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景均

李景均

李景均(1912年10月27日-2003年10月20日),出生于天津市群体遗传学家、人类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被誉为"中国遗传学之父"。

李景均于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获理学学士。1937年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植物育种系留学,1940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1年回国后任教于广西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1946年被聘为北京大学农学院教授兼农学系主任及农业试验站站长。1949年出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51年后历任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生物统计系教授、主任,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主席,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委员,美国控制遗传舞蹈病国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李景均还是帕维亚大学、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大学和美国十多所大学的访问教授。李景均曾被聘请为美国东部25所医院的癌症化疗小组的首席生物统计专家。1998年,李景均获得美国人类遗传学会的杰出教育奖。2003年10月20日,李景均逝世,享年91岁。

李景均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遗传学和人类遗传学以及它们的研究方法学"统计学"。他一生中写了10本书,其中包括2本译著。代表作品包括《群体遗传学导论》《试验统计学导论》《通径分析入门》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景均于1912年10月27日生于天津大沽的一个做油桐生意的富商之家。其父曾在英国传教士办的学校念书,之后皈依基督教。他有四个儿子,李景均是其第三个儿子。李景均13岁时,进了也是英国传教士办的天津英中学院(一所高中)。1932至1936年,李景均在美国传教士办的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念书,1937年,李景均赴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植物育种及遗传,1940年,李景均获博士学位。留美期间,李景均阅读了著名遗传学家杜布詹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的《遗传及物种起源》,由此接触到了群体遗传学以及赖特(S. Wright)的工作,并对此深感兴趣,决定以此作为研究方向。拿到博士学位后,李景均去赖特所在的芝加哥大学上了一个夏季的数学和概率论课程,并在赖特的影响下去哥伦比亚大学及北卡罗来纳大学进修数学和统计学。

职业生涯

1940年,李景均获得博士学位。1941年,李景均在广西柳州郊外沙塘的广西大学农学院任职。随后到复旦大学任职,专长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6年,李景均一家随校举家迁往南京。同年,其金陵大学的导师出任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院长,他邀请李景均出任北京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主任兼农业试验场场长。1948年,李景均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CC在1946年至1948年撰写的。

1949年7月开始,李景均与陈延熙副教授合作,把特罗菲姆·李森科的代表作《遗传及其变异》,根据杜布詹斯基的英译本翻成中文出版。1949年9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北大学三校的农学院合并,成立了北京农业大学。在校务委员会主任乐天宇主持下,学校效法苏联李森科1948年“消灭”路易斯·摩尔根学派的做法,停止李景均主讲的《遗传学》《田间设计》和《生物统计》三门课程,并将李景均的《遗传学》换成李森科学派的“新遗传学”,李景均从此无课可上。1950年3月12日,李景均怀里抱着4岁的女儿和克拉拉走过了通往香港特别行政区罗湖桥。李景均抵港不久就接到了国立台湾大学校长的教授聘书,欢迎他去台大任教。但李景均婉言谢绝了台大的邀请。

李景均到香港后写信给在美国的朋友,告知摩尔根遗传学在中国大陆的困境,并求助谋职,这位朋友将信转给了《遗传杂志》,该期刊在1950年6月刊登了这封信,并冠以“遗传学在中国死亡”的标题。李景均的这封信引起了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穆勒的注意。穆勒安排克洛对李景均的书写了一篇书评,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发表。恰巧美国前任卫生部长派伦刚刚上任匹兹堡大学新组建的公共卫生研究院,穆勒随即推荐了李景均,随后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生物统计系的系主任写信给李景均,聘李景均为生物统计初级研究员。1951年后,李景均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生物统计系教授、主任,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主席,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委员,美国控制遗传舞蹈病国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53年,李景均在《美国自然科学家》杂志上发表了《Rh 正面临交叉路口吗?--对补偿效应的评论》一文。他指出,对杂合子的选择和 Rh阴性母亲有更多孩子的补偿之间的平衡是不稳定的。这实际上是对费希尔关于Rh阴性基因型有更高频率的补偿理论提出质疑。1954年,在发表于美国《生物统计学》杂志上的《应用随机矩阵推导亲属间的联合分布与相关》一文中,李景均应用血统上基因同一的基本概念,构成转置矩阵I、T和O,用以概括随机交配群体的所有近缘系类型间的关系。1983年,李景均退休后,继续以荣誉退休教授的身份工作了21年。在他的143种著作中,有32种是在退休后完成的,包括《归因于或然性和亲缘性的 DNA 指纹相似性》(1993),《DNA 图型配对相符的群体遗传学》(1996)等等。2003年10月20日,李景均逝世,享年91岁。

个人生活

李景均在芝加哥认识了后来成为其妻子的美籍华人克拉拉(Clara Lem)。1941年9月,李景均与克拉拉完婚,并携新婚妻子在圣地亚哥登上一艘准备开往上海市荷兰邮轮,开始了蜜月之旅。1941年,李景均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妻子回中国。1942年6月,李景均的第一个孩子Jeff出生了。1951年9月,李景均的第二个儿子出生了。李景均夫妇俩给他取名史蒂夫•穆勒•李,以纪念穆勒。

研究领域

李景均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群体遗传学和人类遗传学以及它们的研究方法学"统计学"。在群体遗传学方面,他的研究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群体的遗传平衡、遗传平衡的稳定性、群体的适合度、基因型相关、配子相关和近缘系间相关、基因频率估计,以及突变和选择的效应等群体遗传和进化的基因问题。

学术贡献

李景均在遗传平衡和群体适合度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集中表现在他所著的《群体遗传学》里。此书是首次向中原地区学术界介绍群体遗传学的论著,一经问世就被学术界公认为名著。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斯皮斯教授评论说:"这本书在群体遗传学领域内,可以说至少统治了20年。"他又说:"事实上,要是没有这本书,由费尔希J. B. S. 霍尔丹和赖特等科学巨匠创立的基本原理,直到1970年其他注意到这些原理的著作出现之前,还只能为少数人所理解",所以,"世界上整整一代遗传学家都从此书中获益"。在人类遗传学方面,他的主要工作是对有关人类家系的格雷戈尔·孟德尔式分离的研究,这涉及到人类许多遗传疾病的控制和防治,以及对诸如智力之类的复杂性状的基本科学认识。

李景均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临床试验的随机/双盲两个原则。50年代中期,美国25家退伍军人医院组成了一个评价癌症药物疗效团体,李景均被任命为该团体的生物统计学家。

在统计学方面,1964年,李景均的《试验统计学导论》一书出版。这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实验的统计设计原理及其方法,受到读者欢迎。1975年,李景均的《通径分析入门》第一次系统论述了通径分析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后随着personal computer及统计软件的普及,通径分析才逐步让位于结构方程模型。1982年,李景均又出版了《不平衡数据的分析》,推动了统计方法的发展。1977年,作为委员会的一员,李景均提出:目前最迫切且实用的需要就是研究开发出一种有效的基因检测方法,检测出杂合子。这个检测方法,伴之以有效的遗传咨询,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将该病在一代内消除,使得该病的发病率降低到与新的突变几率相当的程度。

李景均对科学的贡献远远不止《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除了对群体遗传学的贡献,CC对遗传流行病的早期发展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创造了一种称为“不计独子女方法”(method of discarding the singleton)或简称“单法”(the singles method)的分离分析方法,简单而实用。在计算机普及之前,它是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对疾病遗传传播规律进行分析的非常有用的方法。

人物著作

以上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所得荣誉

人物评价

李景均先生卓有成果的一生清楚地表明,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真理终将战胜谬论。先生的成就及其高尚情操,促使人们反思对其离国出走的原因,也使人憧憬明日中国的科学昌明、民主进步和人民幸福。——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李景均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为中原地区的遗传学、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一批在中国农业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专业人才。他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教授,而且是一位爱国的学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他满怀爱国热情,几经周折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支持爱国民主学生运动,并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了许多工作。——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

李景均是一位学识渊博、富有正义感、热爱祖国的世界著名学者,是一代遗传学宗师,被誉为"中国格雷戈尔·孟德尔"。由于他在遗传学方面造诣极深、贡献巨大、享有世界声誉,因而他是与谈家祯齐名的世界著名的遗传学家。他一生有论著143篇(部)。——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

参考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 百年人物 李景均.中国农业大学校友网.2024-09-18

北大纪念李景均著《群体遗传学导论》出版60周年.科学网.2023-11-21

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其人其书及其精神.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其人其书及其精神.2024-09-18

李景均.李景均.2024-09-18