。阮城东门外路北水井沿上有—断碑,刻 育“古平舆县重修莲寺碑”字样。
在阜阳市博物馆,藏有一枚战国“专室之玺”铜印,相同时代相同印文的印玺,在国内仅见三枚。值得一提的是,这枚罕见战国铜印的出土地点,曾经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风云际会的大戏。
“专室之玺”战国官印,青铜质,圆形,鼻钮。通高0.8、印座直径1.9、厚0.2厘米,印面阴刻篆书“专室之”四字。市博物馆专家考证,专室也就是古代的传室,以车传递称“传”,以马传递称“驿”,步递则称“邮”,“传室”也就是古代负责传递军政公文的长官的官印。与这枚楚玺上印文相同的楚玺,目前在国内仅见三枚,除此之外尚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枚,陈介祺万印楼收藏一枚。
“专室之玺”于1965年在阜南县阮城遗址征集。说起阮城,也就是原鹿故城,位于阜南县西南5公里,属于公桥乡阮城村,还有一个有名的故事。春秋时,此处原先属于宋国,称鹿上,是宋襄公与齐、楚会盟的地方,东汉时为原鹿侯国,晋属汝阴郡,南北朝时废。
《左传》 :“(鲁)鲁僖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39年)春,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这就是宋襄公后来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重要事件的鹿上会盟,当时,宋襄公向楚国提出要求,要当时归附楚国的中原诸侯奉自己为盟主,楚国国君假意答应了。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泓水边发生战争。当时,宋军已经排成队列,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河。楚兵强大,宋襄公讲究“仁义”,“我们号称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要待楚兵渡河列阵后再战,结果大败受伤,次年伤重而死。后来毛泽东评价说:“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
宋、齐、楚选择在鹿上进行会盟,最大的原因可能是这里陆路与水路交通都相对发达。因为淮河、洪河、谷河、润河等河流流经,阜南县因如此特殊的地理优势、位置便具备了建城址的条件。因此,宋国便选择了在这处河流发达、水草丰美的地方建了一座鹿上城址,宋国在此会盟主要是两国交通方便,当时的鹿上有可能是一座城市或商埠。而宋国短暂的霸权衰落后,鹿上便成了楚地,“专室之玺”的发现,也可从侧面印证战国时这里便是传邮中转的交通要道。
《后汉书·卷三十二·樊宏阴识列传第二十二》:十五年,定封原鹿侯。即阮城。
获得荣誉
1999年获得“阜南县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11年阮城村被省环保局评为“生态村”。
2014年评为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2016年公桥乡阮城村成为全市乡村旅游的典范
下属行政村
阮城村村庄布点规划为
中心村1个:前楼
居民点8个:魏寨、赵郢、大余郢、大闫郢、城角、城里、
城东、后楼
村子简介
阮城村村位于公桥乡政府南部,与龙王乡交界,人口6018人,耕地面积8066亩,全村共有自然庄17个。几年来,该总支紧紧围绕“五个好”总体目标,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领导核心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取得显著成绩
该村主要有主要有长毛兔养殖企业。在农业生产方面,积极和乡农业综合服务站联系,送技术下乡,指导农民进行田间管理,以小麦、水稻等种植为主。在搞好工农业生产的同时,还着力培育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积极为农户寻求发展致富路,特别是长毛兔的养殖起到了良好的的社会效益,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起到了很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阮城村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开发利用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户收入上。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鼓励农户在种植业调整上下功夫,在产业化经营上做文章,积极转变种植观念,把土地连成片,实行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种植,不断扩大优质大豆种植规模,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认真落实国家支农、惠农的有关政策,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努力建设和谐、富裕、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产业发展
阮城村主要发展农牧业,
种植上主要以小麦、油菜、水稻、汉麻为主。由于近年来当地涌现出利用汉麻根茎为原料(俗称麻秆),生产化工原料麻秆炭,给当地农民带来很大效益。 ,解决了当地将汉麻根茎作为烧饭的燃料使用污染环境的弊端。
畜牧业主要以地方牧羊,黄牛,养蚕为主。
公桥乡阮城村党支部以“建设美好乡村”为主题,把抓好草莓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载体,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头种植草莓,引导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阮城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通过调研和市场考察,看中了大棚草莓种植这个项目。
为推动高效农业种植理念,促进农民增收,2011年,阮城村“两委”组织部分党员、群众代表,到山东寿光、安徽丰乐生态园、阜阳闻集草莓种植基地等进行参观考察后,村党支部书记戴学华带头在村里搞起大棚草莓种植,要用实在行动引导农民发展产业,用实在收益打消农民顾虑。当年的草莓种植便获得良好效益,与传统粮食生产相比,亩均增收5000余元。
种草莓赚钱了,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支部觉得时机成熟了,组织村民到党员示范田里参观学习。村民丁大臣等人也纷纷动心,尝试着种3到5个大棚,村里一下子发展了近百亩草莓大棚。2012年,阮城村在去年示范种植的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偿流转,大力推进规模化经营。村党支部书记戴学华领头组织建立了“阜南县阮城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龙头,引导种植户加入协会,将零散的土地集约经营,建立起大棚草莓种植基地。合作社强化产前服务,统一采购农膜、肥料、种苗等农资,降低种植户生产成本;强化技术服务,邀请市、县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培训,田间地头,与种植户面对面、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不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强化信息服务,跑市场,找销路,先后与阜阳市、合肥市、南京市等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达成销售协议,着力发展订单生产。
两年时间,公桥乡阮城村大棚草莓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到400多亩。目前,草莓产销两旺,预计今年亩产值可达2万多元。
阮城乡村旅游简介
阜南公桥阮城村为春秋时期鹿上会盟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现在遗迹、文物随处可见。2012年起,该村充分利用阮城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一是在村两委和专业种植合作社的带领下,大力发展草莓种植业,有五百多亩种植基地,并着力打造草莓采摘园,周边旅游者纷至沓来,让当地群众尝到了甜头。如今,公桥阮城草莓种植面积扩大到866亩,总产值超1700万元,村内户均增收7万余元。随着草莓种植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呈现,葡萄种植业、蔬菜种植业、湖羊及长毛兔养殖业等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该村创新思路,加大投入,积极推进生态果疏采摘“百果园”、特色产业示范园和星级“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建设,实现了种植业与旅游业同步发展。至2013年底该村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现代生态农业及旅游业蓬勃发展。
5月11日,该村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本次规划按照国家4A级风景区的标准进行设计,以“文化感知、农业休闲、生态体验”为理念,以“农业观光、采摘体验、文化教育、亲子互动、生态乐园”为主题,将该村建设成为集农业观光、农业采摘、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第二课堂、亲子游乐、生态度假和农耕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创意田园生活区。功能分区为“一心一轴四区”,“一心”为入口集散中心,包括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电瓶车换乘站、自行车租赁站、绿色食品超市等。“一轴”为阮城大道旅游发展轴。“四区”为农家乐经营区,包括农家乐餐饮、特色民宿、生态瓜果廊等;水果采摘区,包括草莓园、葡萄园、桃园等;文化旅游区,包括阮城遗址出土文物展览馆、鹿上会盟纪念馆、谷河农事展览馆、谷河人家小院、护城河等;生态休闲区,包括水塘捉鱼、挖泥鳅、采菱角、树林烧烤、草地露营等。
~~~~~~~~~~~~~~~~~~~~~~~~~~~~~~~~~~~~~~~~~~~~~~~~~~~~~~~~~~~~~~~~~~~~~~~~~~~~~~~~~~
2014年,该村投入近10万元,请浙江省知名设计公司,完成了《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在此《规划》的指导下,该村积极推进了生态果疏采摘“百果园”、特色产业示范园和星级“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建设。在乡村旅游井喷式发展的新形势下,该村用科学规划指导村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做法具有特殊的示范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激活农村经济”是大势所趋,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后,该村将努力把阮城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旅游的典范。一是编制《修建性详细》。县旅游局已帮助该村完成招标等前期工作,近期设计单位就能进驻阮城村。二是全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现正对城东村的沟塘进行整治,在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下,打造景点。其他道路、绿化等规划建设将在项目资金到位后全面展开。三是积极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在现有基础上,带动群众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形成农家乐经营区、水果采摘区、生态休闲区。(阜南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